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雍觀點:觀看殘響─跟著藝術家走回創作現場

2015-12-22 06:10

? 人氣

公視節目《對照記》將播映的「視覺藝術篇」,呈現兩組藝術家——張照堂和李威儀、陳界仁與高俊宏,創作歷程的思考和世代之間的對話。表面上,以「影像」作為他們的交集,但隨著交談的展開,卻將觀眾帶至了一片又一片的「廢墟」面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張照堂問獨立創辦、主編《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的李威儀,攝影是什麼?他說,「它是一個停住時間的方式。」高俊宏在回應陳界仁提到的空間和影像中的「殘響」,他說那些也是「廢棄掉的地址」;看《對照記》,首先令我們反思的,或許就是影像作為時間斷片的本質,那些曾在攝影論述中讀到的光暈消逝,對藝術家而言,已然是一種遺址。

 

影像的,也是切身的,冷戰結構下襲捲攝影心靈的現代主義,租賃過的公寓,因都市重劃被拆遷成磚瓦,母親販售女性內衣以營生的樹林博愛市場,在無法理解的全球產業鍊重組下瓦解於一旦,廢棄掉的身與心,重新造訪歷史遺留下的斷面現場:加工廠、軍法局、帝國的邊界。《對照記》紀錄片中,細緻爬梳、呈現、對讀了幾位藝術家的生命歷程,到作品,表現出他們如何藉由影像這樣一種結晶住時間、遺址般的媒介,重建逝去的現場、召喚時代的感覺。

 

是在這樣的脈絡下,我們重新回顧,譬如張照堂自一九六0年代拍攝的「無頭人像」系列,一直到近期的《台灣,核災之後》;陳界仁《魂魄暴亂》到《加工廠》、《八德》、描述樂生的《殘響世界》;高俊宏《廢墟影像晶體計畫》對於東亞失能空間,及其中諸眾生存的歷史思考;而李威儀在三十歲前夕,因為看不到一本理想的攝影刊物,決定創辦《攝影之聲》,則成為在另一個面向上,透過編輯,反思影像論述、觀念史的實踐工作。

 

藉由《對照記》,一方面我們得以跟著藝術家走回作品創作的現場,張照堂在拍攝黃永松裸身如岩塊的新竹縣五指山,景物已非,卻想像著五十年後的現在,若尋回原址,再拍攝下一張,思考「歲月的痕跡」;我們跟著陳界仁來到樂生療養院,架起鷹架、音響、屏幕,入夜後,一張張老者的肖像,飄浮在空中,對視著遠方的城市的靜默。而另一方面,也透過兩組藝術家的對話,切入了「藝術本質為何」的核心疑問;這追問,深刻影響了藝術家各自的創作歷程,面對市場化、商品邏輯愈劇的當代都市空間,為著藝術的失能、或還如何可能,找到一個反轉的罅隙。

 

李威儀帶張照堂回到他曾居住的公寓,如今已成待拆之地,不無預見地說:「這城市未來就是一個廢墟,這只是一個開始而已。」陳界仁回顧曾進駐三年的惡性關閉的製衣廠,指出更重要的是,此曾在之人、被迫遣散的女工,是「人生活遺留的痕跡,會繼續發出殘響。」影像帶我們回到舊址,觀看著歲月的遺物,空蕩的都市空間裡遍佈著嗡鳴的人與物的殘音。《對照記》的對話,令人深思的便是,從影像起始,藝術家卻不約而同地,指向了一個不可見的所在,在空間邊緣,在歷史的深處。或者說,追隨影像,必須更漫長地回到光源與殘響的所在,那是生命之所,人的所在。

註:《對照記》視覺藝術篇
Art Duet: Voices of Two Generations / Visual Arts
播映時間:2015/12/22 (二) 22:00 公視

*作者為表演藝術評論台的駐站評論人、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給愛麗絲》散文集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