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一來就受不了!心理學家分析,為何成功人士能把挑戰轉換為助力?用1招養出抗壓性

2023-09-24 10:00

? 人氣

另一種思考方式為「刻意反芻」,意指「刻意地回想」。自己選擇回想發生過的經驗,也就是說刻意給予自己「回想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也沒關係」這種許可。雖然是抱有「我當時那樣做就好了」這樣消極的思考方式,但多數能夠繼續向前進的力量便是從這種「刻意反芻」所產生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最重要的是在發生事件時,不應該思考「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而是思考發生這件事是為了什麼。不是思考「為什麼」而是「為了什麼」,這便是「成長心態」。

就算你期望逆境不要發生,但實際上逆境是必定會發生的。我們可以做的,無非是從經驗中學習如何讓那樣的逆境成為讓我們變得更好的助力,或是這樣的經驗該如何應用在幫助他人上面。

因此「書寫」也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寫下本身經驗這個行為是最有療癒效果的做法。研究顯示將你所感受到的事、發生過的事「化成文字」,是最有治療效果的方法。

在這之中最重要的是「單純寫下你的感受」這件事,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開頭不要從「那個時候雖然非常辛苦,但是辛苦都有代價」這個部分下筆。重要的是接納在自己身上發生極度痛苦的事,寫下「自己完整的感受」。多次書寫後,即會自然地產生積極正向的能量。

我在《輕鬆駕馭意志力》一書中也有提及,根據你用什麼樣的態度來接納這一切,會觸發自己體內優秀的力量或洞察力。書裡也有介紹該如何包容壓力,將其轉變成力量的過程。雖然這是一種創新思維,但如果你仍不去面對真正辛苦、難受的事,一味採取「沒有自覺」的做法的話,並不算是真正地包容壓力。

提高「抗壓性」的運動

為了戰勝壓力,瑜伽和冥想都是有效方法。從心靈層面上看,瑜伽或冥想都能讓自己感覺到「自己百分百的存在」。不過,實際進行瑜伽或冥想後,會發現自己不但無法逃離不安或自身缺點等「厭惡的事」,還必須繼續身處在這個環境中。其實,正是這種行為才能提高我們的抗壓性,無論這環境再不舒服,也絕不逃避。瑜伽跟冥想即屬於這類型的運動。

從生理層面上來看,瑜伽或冥想可稱做能簡單取得神經系統平衡的行為。雖然大家都覺得做瑜伽或冥想能讓情緒安定,但其實身體反而會因此更加活絡。心跳次數會上升,或釋出男性賀爾蒙。因為這樣所引起的反應,壓力賀爾蒙的結構也會跟著改變。

簡單來說,這與本書第十八課中所提及的「挑戰反應」非常相近。在這種狀態下,心跳會加速,腎上腺素急速增加,不斷地向肌肉和大腦輸送能量,讓情緒高漲的「神經傳導物質」激增。

這樣一來,你可以說是身處「心流」狀態(完全沉浸在自己所做之事的最佳狀態)的人,自然會表現出「挑戰反應」特徵。這跟一心一意專注在表演上的狀態相同,不論是生理或心理都會湧現力量,進而加強自信心、提高專注力,發揮最棒表現。

除了瑜伽或冥想外,只是散步走路也能達到相同效果。不論是何種運動,都有效。

作者介紹|Kelly McGonigal

史丹佛大學健康心理學家。在波士頓大學拿到心理系及大眾傳播系學位後,於史丹佛大學取得心理學博士學位。2010年獲《富比士》雜誌選為「20位最啟發人心的女性推特作者」,曾獲得史丹佛大學最高榮譽教學獎(Walter J. Gores Award)。

作者身為心理科學界的權威領袖,致力將心理學、腦神經科學、醫學的最新研究,延伸成實用的人生建議,達到健康、快樂與個人成功的目標,因而受到大眾注目與支持。

2012年出版《輕鬆駕馭意志力》,以其輕鬆且富有深度的討論,熱銷全球三十多國,日文版大賣60萬本,為2013年日本最暢銷商業作品,也是台灣的年度暢銷書。2013年的TED演講〈如何讓壓力成為你的朋友〉更是顛覆大眾對於壓力的負面認知,超過1400萬次的點閱傳播率,感染力十足。著有:《輕鬆駕馭意志力》《輕鬆駕馭壓力》等作品(以上皆由先覺出版)。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先覺《史丹佛大學心理學講義,人生順利的簡單法則》

責任編輯/梁溶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