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維觀點:貪婪的遊戲規則,產出香蕉消費的賭徒與困境

2017-10-16 06:20

? 人氣

今年10月香蕉正式回到崩盤的老路。(王繼維提供)

今年10月香蕉正式回到崩盤的老路。(王繼維提供)

去年12月,農委會預告今年5月,香蕉價格就會崩盤,因此要告知各蕉農朋友提早因應,盡量避開產出時間或改種其他作物。半年的預警,卻無法喚回台灣香蕉產業六年的榮景,在扭捏的過程後,今年10月香蕉又回到崩盤的老路,由民間推廣的吃蕉和喊出香蕉站回亞洲舞台的願景,也暫時宣告投降,香蕉到底為何從王子變青蛙,只因為這遊戲規則鼓勵貪婪,讓最底層的農民成為被時代否定產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何賭徒文化一直在台灣圍竄

面對價格,一直是市場自由穩定的重要力量,然而糧食是否只能面對價格?糧食是否是符合市場交戰的投資品?面對這錯把食物當投資品的國家,就把農民、盤商、政客趕入一個投資戰場內。台灣社會能夠穩定,農業、物價、基本水電等都是要不可分的元素,然而水電、物價都有穩定且可能會賠的預防震盪制度,為何只有農業沒有?蕉價在2008年,一斤6元的價格到谷底,2016年震盪到120元,不斷的高起低落絕對不是社會穩定的方向,同時是台灣農業的常態,高麗菜搶種、蒜頭搶種各種高起低落的農產品,把農民變成短利投資客的市場遊戲。

把補助變成得利讓農業成為啃食老本的算計

面對香蕉的崩盤,許多鄉民一句話:「農人搶種啊」,道出了許多人的憤慨。雖然我們可以理解農民成為自然跟人為最大的賭客,但問到農民為何搶種,可能才是解決問題的開始。雖然台灣香蕉在1960年代後逐漸走下坡,但台灣從2001年左右,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就農民賭博的新聞就不斷上演,原因不是開放市場,而是開放後台灣農業對於各項農產的因應。因應策略,政府維持的一個角度,就是「補助」,這種獎勵制度遊戲進入起動,人的貪婪就被不斷引起,因為這補助原本做為是一種社會救助的角度,就變成社會計算「得利」的開始。

今年10月香蕉正式回到崩盤的老路。(王繼維提供)
今年10月香蕉正式回到崩盤的老路。(王繼維提供)

休耕補助、老農津貼、賤價收購、風災補助、農機補助等等各種制度定訂出來,雖然可以短期解決當下農民的損失跟農民的收入,但大家都知道,這是假的,每次喊出補助都容易把社會福利變成獲利。農業的補助應該放在什麼地方?補助是在鼓勵農民貪婪,變成被收買的投資客還是可以鼓勵農民成為積極投入生產和銷售的新農?到最後出現農民等待颱風以獲得農產的加值,是不是又是笑話一則?

六年的安逸讓台灣農業繼續停滯

近六年的台灣香蕉內銷市場,由於民間各界的投入、推廣加上天災的調節,內銷平安且穩定,甚至價格高到無法外銷,這樣一片看似平靜的內銷市場,早已經影響外銷穩定,政府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賣得那麼好的情況下,過於樂觀的思考農業狀態,反而也出現外銷空窗與因應策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