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聰明的人能把每件事都做到頂尖?3個天才的常見習慣!每一個都是贏過別人的關鍵

2023-03-28 15:35

? 人氣

(示意圖/取自Pixabay)

(示意圖/取自Pixabay)

編按:很多時候是因為後天習慣的養成,才讓人能做到頂尖,常常聽到的21天養成一個習慣、原子習慣等等,這些都告訴我們從持之以恆細小的進步,足以改變我們的人生。聰明的人多半是透過:消化海量資訊,理清事情的優先順序;擁有足夠的睡眠,確保頭腦能全速運轉;節省不必要的腦力,讓大腦能事半功倍,這些很簡單的事情需要經過反覆練習。

聰明是如何養成的?

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很重要。能夠馬上回答「你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會特別注意什麼?」這道問題的人,就是所謂的聰明人。例如在練琴時被問到這個問題,能立刻說出「為了能順利彈出這一段旋律,我會特別留意左手無名指的動作」的人,通常都能在練習過程中注意到問題所在,也懂得在腦中好好整理思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運動為例,在練習高爾夫球的揮桿動作時,如果腦中什麼都不想,那麼即使揮桿一千下,也只能增加肌耐力,無法精進技術。反過來說,會在揮桿時意識到「手臂要與球桿同步」的人,每次揮桿都有其意義。

能不能進步,就取決於練習的「質量」加乘效應。如果品質為零,那麼進步的程度也幾乎等於零;若能持續有意義地練習一千次,球技就一定能進步。簡單一句話,就是要搞清楚自己該做的事。

我有幸親自見過長野冬季奧運金牌得主、前職業競速滑冰選手清水宏保先生。他說,他從國小就開始鍛鍊身材,努力強化腹部的深層肌肉-髂腰肌。

髂腰肌的相關訓練,目前在運動科學領域備受矚目,當時還是國小生的他,居然就懂得集中鍛鍊髂腰肌,實在是太厲害了。聰明的體育選手,無非就是這種能立定課題、組織練習方法,並且加以實踐的人。

如果自己不太會組織練習方法,不妨請專家幫忙;自己一個人辦不到的話,就老實接受自己辦不到的事實,接受別人的協助。如果沒有經濟能力諮詢專家,也可以向同儕或前輩尋求建議。說穿了,就是要懂得找到自己的搭擋。

海量資訊,該怎麼決定優先順序?

我們生活在各種價值觀百家爭鳴的時代,自然也必須具備對眼前眾多事項安排優先順序的能力。能辦到這一點,也是聰明人的特徵。

世事不可能盡如人意。當各位在工作上出現重大疏失、捲入麻煩時,不要試圖隱瞞或逃避,而是第一時間就找人商量。請將此列為這種場面的第一順位。

這時,不妨請教經驗比自己豐富的人,藉此克服危機,或是將損害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

說得準確一點,現代社會沒有人能離群索居。把「團隊」合作的概念當作基準,藉此為眾多選項排先後順序,這正是這個時代不可或缺的能力。

為什麼聰明人都愛睡覺?

在世間萬物變化越來越快的情況下,學會適應這種速度感,也是活在這個時代的一大特色。

話雖如此,但在接下來的時代,即使外在狀態的時間流速如同湍急的河水,也要確保自己的內在狀態如地下水般沉靜。

假設以爭分奪秒的時間表,來完成工作與家事的過程,屬於「急流」的話,那閱讀的時間即可說是寧靜的「湧泉」「地下水」。只要同時擁有這兩種一急一靜的時間感,就能取得知識的平衡。靜下心來,閱讀兩千五百年前集結孔子智慧語錄的《論語》,即是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不具任何強制性,就只是任由時間靜靜地流逝。這種「知識的湧泉」,將成為避免知識枯竭的源頭活水。在順應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的同時,能否另外擁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時間,可以說是活在當下的重要關鍵。

此外,睡眠不足會拖住我們的後腿,讓我們淹沒在時間的洪流裡。或許有人看到這裡,會不滿地反駁:「這不是廢話嗎?」但睡眠其實遠比許多人想的更為重要。

只要能配合自己的生活步調,確保充足的睡眠時間,頭腦就能清晰敏捷,也能保持健康的身體;只要身體健康,頭腦也能百分之百地全力運轉。

無論是工作還是運動,能把日子過得很充實的人,肯定是理解睡眠有多重要的人。這些人深知睡眠品質也會影響荷爾蒙分泌,而荷爾蒙分泌則會影響到身體的步調。如何妥善運用老天公平賦予每個人的二十四小時、確保足夠的睡眠時間這份為了「創造知性環境」而付出的心力,無疑會對我們今後的生活帶來重大的影響。

天才都是從習慣中培養創造性

天才的日常,其實很平凡

世人口中的偉人,都為這世界留下了我們凡人終其一生也無法達成的豐功偉業。例如年僅三十五歲就撒手人寰的知名音樂家莫札特,世上固然存在這樣一生波瀾萬丈、跌宕起伏的天才;但是另一方面,其實也有很多天才過著意外平凡的人生。

