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Netflix《那年我們的夏天》劇情看似老梗,為何讓人爆哭?她比較多部同類型韓劇,揭故事最成功關鍵

2022-01-24 17:21

? 人氣

說到「拉扯美學」,去年底最強烈衝擊我的三個愛情作品都帶著這個元素。第一個作品是以分手戀人為主題的韓國戀綜《換乘戀愛》(2021),其中戀愛三年多、分手三個月的先浩民跟金甫玹最抓馬,各種真情流露的甜虐對話與互動堪稱是電影劇本級別。第二個作品是愛爾蘭小說《正常人》(2018),講述著主角康諾跟梅黎安從高中到出社會,多年來如何互相吸引、互相傷害、互相療癒的故事。戀綜的結局總要給出一個誰與誰配對成功/失敗的結局,然而出演者的人生在節目結束之後仍在持續著,反而有如康諾與梅黎安在最後一頁的對話,永遠懸而未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那年,我們的夏天》劇照。(圖/取自IMDb)
男女主角在劇中破鏡重圓,讓彼此的感情痛苦又美麗地拉扯著。(圖/取自IMDb官網)

老梗新葉一次擁有的《那年,我們的夏天》

回到主題,第三部衝擊我心的作品,就是《那年,我們的夏天》,崔雄跟國妍秀是某高中的第一名跟最後一名,因為拍紀錄片被湊到一塊,歡喜冤家了一陣子之後就就互相心動,然後在一起五年分分合合、吵吵鬧鬧、卿卿我我,大四的時候正式分手,再也不見面,殊不知,五年後因為各種職場原因又被湊到一起,兩個人都還愛著對方,可是沒解決的問題很多,於是乎開始痛苦又美麗的互相拉扯著,大概是這樣。

《那年,我們的夏天》劇照。(圖/取自IMDb)
《那年,我們的夏天》劇情設計充滿巧思。(圖/取自IMDb)

主角

故事走向沒比其他羅曼史特別,但細節的安排跟堆疊卻非常有說服力(這是許多粗劣言情劇做不到的事)。雄跟妍秀雖然被賦予常見的對立設定(劣等生/優等生、小康家庭/貧窮家庭、自由自在/社畜人生),但同時也有一些共通的特質:比如說都不太善於社交、比如說喜歡去圖書館借一堆書來看,而這設定也一以貫之,像是第七集〈Catch me if you can〉,兩人為了逃避對方打算各自躲起來,殊不知他們都無處可去,最後雙雙往圖書館跑,再次相遇。別的劇只能推給巧合,在本劇卻是合理又充滿巧思的設計。

有別於傳統羅曼史,《那年我們》尊重角色本身的性格,給予貼近現實的平凡人設,不過分賣慘。妍秀因其生長背景,養成強勢、凡事不落人後、不願低頭的硬頸精神(X)傲嬌性格(O),以及腳踏實地、專注眼前、樸實無華的作風;而崔雄滿腹才華卻相當佛系,不爭不搶不規劃不負責,自己的愛與家人的愛都能溫暖出讓,唯三興趣是畫畫、看書跟妍秀。而上述提到的對立設定,當然不只是理所當然的蒼白背景,在往後的劇情,都成了推進的合理動力,並提供改變、反轉過後的原始對照組。

《那年,我們的夏天》劇照。(圖/取自IMDb)
金多美在劇中飾演個性強勢、腳踏實地的國妍秀。(圖/取自IMDb官網)

結構

我在看劇的過程中,因為明白羅曼史很難玩出新意,其實一直心驚膽戰,生怕一個出差錯就規組害了了,總是在擔心接下來的劇情,到底怎樣的分手才是合理的?哪個時間點才應該復合?這個那個伏筆什麼時候會揭開?但它每一次的轉折都出乎意料的說服了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