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第三方Cookie退場時間又延至2024,新時代的廣告追蹤替代方案何時能普及?

2022-08-22 11:20

? 人氣

行動裝置普及後,數位廣告業者有機會分析巨量資料,但如何把關資安,是後Cookie時代的難題(示意圖/取自photoAC)

行動裝置普及後,數位廣告業者有機會分析巨量資料,但如何把關資安,是後Cookie時代的難題(示意圖/取自photoAC)

你有聽過「Cookie」嗎?當然,我指的不是餅乾,是1993年網景(Netscape)工程師發明的「小型文字檔案」,它透過網頁瀏覽器,將用戶個資、瀏覽紀錄儲存在網站伺服器中,它能讓網站擁有者、品牌主可以存取用戶資料,並且依照過往瀏覽紀錄推播個人化廣告,或作為了解、分析到站者行為的工具。乍聽之下有點生硬,但其實Cookie在日常生活中可說是無所不在,舉凡逛網拍、閱讀新聞,你每在網路按下一個按鍵,幾乎處處皆留下Cookie!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雖說Cookie對數位廣告產業非常方便、有利,也常被視為當代數位廣告蓬勃發展的重要基石,但它也長年遭質疑有侵害用戶隱私權的疑慮,因此Google近年來一再聲稱,要讓第三方Cookie退場。然而,計畫一拖再拖,今年七月底,Google再度延後關閉第三方Cookie的計畫,再延至2024年!

Google三度延後進度,是對廣告業務屈服嗎?

根據Google隱私沙盒(Privacy Sandbox)計畫副總裁Anthony Chavez表示,公司需要更多時間與技術謹慎評估淘汰第三方Cookie的替代方案-暫名為「隱私沙盒」,以及測試其效果,加上廣告主也需要更多時間準備轉移手續,因此在開發人員正式採用這項API技術前,Google必須再延後淘汰時間點到2024年下半年,以避免對廣告生態造成過度負面衝擊。隱私沙盒API將於今年八月開始對全球數百萬用戶進行測試,預期2023年將推廣至幾乎所有的Google用戶,以迎接「cookieless」時代到來。

這已經是Google第三次延後退場Cookie了!2020年初,Google首次宣示將在2022年全面禁用Cookie技術;但一方面廣告業界反彈聲浪過大,且相關應對技術尚未準備好,因此在2021年6月底,Google推遲時程至2023年底。Google一公佈延期,廣告科技相關股票集體暴漲,包括程式化廣告技術公司Trade Desk、數位廣告企業PubMatic、廣告投放平台Criteo的當日漲幅均超過10%。一年之後,Google再次宣布推遲淘汰Cookie,根據官方時間表來看,這兩年應該不會再有任何變動,希望Google這次可不要再當「放羊的孩子」。

掌握Cookie就能看見千萬人的喜好,隱私被看光

隨著數位足跡越趨重要,網路使用者也越發重視保護各種行為的隱私權。其實不止Google以退場第三方Cookie來回應隱私權浪潮,Apple也在iOS 14的更新中加入了「APP追蹤透明度(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ATT)」的新規定,在更新iOS 14後首次使用App時,App須先主動詢問iOS用戶能否追蹤或分享個人資料。巨頭一一展開行動回應外界要求,可見重視隱私權成為主流趨勢,而且日後輿論勢必只會要求科技巨頭更加嚴格保護隱私。

社群軟體已成為人們主要通訊工具之一,政府為了偵查案件需要向社群軟體公司調閱資料,必須依循正當法律程序並保護用戶隱私權。(圖片/維基百科)
劍橋分析公司竟能透過簡單的用戶調查,獲得驚人的8,700萬戶用戶個資,隱私權遭到踐踏之嚴重,不言可喻。(圖片/維基百科)

為什麼我們應該認真保護網路個人數據呢?第三方Cookie雖然對使用者來說很方便,可快速帶入登入資訊,也能看到更加客製化的廣告,不過第三方Cookie能全面獲取用戶跨平台、跨網頁的瀏覽行為軌跡,因此可直接勾勒出專屬於個人的用戶輪廓,而且紀錄得十分精準。當你在網路上的足跡累積越多,你這個人的形象、生活習慣也就越趨鮮明…,這些數據若洩露或一旦被有心人士操弄,後果皆不堪設想,這就是第三方Cookie令人害怕的地方。

別以為「隱私外流」四個字似乎距離很遙遠,自己只是個小人物,外流也不會怎樣吧?這就大錯特錯了。首先,數據外洩幾乎是每家科技公司都曾經歷過的資安事件,舉凡FacebookAppleAdobeeBay等都發生過數百萬筆以上資料外洩的事件;隨著這幾年疫情升溫,網路攻擊案件數也呈正相關上升。資料外流很可能導致用戶個人帳號密碼、信用卡被盜用,或是成為詐騙集團的口袋名單。

此外,解讀大量個人數據,也很可能是網路輿論「認知作戰」能否成功的重要一環。近年最恐怖的例子,應屬臉書劍橋分析事件,僅透過一個免費的心理測驗App,劍橋分析公司便成功獲取多達8,700萬筆以上的美國人個資,這些數據的分析結果,最後成為左右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關鍵因素,事件曝光後,也普遍被視為當年川普能成功當選總統的原因。

因此,可千萬別小看你的網路足跡啊!俗話說「Data is the new Oil」,在現代人每天有數小時浸淫於網路的現代,擁有數據、並且有能力解讀數據者,確實就等同於得天下。

美國前總統川普(AP)
川普的當選之路,有多少受惠於劍橋分析濫用8,700萬戶美國用戶個資?至今仍難以估計。(AP)

第三方Cookie退場的替代方案?

Google自 2019年開始宣佈「隱私沙盒」專案,志在開發第三方Cookie退場後的替代方案,這次正是因為隱私沙盒正在實驗中、技術還不成熟,才又延宕退場時間。隱私沙盒最令人熟知的,也是Google原先主打的技術—FLoC(Federated Learning of Cohorts),將類似屬性用戶歸類成一組,再對這個興趣群組投遞廣告,以「個體隱身在團體之中」的邏輯來保護個人資訊。根據實驗,FLoC測試成效的確相當接近第三方Cookie,不過卻被許多企業所抗議及抵制;原因是興趣群組中的用戶可能僅有幾千人,若有心人搭配其他相關資訊比對,反而更能夠在有限範圍內鎖定至特定用戶,讓個資和偏好被「推理」出來。因此Firefox、微軟都曾出聲反對過FLoC技術。

不過,今年Google已經推出新的專案「Topics」來取代FLoC,Topics一樣根據瀏覽行為為用戶分組,不過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模糊化與限時刪除,將分組主題標籤更加擴大且模糊化處理,這個群組也只會保留三週,時間一過就會重新計算與分組,降低極少數用戶遭到針對、並被「推理」破解偏好的機會。

在等待隱私沙盒技術更加成熟之前,廣告主可以先使用全域網站或Google代碼管理工具,在自家網域上建立第一方Cookie,盡量累積自有會員數據庫。也可盡快將分析系統升級成最新版的Google Analytics 4,幫助品牌解構數據奧秘。不管利用哪種方法,新時代的輿論和產業環境對數據的看法已全盤改變,如何在維持精準投遞廣告或使用數據的狀況下,兼顧用戶隱私權不被侵害,將成為未來不斷被討論的科技議題!


作者來自NCCU,從科技媒體到數位行銷,這輩子應該離不開網路圈。其他作品詳見個人Medium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