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記者常讓民眾覺得沒有同理心?她擔任主播多年,點出台灣媒體最常犯的毛病

2018-06-14 09:00

? 人氣

又或者:「這個東西,我一開始看了好久,怎麼都看不出它到底是什麼。因為它看起來像一棵樹、已經近乎九十度彎曲,但它明明就是鐵製品。再看仔細一點,我才發現居然是個紅綠燈柱,爆炸過後,嚴重扭曲變形,完全看不出原樣。很難想像究竟是多大的力量,可以讓一個鐵製的交通號誌變成這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相較於情感的形容,我寧可用實際敘述讓大家瞭解這個地區最真實的情況。因為這樣不僅較客觀,也不易流於濫情。要記住:我們在報導新聞,而不是在作文比賽。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請大家不要再用「人間煉獄」來形容災區,因為災區有多慘,大家用看的就知道,用過度的形容詞去強化,反而會傷害災民的心。我當時很清楚,在連線時、在臉書上做這樣的呼籲,可能得罪不少新聞同業,但「記者是有社會責任的」,這始終是我深信的價值。我們該做的不只是撰寫一篇引起大家目光的報導,還有許多相關人事物可能引發的後續效應,都是我們下筆之前所該設想以及關心的。

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

同樣的,當記者意識到自己背負著社會責任,就會知道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就不會為了刺激點閱率、收視率,譁眾取寵,用火辣或者腥羶的字眼來下筆。你心裡會有一把尺,時時檢視自己所做的每則報導。

這種自省應當隨著入行時間愈長而愈深,而非久了反而麻痺。新聞業是個折損率非常高的行業,如果一個新聞工作者沒有信念、不知道自己的定位是什麼,很容易隨波逐流、得過且過。到了最後,充其量只是個接收刺激後反應的工具,卻忘了我們還能將更多有意義的事傳達給大眾,也失去了身為記者的價值。

以我自己為例,之所以能在這行堅持這麼久,就是希望能透過這個管道,盡到社會責任,並發揮自己正面的影響力。正如同現在,我雖然暫時告別daily news的播報,轉而製作主持節目,我仍繼續參與許多公益活動、擔任愛心大使,盡到自己身為媒體工作者的一份心力。

如果一個新聞工作者能夠把「自己有社會責任」的想法,根深蒂固地植入腦海裡,那麼就能清楚瞭解自己存在的價值。我們所能做的其實比想像多更多,因為我們是將所有接收到的資訊做出統合分析、整理的人,我們納入各方意見與訊息,並且賦予意義。只要有這樣的自覺,你就會覺得自己所做的這份工作不但有意義,而且很重要。

華視總經理郭建宏才剛被開除,近日又傳出當家主播蘇逸洪求去,接棒人選竟是網紅「視網膜」,引起外界揣測。(取自視網膜 Retina臉書粉絲專頁)
(取自視網膜 Retina臉書粉絲專頁)

新聞工作者該有的態度

無論是公領域或私領域,我認為一個人的「態度」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有機會從事新聞工作,那麼「態度」就更為重要。因為我們掌握的是媒體公器。

記者們不是名嘴,不需為了表達意見在臺上神情凶狠,吵到幾乎打起來,好像非得拚個你死我活。但許多時候,可以適度地表達一些想法與觀察,或者把接收到的民意統整、分析出來。

前面提到,我認為新聞工作者不該只是單純的「訊息傳遞者」。舉例來說:今天有個跟食品安全有關的記者會通知,於是我去採訪,回來後把今天衛生署講了什麼,然後食品業者講了什麼,整理資訊之後收工。

如果只是像上述這樣,那麼我只是一位單純的「傳遞者」。

好的記者要加入自己的觀察。你可以質疑衛生署的態度,可以點出業者的前後矛盾之處,可以在結論時做出評論與註解,但必須是關乎公眾利益的,而非只是一己之私或個人價值觀。這樣的一則報導才有溫度與深度。

不只是記者。如果一個主播只照著採訪記者寫好的稿子念出來,那麼他充其量也只是大家口中的「讀稿機」。因為,這個主播沒有自己的想法與態度,沒有觀察與針砭能力。照著稿子念,只要有嘴巴、說得出話的人都能辦得到,那麼誰來做,又有何區別?

作者介紹|蕭彤雯

曾擔任壹電視主播的蕭彤雯,一直擁有高人氣,其專業形象亦深植人心。理性與感性兼具的她,無論在新聞現場或主播臺上都不做「讀稿機」,對新聞事件有自己的判斷,也敢於表達想法。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記者不是你想的那樣:蕭彤雯的新聞現場》(原標題:社會觀察家)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