眾所周知,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的日常生活,規律到令人咋舌的地步。終生未娶的康德早上起床都要喝紅茶,就連上午工作、下午出門散步的時間都很固定,一絲不苟。

而且,他每天只吃晚上一餐。由於其日常實在太按表操課了,甚至還有人說:「只要看康德作息就知道時間了,根本不需要時鐘。」

這就是平凡到令人吃驚的天才日常,但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按表操課的力量」。

有效率地過著相同的生活,意味著不需要把可以用來探索知識的精力,浪費在日常瑣事中,全面隔絕一切干擾思考的外在行為。如此一來,就能將所有精力都花在「思考」上。

倘若康德活在現代,每天都要面對上門按鈴的快遞、被迫回覆一大堆社群網站的留言,對他而言肯定是難以承受的痛苦。

別浪費精力苦惱「午餐要吃什麼」

據說很多運動選手由於不想分神煩惱比賽以外的事,所以十分重視每天的例行工作。例如前美國職棒大聯盟選手鈴木一朗先生,有件廣為人知的趣事: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有段時期每天都吃咖哩。

他沒有解釋過這麼做的原因,但是可以想像,這或許是為了減少生活中的不確定要素。

我們每天都活在大量流通的資訊中,偶爾也需要為心靈撐把傘,巧妙地避開不斷飛來的資訊,讓自己置身於寧靜的空間。也就是說,我建議各位在內心打造一個安身立命的家,而那個家,就是日常生活的例行工作。

不去注意多餘的事物,就能避免讓精力漏電。現代人經常從睡醒那一刻起就一直握著手機,不斷回覆社群媒體的訊息,這等於是一整天都讓精力處於怠速的狀態,不斷消耗能量。相反地,只要把缺口統統堵上,別讓精力漏電,就能在必要時刻一口氣發揮全部潛能。

任何人都有一定程度用來思考的精力,其使用方法卻千差萬別。聰明人就會滴水不漏地儲存精力,關鍵時刻再拿出來用。

而「關鍵時刻」的定義,聰明人對此會抱持著所謂「黃金時機」的時間感。這種時候,說是進入渾然忘我的境界也不為過

舉例來說,假如有三個小時的時間,只要其中一個小時能進入這種境界,那麼就算另外兩個小時拿來做些看似「浪費」的事情,也無所謂。

舉世聞名的建築大師--勒.柯比意,是人稱近代建築三大巨匠之一。他的一生當中,約四十年的時間都致力於建築設計事業,而他的例行工作也非常有意思。

據說他無論如何,都會把上午的時間全部用來從事繪畫,下午才去建築設計事務所上班。

或許在柯比意的心目中,繪畫與繪製建築設計圖都不脫藝術這個框架。即使挪出一半的有限時間來從事建築以外的領域,就結果而言,這麼做也能夠觸動他的設計靈感。

越有創意的人,越懂得為自己善用那些乍看不具任何意義的時間。換言之,為了等待某種靈感降臨在自己的精神上,他們必須玩耍、必須放空、必須散步。這些行為都是為了自己,與別人的看法無關。

靠咖啡達成高生產力的大文豪

上述的道理,同樣適用於例行工作。事先掌握到能讓自己快速進入狀態的「開關」,將能使工作事半功倍。

聽說法國文豪奧諾雷.德.巴爾札克每天傍晚會先睡一覺,半夜醒來後喝一大杯咖啡,才開始寫作。據他本人所說,他每天都要喝五十杯咖啡左右,非常不尋常。巴爾札克視咖啡為自己的「援軍」,借助咖啡的力量,在徹夜不眠的寫作過程中持續奮戰。

先不管站在醫學的角度上,喝太多咖啡會有什麼後果,巴爾札克使用時間的方法顯然與正常人不太一樣,但對他而言,喝咖啡無疑是最適合自己的例行公事。

以上為各位介紹了聰明人的特質,這正是能幫助我們鍛煉批判性思考、避免輕易被時下資訊「洗腦」的必備能力。接下來,就讓我為各位介紹100個思考習慣,希望能幫助各位活用於自己的生活、工作,乃至人生,成為不被洗腦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作者介紹|齋藤孝

1960年生於日本靜岡縣,東京大學法學院畢業,明治大學文學院教授,專攻教育學、身體論、溝通理論。著作包括:《朗讀日本語(声に出して読みたい日本語)》(草思社)、《孤獨的力量(孤独のチカラ)》(新潮文庫)、《讀書力(読書力)》(岩波新書)、《提問力(質問力)》(筑摩文庫)、《蟄伏力(くずぶる力)》(幻冬社)、《善用「孫子兵法」(使う!「孫子の兵法」)》(PHP新書)、《兒童版「孫子兵法」(こども孫子の兵法)》(日本圖書中心)等諸多作品。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境好出版《不被洗腦的思維練習:提升溝通力×適應力×問題解決力,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決策》

責任編輯/梁溶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