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觀察:香港人能不疲累?不哭泣?

2015-07-15 10:16

? 人氣

香港金融大幅震蕩。(BBC中文網)

香港金融大幅震蕩。(BBC中文網)

政經波動,香港人內心也在忐忑不安。政改被否決,建制派糊塗離場失票,爭議未完;上周金融大幅震蕩,向下波動三千點,旋即絕地反彈近千多點。惶恐未定,上周也來了一個八號風球,卻沒有下大雨,翌日天朗放晴 ... 。香港,便是這樣的一個大都市,變化莫測;可以說,充滿活力,也埋著巨大壓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香港這個活力之都,實質也讓人忙得透不過氣。最新調查顯示,近九成半「打工仔」受疲勞問題困擾。該調查由Cimigo 於6月以問卷形式在街上訪問了508位30至59歲在職人士。調查並顯示84%受訪者於一年內曾岀現疲勞徵狀包括肩頸、腰背及肌肉疼痛;82% 指疲勞明顯影響其日常工作,43% 表示會影響其家人,39% 認為影響了個人情緒。95%認為如果沒有疲勞,生活會更快樂;但亦有94%認為,即使疲勞也須繼續工作,因想給予家人最好的。

本港打工仔的工作時間是全球之最,平均每周工作50小時。長時間工作以及壓力,是職場人士疲勞的元兇。筆者工作已逾廿載,親歷香港多次浮沉。以周遭不同友好的經歷,大概反映政經厄困下港人工作的辛勞,不難想像他們心力疲憊的困窘:

1) 銀行職員當不了逃兵

A君擁有一對雙生兒,理應享受家庭溫暖,其樂融融,可惜任職港資銀行朝九晚九,工時太長,無法跟孩子玩樂,周日更要為家中菲傭做替工。遂轉到中資尋求安穩,豈料近來內地推出一帶一路機遇,A君又重覆每天工作逾十小時的生涯。

2) 中學老師真的發顛了

F君滿腔熱誠,在天水圍教書,擔任班主任,除了教學之外,還要兼顧課外活動,也要悉心教育頑皮學生,防止逃課及惡作劇。月前激氣得發病,竟然「癲癇」,須多次出入醫院料理。經校長建議,停職留薪,休養生息。

3) 出版經理流浪去

S君擔任高級經理,須參與編務,並實現一定營業額,每天須出席大小會議,至下午約四時才能真正執行一己任務,至晚上七、八時才能下班。由於厭倦繁重會議,經營書籍利潤又微薄,最近索性辭工到日本流浪去。

4) 大學教授提早退休

Y君在學術圈游刃有餘,但討厭繁瑣的行政,在院校講求嚴謹的作風下,不得鬆懈。對校園政治化不滿,對學生要求嚴格又不能得失,心情矛盾,打算提早退休,追尋自我喜歡的生活。

5) 大學公關覓短見

L君是某大學公關第一好人,我每次問及該校學術狀況,他知無不答,活動安排一絲不苟。大學國際化發展,中港互動頻密,公關每天發放訊息日增,繁重不堪。一年多前他從院校高處躍下結束生命,留言:「希望我的離去,可喚醒雇主重視員工的Work-Life Balance(工作生活平衡),再見!」最近,筆者遇見另一大學公關主管,她消瘦了,原來得了糖尿病,相信這與其繁重的公關事務,不無關係。

6) 律師升職更疲憊

V君近年升為董事,為她高興。近日聚會,她感到意興闌珊,因飛行兩地時差顛倒了生活,不想頻頻到美國出差了,也不想為找生意而煩惱,希望早日離場,多去遊玩也。筆者另一女友律師,亦因工作壓力而離職兩年,最近才重返職場。

7) 紙媒編輯忙轉型

S君任職報章傳媒二十多年,早已頸椎疼痛,平日緊張應付,每放例假因釋出壓力便生病。面對科技飛進,憂慮紙媒被淘汰,宣佈轉投網站,重新適應。話語剛落,具56年歷史、銷量曾為三甲的《新報》日前停刊。

8) 主婦也有壓力

中學友好A 君,嫁給生意人,愛打太極,子女亦已赴外國攻讀大學,理應生活安怡;但她表示生活很大壓力,擔心打理家庭不周到,也憂孩子升學歸來未能發揮所長…… 香港怪獸家長多,我們看電視新聞,經常看到年輕媽媽因孩子升中派不到好學校而哭泣。

9) 六旬公關搵工的悲涼

曾任幾間大機構公關W君於1997年樓市高潮買樓,經歷負資產之痛,於幾年前樓市趨升之際賣掉。天公作弄,近年樓市節節急升,變成無殼蝸牛,失業又錯過樓市升浪,理財失效,難免發愁。年近六旬打散工之際,期望事業仍有所為。

10) 地產代理的沮喪

香港樓價高漲。(BBC中文網)
香港樓價高漲。(BBC中文網)

樓市升不停,但地產代理的口袋不一定豐厚。10年前地代理有2.1萬人,成交宗數12萬;目前「地代」多至3.6萬人,但去年只有8.1萬宗樓宇成交。H君昔日是南區「地代」皇后之一,現在每月基本收入只約8000元。她笑言:「正在做廉價勞工,收入少過做洗碗或保安員。」上月全港成交宗數8284宗,平均4.4「地代」爭一張成交合約。

自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2000年科網股爆破,2003年SARS,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香港面臨經濟調整,各行各業追求「成本低、效益高」,資源必須有效運用。港人自此搵食越見艱難,加上內地人口湧至,無論專才或平民工,港人均面臨競爭。在激烈競爭之下,市場對產品要求價廉物美,對服務要求有效率且完備,港人工作壓力由是增加。

筆者的年青朋友,大學畢業生一般起薪每月一萬元,不少對前景感到徬徨。香港正在鼓吹創業之風氣,一些年青人或感到新希望,但不要忘記:創業成功的比率少於1%。許多港人呼喚著:香港須要正能量,希望有新的出路。

面對樓價高,物價漲,港人不畏工時長,勤奮拼搏,希望改善生活素質。政改被否決,特首梁振英表示,將施政重點放在經濟及民生事務。作為香港市民,只能觀望與期待。與此同時,港人該如何自保,以防掉進疲勞綜合症的陷阱?除了多做運動,注意飲食,還要重視心理健康。

也許,港人須要靜下來思考人生。買樓一直是港人熱話,有樓的擔心加息,無樓的擔心價升無力購入。不少年輕人以買樓作為夢想。其實,有港樓的人或許不用太擔憂退休,因可以做逆按揭解決。沒港樓的,不用供樓,自然逍遙,或可考慮往內地、台灣等亞洲地方退休,不必困在香港。如能把居住問題想通,港人的煩惱自可大減。

歲月流逝,為了改善家人生活而長時間工作,為了長遠退休預留資金,卻沒掌握當下空陪伴親人,錯過與孩子玩樂,甚至積勞成疾,小心本末倒置。港人營營役役的生活態度,不得不三思,重新做好規劃。

撰稿:黃楚琪 香港自由撰稿人
責編:路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