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捨不得花錢的人其實更浪費?懂得花才是最好的投資,財經專家曝: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2023-10-29 09:30

? 人氣

我跟各位舉這個例子,是想請各位好好想想,死後留下十三萬美元的真正代價是什麼,這其實是可怕的浪費。我先前說過,各位可以把錢換成是去經歷體驗,不論這十三萬可以為伊莉莎白買到什麼。光這點本身就令人覺得難過了,但還不只是這樣。若是以伊莉莎白的時薪來計算她所存下的錢,各位可以看出,她有多少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其實是不需要的。那有多少小時呢?我們把十三萬除以時薪19.56元,可以算出是6646多個小時。這6646多小時,伊莉莎白等於在為她其實永遠花不到的錢在工作。那是超過兩年半、每週工作五十小時的時間!等於兩年半的時間都在做白工。這是多麼地浪費生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我們假設她的存款利息大於通貨膨脹,而且有社會安全保險福利金的收入的話,那麼這些數字甚至還會更高。但是即使是在我們這麼保守的假設之下,她還是應該更早退休,或者要在這一生中多花一點錢。

你可能會說,伊莉莎白並不具有代表性。如果你是指,有些人在職場上淨賺的時薪還更高,那你說得是沒錯。所以對於那些收入更高的人而言,三萬塊美元並不代表有很多工作時數(或年數)是在做白工。可是有一點要注意:這些人最後死了留下的可不只有十三萬美元。工作時薪或年薪很高的人,有時候更是會一直工作賺錢。總之,不管是哪一種,他們都是在揮霍自己的生命活力。

你的收入或許比前面這些例子更高或更低。這都沒關係,因為結論還是一樣:如果不想浪費生命,各位就應該要致力在離世之前花掉自己所有的錢。

對我來說,這個邏輯毫無疑問是通的。或許是因為我受的是工程師的訓練,也或許這就是我當初選擇念工程的原因,但是我喜歡有效益,討厭浪費。而且我想不出還有什麼其他比浪費生命活力更糟的狀況。所以我完全認同要在死前讓財產全數歸零。我不是說死前就花到半毛錢也不剩,那樣可是會讓你陷入困境,而是儘量讓你花了這麼多時間、精力工作賺來的錢不要剩下太多。

我絕對不是第一個鼓吹「在死前讓財產歸零,是理性的生活方式」這個主張的人。早在一九五〇年代,有位名叫法蘭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的經濟學家(後來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提出過一個假說,也就是後來著名的生命週期假說(Life-cycle Hypothesis,LCH)⸺ 它是討論人們在自己一生裡要如何安排花費與儲蓄,才能從自己的錢財當中獲得最大效益。他基本上認為,在人的一生中,要能夠充分善用自己的錢財,就必須像另一位經濟學者所說的,「在死的那一天財產歸零」。換句話說,如果你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你就應該在要死的時候什麼都不剩⸺ 因為如果你不知道,就無法從自己財產當中獲得最大的享受(效益)。而且非常有可能你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死,那怎麼辦呢?莫迪利安尼的答案很簡單:為了保險、同時又可以避免剩下沒必要的錢,只要想一般人可以活到的最大歲數。所以,從莫迪利安尼的觀點來看,一個理性的人會把錢財花在自己可以活到最老年紀的所有日子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