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2大準備,老人動手術不再是禁忌!118歲人瑞重獲行動力,生活品質大提升

2024-02-14 12:10

? 人氣

許多人擔憂年紀太大不宜開刀,但是只要醫療團隊完整評估及妥善的術前準備,再加上術中嚴格監測、減少失血,高齡者就可以放心接受手術。(示意圖/取自photo-ac)

許多人擔憂年紀太大不宜開刀,但是只要醫療團隊完整評估及妥善的術前準備,再加上術中嚴格監測、減少失血,高齡者就可以放心接受手術。(示意圖/取自photo-ac)

編按:讓長者動手術是不少人的忌諱,已經高齡118歲的人瑞劉張美玉,因為意外骨折,台中榮總的石承民醫師接下這場要跟時間賽跑的手術,搭配術後家屬和病人的積極配合復健,讓劉張美玉重獲行動力。

在家屬聯繫石承民時,他並不知道病人的年紀,「一位醫師說朋友的奶奶大腿骨折,但詳細狀況並不清楚,希望能轉到中榮。我當然一口答應盡量幫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到了急診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是位一百一十七歲的超級人瑞,」石承民記得當時看到健保卡,還有點疑惑,「我嚇了一跳,第一次看到健保卡上的出生年前面有一個負號,甚至想是不是打錯了?」

經過了解,劉張阿嬤已經臥床多日,髖關節的骨折倘若又長期臥床,有很高的機會導致脂肪栓塞,這發生在這麼高齡的病人身上,很可能是致命的。此外,劉張阿嬤因為疼痛的關係導致血壓升高,如果不能好好處理疼痛,很有可能會出現心血管或腦血管的併發症。

「整個醫療過程,就是和時間賽跑!」

不只在前置準備作業上必須分秒必爭,在施行手術時也是一樣。對醫療團隊而言,如何能讓病患早點接受手術,如何儘量縮短手術時間。是關係到整個醫療行為成敗的最重要關鍵。

「在執行開刀之前,我們團隊有種參加跑百米賽跑的心情,全神貫注等著鳴槍那一刻,就全力衝刺,」石承民記得幫劉張阿嬤動手術前的心情。由於手術時間愈久,麻醉的時間就愈長,流血量也愈多,長輩不容易負荷,所以,必須盡量縮短手術時間,以減少麻醉藥物攝取,同時降低流血量。

「我們團隊都是相當有經驗與默契的成員,面對這樣極度老邁的高齡病人,必須確保手術準確度,」石承民解釋,「手術中難免都會流血,但面對這樣的超高齡病人,團隊除了熟練精準地採用電燒止血外,也利用纖維蛋白密封劑減少手術部位深處的出血。」

他指出,麻醉科團隊也利用先進的生理監控儀密切監控血壓、呼吸、體溫及心臟的電生理活動等資訊,其中,保持血壓平穩格外重要,如果血壓過高,失血速度就會非常快,同時也會影響手術視野。血壓太低,病人則有生命危險,「麻醉科醫師專注地盯著螢幕上不停跳動的數據,同時也關注著手術的進度,高齡病人不容許一點絲毫的差錯。」

過程中,團隊精準地重建骨折處,沒有多餘的動作,確保手術做到最迅速,不拖延一點時間。

「手術完成,當縫完最後一針,僅花了不到四十分鐘,但此時此刻,整個團隊依然繃緊了神經,直到阿嬤移除呼吸器順利甦醒過來,大家才在開刀房內鬆了口氣。」

「雖然是很熟悉的手術,但病人是超高齡人瑞,還是有一點點壓力,」石承民坦言。

一般而言,髖關節手術經常有三百、四百毫升的出血量,但中榮團隊靠著先進設備、熟練技術和默契合作,有效地控制住劉張阿嬤手術的流血量,整場手術下來出血量不到五十毫升,幾乎等於沒有流血。

全方位的術後整合治療

然而,手術成功只是過了第一關,術後恢復又是項挑戰。

研究指出,髖關節病人在手術後,一年內死亡率仍高達一八%至三九%,

一個月內再住院率達一四.五%、一年內再住院率達六四.五%,術後照護是嚴峻的關卡。

「我們對於石醫師執行手術很有信心,」劉又瑋說,「但術後照顧,我們卻沒什麼把握。」在網路上搜尋資料後,劉又瑋更加擔憂,許多病人死亡原因都是術後照顧不佳引發感染,「我懷疑自己有沒有足夠的能力照顧好阿嬤?壓力實在很大。」

老人家抵抗力如果比較不佳,手術傷口發炎,甚至會併發肺炎、敗血症等,高齡者的術後照護,對於許多家屬而言是個難題。

希望阿嬤開刀的例子,

可以給很多高齡者在考慮要不要接受手術時,

多一點信心。

——病人家屬 劉又瑋

「許多重要研究都指出,年齡並非能否手術的重要考量條件,只要手術技術良好,高齡者在術後的照護才是重要關鍵,」臺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表示。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中榮結合高齡醫學科、骨科、麻醉科、復健科及疼痛科等團隊,組成高齡髖關節骨折整合治療模式,協助六十歲以上的髖關節骨折病人全方位介入照護服務。

