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仍是世界第一,但也代表著麻煩?美國總統大選對國際經濟又會有什麼影響?

2024-04-26 15:09

? 人氣

對武器系統的需求,正在推動美國經濟的成長。(美聯社)

對武器系統的需求,正在推動美國經濟的成長。(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在經濟上世界第一的地位越來越明顯,這個過程中既有令人鼓舞的方面,也存在令人擔憂的因素。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華爾街日報》報導原文:America’s Economy Is No. 1. That Means Trouble.

文章一開始就明確指出,如果你想用一個數字來概括美國的經濟地位,這個數字就是:今年,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佔全球的 26.3%,這是近二十年來的最高水準。

這是基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預測。根據 IMF 的數據,自 2018 年以來,歐洲在全球 GDP 的份額中下降了 1.4 個百分點,日本下降了 2.1 個百分點。相比之下,美國的份額上升了 2.3 個百分點。

自 2018 年以來,中國的份額也有所上升。但中國經濟規模非但沒有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反而從 2018 年相當於美國經濟規模的 67% 下滑至 64%。

過去兩年,美國的實際經濟增長速度遠高於日本或歐洲。中國的成長速度更快,但有理由懷疑中國的數據誇大了實際情況。根據 IMF 的調查,美國的實質工資大致與疫情前持平,而其他先進經濟體則較低。

圖表來源:華爾街日報
圖表來源:華爾街日報

儘管如此,美國出色表現背後的原因仍值得論述。概括來說有兩個原因,一個令人鼓舞,另一個則令人擔憂。

令人鼓舞的原因是,從大型科技股和人工智慧(AI)的應用來看,在結構上,美國正持續創新並獲得回報。美國在提高「生產力」(Productivity),即人均產出方面做得更好。

它還受益於經濟學家所稱的「貿易條件」(Terms of Trade):美國出口的產品價格,特別是天然氣,比進口的產品價格上升得更多。在歐洲,則是相反的情況。

美國經濟成長更為強勁的第二個原因則更加令人擔憂,那就是政府舉債,包括前總統川普在 2018 年的減稅、2020 年兩黨的紓困政策,以及拜登總統在 2021 年的經濟刺激政策。

事實上,華盛頓方面的刺激仍在繼續,儘管是以其他名目進行。數千億美元被用於退伍軍人福利、基礎設施、半導體製造和可再生能源。美國的赤字比 IMF 在 2022 年預計的數字高出約 GDP 的 2%。在可預見的未來,這個赤字程度將遠遠高於其他主要先進經濟體。

從長遠來看,赤字會增加未來的利息支出,並排擠私人投資。但現在,赤字可能正在導致危險的失衡。在失業率高、私人需求萎靡不振,以及通貨膨脹率和利率低的情況下,赤字是合理的。然而,目前情況並非如此。

而拜登和國會還在繼續刺激已然非常旺盛的需求。截至 2 月底,拜登已經削減了 1,380 億美元的學生債務。在國會剛剛批准的對烏克蘭、臺灣和以色列的 950 億美元援助中,有 570 億美元將以武器採購的形式流回美國生產商手中。

依照經濟學教科書的理論,緊縮性貨幣政策(Contractionary Monetary Policy)和擴張性財政政策(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組合將吸引海外資本並推高美元。這往往會引發新興市場的金融危機,出現新興市場匯率貶值、政府違約與銀行倒閉情況。

今年美元確實上漲了。目前尚未破壞新興市場,新興市場的狀況總體上好於以往的危機時期,但其風險值得關注。不過,這可能會以另一種方式破壞國際經濟的穩定:保護主義(Protectionism)。

在 1971 年,由於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和政府赤字增加,美元被高估,導致貿易赤字。尼克森政府實施了 10% 的進口附加費(surcharge),隨後西德和日本同意調整他們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註:進口附加費是一種臨時性的額外費用。

1985 年,這個情景再次上演:美國的利率和預算赤字的上升導致美元升值,進而擴大了貿易赤字。同年 9 月,雷根政府在紐約的廣場酒店(Plaza Hotel)說服日本和歐洲官員提升其本幣相對於美元的匯率。之後,美國對日本採取了貿易措施,尤其針對汽車和半導體行業。

美元現今的漲幅並不像 1985 年那麼嚴重,但類似的貿易摩擦正在出現。拜登政府非常希望促進美國製造業,特別是在電動車領域,但中國借助人民幣貶值而大量向全球出口廉價產品,這讓美國感到不滿。

總體經濟的解決方案將是美國減少對經濟的刺激,中國加大對經濟的刺激。兩者似乎都不太可能。1971 年和 1985 年,西德和日本是覺得不得不提高本幣匯率以安撫美國,而現在不一樣,中國不覺得有這個義務。

結果幾乎肯定會帶來更多的保護主義壓力。拜登已經計劃對中國施加更高的關稅。如果川普重返白宮,預計不會採取措施應對赤字,而且如果他的第一個任期是預示,則可能會增加關稅並推動削弱美元。

美國經濟是世界第一,但不同政黨執政可能會帶來不同的影響。今年年底適逢美國總統大選,兩位上次的老競爭對手再次相遇。選舉的結果不僅會影響美國,還會對國際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對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

在美中貿易逐漸脫鉤之後,美國的經濟正逐漸獨強下,《華爾街日報》這篇專文討論了未來國際經濟的影響,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投資方向。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季凡撰寫,現在訂閱:風傳媒VVIP合作推薦專案,除了以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還有優惠好禮大加碼

*本文作者季凡為 APcore Global Education 創辦人、財經 Podcast「Two Money Lovers 經濟學不是萬能但有用」主持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