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華人端午節都做什麼?粽子要配「這個」吃,習俗竟是到河裡泡澡

2020-06-25 06:30

? 人氣

印尼華人怎麼過端午節?(圖/作者提供)

印尼華人怎麼過端午節?(圖/作者提供)

華人有四大節日,農曆新年、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無論居住在台灣或其他地區,多數華人會嚴守傳統,必定過這四大節日,在印尼的華人不例外。印尼人包括華人習慣稱端午節為Peh Cun,印尼文正式名稱則是Hari Raya Bakcang,中文直譯是「肉粽節」或Hari Raya Peh Cun。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印尼文稱肉粽為Bakcang,發音來自福建話或閩南話Bak 為肉、Cang是粽。歡慶端午節一定要包肉粽,印尼華人同樣家家戶戶忙著包粽子,印尼早年商業活動不如現今發達,華人家庭自己包肉粽為主,現在商業行為比以往頻繁、便利,不僅菜市場、百貨賣起肉粽,連網路商店賣場或個人賣場都可選購,種類眾多。

移居印尼的華人多來自華南地區,即福建和廣東省為主,因此印尼華人祖籍以福建、福州、潮州、客家人、廣府人、海南為多數。這一群約在滿清末年、民國初年移居印尼的華人,通常被稱之為「新客」,早年印尼人常稱之為Cina Totok,意即傳統道地的中國人。

由於來自不同地區,印尼華人飲食習慣不盡然相同,不同族群,風俗有異,表現在日常飲食,每當到了端午節,各家包的肉粽有別,從餡料、配方包羅萬象,同時可輕易看出其祖籍來自何方。

用竹葉包的福建粽。(圖/作者提供)
用竹葉包的福建粽。(圖/作者提供)

除來自華南地區的華人,印尼尚有土生華人,早期印尼文稱之為Cina Peranakan,現改成 Tionghoa Peranakan,避用「Cina支那」帶有歧視性或爭議性字言。Tionghoa發音來自福建話「中華」之意,Peranakan是馬來文,意思是「後裔」直譯成中文「中華後裔」,中文往往翻譯為「土生華人」。

追溯土生華人血脈,其父系多為福建人,少數潮州、廣東人,土生華人是一群與馬來族、爪哇人、巴里島人等通婚的華人,多數在明朝時期即移民南洋各地包括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

由於早年南洋與中國貿易往來非常頻繁,移居者以男性為主,從事辛香料或天然資源等貿易為生,部分華人落地生根後與當地婦女通婚,或娶當地女性當小妾。

土生華人在印尼普遍叫作「Kiau Seng僑生」,外貌、五官輪廓較深,肌膚呈現小麥色或古銅色居多,有些土生華人完全看不出華人樣貌、特徵,乍看下以為是本地人,但風俗習慣保留中華文化,孝道概念、祭拜祖先。

印尼族群多元,華人肉粽跟著變化,但各族群間仍有些共同點,受當地人喜辣的飲食習慣影響,不少華人肉粽內陷會放一顆鳥眼椒。在印尼有台灣人熟悉的閩南粽,通常印尼人或華人會說Bakcang Hokkian或棉蘭粽(Bakcang Medan),如此稱作,是因為棉蘭聚集許多福建人,通曉閩南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