不同於孫子的擔憂,有醫療團隊的協助,媳婦對劉張阿嬤的復健充滿信心,「阿嬤摔倒前身體一向很好,醫師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我認為要恢復原來狀態是沒問題的。」

一般髖關節手術後隔天,病人就可以下床,但由於劉張阿嬤年紀較大,多休息一、兩天恢復體力精神後,就按照護理人員的指導,依循一般復健過程,媳婦先從每小時幫阿嬤拉筋伸展開始,待醫師評估過後,就試著起身走動。

病人和家屬的積極復健

一個多星期後出院回到家,媳婦依舊積極鼓勵劉張阿嬤復健,每天早上一回、下午一回幫她起身下床走動,保持肌力,目標是盡可能讓劉張阿嬤回復行動力,「阿嬤是很活潑的人,要她以後躺在床上過日子,那不行啊!」

兩個星期後回診時,劉張阿嬤已經可以從輪椅上站起來走幾步,這讓石承民感到有點意外,「如果是九十歲、八十歲病人,我會堅持要復健回到術前狀況,但考量阿嬤的年紀和體力,她能恢復得這樣已是相當驚人。」

「阿嬤實在很不科學,」劉又瑋笑著說,「但我想是因為阿嬤酷愛自由,這個動力讓她努力復健,想要趕快自己行走。」

劉張阿嬤的手術結束後,石承民想知道世界上有沒有同樣的年長者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沒想到這麼一查,阿嬤竟然比全球紀錄中最高齡接受人工關節手術的英國籍病人,還要年長五歲。」

髖關節骨折多發生在七十歲以上,起因多是因為骨質疏鬆。老年人由於骨質疏鬆症導致骨骼強度減退、肌少症造成肌肉量下降,肢體反應變遲緩,摔倒後嚴重者常出現骨折。

年齡不是絕對因素

臺灣正快速步入高齡化社會,估計2025年七十歲以上人口數將達三百萬人,這群人都可能是骨質疏鬆症的高風險族群,也是骨折的好發族群。

骨鬆性骨折最常發生在脊椎、髖關節及手腕,其中,脊椎和髖關節骨折容易造成失能,如果病人因為怕年紀太大不敢開刀,未來只能臥床。

劉張阿嬤在不到半年內恢復行走,讓劉又瑋有感而發,「希望阿嬤開刀的例子,可以給很多高齡者在考慮要不要接受手術時,多一點信心。」

的確,年老不該是手術的禁忌症。

長者是否能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年齡不是絕對因素,個人健康狀況才是首要考量。因此,從病人進入急診開始,中榮就會由骨科、心臟內科及麻醉團隊,第一時間進行手術可行性評估,審慎檢查長者的心肺功能、有無慢性病或癌症等惡性疾病情形,是否能接受手術。

接著由骨科團隊進行手術治療,術後則由高齡醫學專科醫師整合照顧。在臺中榮總整合治療團隊的照護下,截至2021年的統計結果,整體住院死亡率下降至1.9%,而一年內的死亡率更是下降到11.6%,遠較歐美先進國家為低,成果卓越。

「透過醫療團隊完整評估及妥善的術前準備,再加上術中嚴格監測、減少失血,高齡者還是可以放心接受手術,讓病人和照護者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石承民強調。

作者介紹|陳培思、劉子寧、張雅琳、邵冰如

陳培思

台大新聞研究所碩士,曾擔任《聯合報》、《Career》雜誌記者,著有《林書豪的故事》(商周出版),合著《與未來共榮》、《全齡顧齒攻略》、《影響力策略》、《競合力點亮醫療》、《迎向零醫院》(以上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張雅琳

自由撰稿人。踏入媒體業十餘年,以「寫字的人」為職志。著有《讓每個決定,成為最好的安排》(聯經出版),合著《划向未來的方舟》、《解構鐵道美學》(以上遠見.天下文化出版)、《牧路》、《觀光 50》、《廟宇覺旅》、《Made In Forest 山林製造》、《鐵馬款款行》(以上天下雜誌出版)。

劉子寧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擁有十一年媒體與品牌公關經驗。現為專職寫作者。曾先後擔任金融雜誌《1611》資深撰述、關鍵評論網《未來大人物》副總監、商業雜誌《30 雜誌》記者,並曾獲「109 年臺灣醫療報導獎」。著有《關於前途,我真的知道》、《迎向零醫院》(以上為遠見.天下文化出版)、《懂一點法律,勞資不對立,管理不犯錯》(天下雜誌出版)

邵冰如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曾經任職《聯合晚報》、《聯合報》、美國《世界日報》,著有《從沙龍到聯合國》、《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合著《放手讓孩子飛》(以上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勇敢不放手:臺中榮總守護急重難罕病人的希望》。(原標題:和時間賽跑的手術)

責任編輯/游舒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