地租狂飆 地上權宅買得起住不起

2015-03-19 21:20

? 人氣

房價約市價六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高雄小宅受首購族青睞

此外,國揚集團在高雄市中心廣西路上推出高雄首宗地上權住宅案,主力產品為每坪十七萬元、每戶總價不到五百萬元的小宅,房價是當地行情的六五折,受不少首購族青睞,也在高雄房市造成話題。

然而,隨著公告地價調漲,地上權住宅的優勢顯然已經沒有了。仲量聯行台灣分公司總經理趙正義說,現在看起來,地上權住宅只是短暫解決高房價「買不起」的問題,但隨著房屋折舊與地租調漲,將變成「買得起、住不起」的房子。因此,他建議地租調漲應設上限、最好能有逐年調降的設計。

事實上,台灣地上權產品推出後,相關實務執行上一波三折,遇過不少問題。大聲行銷總監田大權指出,之前,地上權住宅都面臨過融資貸款困難、或者貸款額度低且利率高的限制。

回顧台灣地上權發展歷史,晶華酒店、君悅飯店、SOGO百貨、TAIPEI 101大樓、世貿二館等,都是成功的地上權商用不動產案例,基本上存續期限所繳交的地租,大約都自公告地價的二%至十%不等;得標人幾乎都是法人、企業。

至於地上權住宅,在一九九三年就有這類產品出現,台北市的「京華DC」、「寶成河畔生活家」皆為民間業者自行設定地上權推案,到了二○○三年,由新纖、味王等公司共同投資興建的地上權豪宅「台北花園中心」,以低於信義計畫區豪宅四成至五成的價格推出,每坪單價僅四十二萬元,吸引不少企業主購買,在市場造成轟動。

二○○六年,日勝生開發「台北車站交九BOT案」推出地上權住宅「京站」,該案由於依《獎參條例》招標,因此使用權不可分割移轉,所以銀行不願意貸款給住戶。後來日勝生幾經努力,終於說服京城銀行提供買方分戶貸款,可是利率較高,達三.五%至四%。

擔保品沒價值

住戶貸款成數,最多五成

事實上,財政部從一九九六年推動國有土地設定地上權標案後,一開始曾開放分割移轉,推動五年共標脫三宗住宅地上權,開發商得標後興建集合式住宅,最後分戶高達三百八十多戶。

不過,後來因為管理不易,國產署從二○○○年起限制分割移轉,「地上權不再製造集合式住宅」;此後八年陷入空窗期,未再標脫住宅地上權。

一○年,行政院禁售雙北大面積國有地後,國產署轉而重新積極推動設定地上權,但維持禁止分割移轉規定,導致後來國產署推出住宅地上權標案,標脫率只有五成,甚至部分台北市精華地段也無人投標。

由於多數銀行不願承作房貸,現行地上權建案都由建設公司向銀行貸款後,再提供買方分期承購。銀行業者透露,即使住宅地上權可設定抵押,但因住戶只有使用權、無所有權,一旦地上權期限接近,這個擔保品對銀行而言根本沒有價值,目前貸款成數最多只有五成,利率會比一般房貸利率再增加一個百分點,利率逾三%,但仍要看個人條件決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