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天專欄:不好的作品 也要閱讀

2016-11-27 06:50

? 人氣

畢竟大多數的情況,是先有語言後有文字,字是人造出來的,古人所造的也未必合理,就算合理也可能欠缺了一些機緣或條件,才沒能在現代繼續普及;普及如《說文解字》,後代學者也早有指出其中不少錯誤。這裡面的細節極其繁瑣,俗字也其實不至於全都不合理,也常常會在望文生義之下演化成新的意思,那麼,實際的問題是:輪到我要寫它的時候,我是從正還是從俗?又要從哪一家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的答案是:靠我自己來主觀判斷。當然我會綜合考量各種說法,但說到底還是要憑感覺;第一批造字、傳字的人,也是要憑感覺,只是其中優秀、嚴謹的人能合理運用學問,把它解釋得言之成理。換句話說,「好的作品」能盡量隱去個人情緒的成份、避免過度偏執。然而,在「不好的作品」裡面,我看到各種執拗、傲慢、憤憤不平和沾沾自喜;這些人的論證與主張比較粗糙,也沒能或根本沒想掩飾情緒,我於是警覺到:縱使是好的作品、古代的經典,也未必能免乎此。從此,我再看這些論著,就不會因為台語、粵語、客語非我母語,而輕信專家或權威。當然,我自己的判斷也未必就比較對,但很多老師都教過:與其堅決推行一種標準答案,保持一個容錯的「活法」,撐起討論的空間,引導大家去思考「所以然」,各自去決定這個字我怎麼寫,才是更健康的思路。

朱元璋非華人考,把朱元璋考成韓國人。(作者提供)
朱元璋非華人考,把朱元璋考成韓國人。(作者提供)

不獨文史,藝術也是這樣的。例如抽象畫,大家都知道,都看過幾幅;很少人知道它在畫些什麼,即便能背下課本和專書上的論述,也沒多少人真懂得如何欣賞它。我也是直到2009年左右,受到某個「畫家」的刺激,才感覺稍稍窺見了一點門徑。

詳情是怎樣呢?那時候我在北京讀研究所,那幾年北京的「七九八」搞成了很大規模的現代藝術園區,雖然也很多人說它早就商業化了、「墮落」了,現在真正有看頭的在……原本聽說是宋莊,然後宋莊當然也要商業化,再輪下一個,再輪下一個,如今不知輪到哪裡,總之藝術家的尿性就是既需要集群、又想要拔群。總之,家人來北京玩的時候,我們還是選擇了去七九八逛一逛。那裡還是有許多惹眼的、詭異的、前衛的作品,我也就比較看得懂有在玩政治符碼的那些,還有少數一些故意畫得很簡單、回返童趣的塗鴉。逛到一半,我進入一間展室,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李XX」

我立時笑罵:「操!」

這是怎樣呢?話說,大三的時候,我修史學方法論,覺得《金剛經》和後現代主義的概念頗為相近,決定學期報告寫這個,但我還沒細讀過《金剛經》,我就去找講義。圖書館翻了幾本,不得要領;在某間素食餐廳的善書架上看到一本,是這位李姓導師講的,他自稱「佛X宗第三代傳人」,內文也比較淺白,我就拿來看了。看了兩章,我又有點糊塗,他怎麼動不動就教人去信他那個宗呢?或許也是尋常的傳教話術吧。我沒再多想,最後寫出來的報告還是引了幾段他的說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又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