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四面環海的台灣,海洋研究卻遠遠落後歐洲?背後原因令人十分感嘆…

2018-06-03 09:00

? 人氣

主流研究對於傳統基礎生物研究投注的心思以及經費較少,導致台灣在海洋生物的基礎研究變得較狹隘,以食用、養殖、觀賞為主。然而,這樣「偏食」的研究方向長期下來,對台灣未來發展是不利的,也終究在國際上相關領域上,被他國遙遙甩到後面。再更進一步,心繫家鄉的台灣基礎研究人才,因為環境無法提供其發展空間,不是被迫放棄,就是被迫出走,到極重視基礎研究,也願意提供經費的國家去做研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近年來台灣漁業枯竭的非常快速,這件事情帶來的警訊是台灣海洋生態崩解的隱憂。

立法、調整漁業政策、水產養殖開發、海洋生態保育等等行動為當務之急,是不能不做的之事。在這同時,筆者認為台灣海洋研究政策亦要重新開始重視海洋生物基礎研究,積極培養基礎生物研究人才,投注預算以鼓勵海洋生物調查。也必須建立各類生物的物種資料庫,以提供後續的發展,與現有政策相配合,才是長遠跟永續的投資。

台灣有豐富的海岸地形,其周邊的海洋環境更是多樣,海洋生物資源豐富,相信經過政府大力的支持與研究人員進行系統性調查,可以有豐碩的成果,帶來的利益不僅僅是挖掘到新的資源,更能穩穩為台灣邁入貨真價實的海洋國家時,打下穩固的基礎。

作者介紹|李彥輝

從事生態環境調查工作,從小到大一直對海洋生物感到著迷。碩士班時研究海洋的多毛蟲分類,曾發現過幾種新種多毛蟲,並以台灣原住民與地名命名。最大的夢想是在台灣的海邊蓋一棟屬於自己的研究室、為更多的海洋生物留下紀錄。也期盼能夠與更多人一起推動台灣的海洋基礎生物研究。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台灣海洋研究新希望:海洋研究船「勵進號」啟用)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