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心就靠運動紓壓?精神科醫師4點揭真相:做錯只會搞壞身體、越動越崩潰

2016-12-29 12:31
結束疲憊的一天,準備大汗一場紓解壓力?當心造成反效果!(圖/つるたま@pakutaso)
結束疲憊的一天,準備大汗一場紓解壓力?當心造成反效果!(圖/つるたま@pakutaso)

壓力大到快抓狂,換上運動鞋到操場跑一跑、流一流汗,就能讓壓力煙消雲散?那可不一定!如果過度追求運動抒壓的立即性效果,或是運動時間錯誤,都可能讓人越動越累,無形中也增加身心壓力,引發反效果,因此專家建議,想透過運動達到抒壓的效果,一定要先糾正4大錯誤觀念!

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加上久坐少動、3C產品不離手等習慣,造成肌肉緊繃,長期容易導致身心失調,惡性循環之下,更讓壓力不斷升溫!近年來,許多研究都發現,運動有舒緩肌肉、減輕壓力和促進健康的作用,因此讓「運動抒壓」成為養生顯學。

然而,運動真的能抒壓嗎?

精神科醫師溫閔凱表示,運動可以活動筋骨、放鬆緊繃的肌肉、提升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增加血液供氧量;另從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來看,運動也可以促進腦內啡(又名「快樂荷爾蒙」)、血清素(有助穩定情緒、放鬆肌肉)、多巴胺(可以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給人放鬆和滿足的感覺,是一種「幸福荷爾蒙」),以及正腎上腺素(可以讓大腦保持警覺,增進自信和成就感,進而產生輕鬆的感覺)的分泌,的確有幫助減輕壓力、預防憂鬱情緒的效果。

不過,「運動」並非對抗壓力的特效藥!溫閔凱醫師強調,要讓運動發揮抒壓的健康效果,必須將以下4個錯誤觀念從腦中抹去,並重新「輸入」正確的指令,身體力行,持之以恆,才能越動越快樂!

1. 運動可以馬上看到抒壓效果?錯!

臨床曾有一名患者,為了趕快戰勝壓力,每天從新北市樹林走路到台北市,上瑜珈課2小時,再踩飛輪1小時,最後再走路返回樹林家中,運動過度的情況下,反而適得其反,不僅造成乳酸堆積,肌肉痠痛加遽,身體更疲憊,精神壓力也越來越大。

運動抒壓無法一蹴而成,必須按步就班,「規律運動」長達半年以上,才能見到效果。而這「規律的運動」也不是指每天從事大量的運動,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天生靠運動吃飯的運動選手,每天都能完成5、6個小時以上的運動訓練。

原則上,一般人應配合個人體能、興趣和性格,選擇「可負荷」的運動或體能活動,循序漸進,每天至少累積60至90分鐘,持之以恆才有抒壓的效果。所謂的「可負荷」,是指達到微喘、額頭冒汗和感覺得到心臟跳動的運動強度。

2.「每天跑5公里」,有運動目標更能抒壓?不一定!

為了建立規律運動的習慣,許多人會設定運動目標,要求自己每天達到一定的運動量,且逐日或逐月增加,以慢跑為例,初期目標是天天跑完3公里才能休息,兩周後則要進步到5公里才休息。

溫閔凱醫師表示,這樣的作法雖然可以激勵自己,但成效好壞仍須視個人個性而定。若是平時就容易焦慮、緊張的人,可能一開始的目標設定就超過自己所能負荷,自我期許過大的情況下,反而會增加運動時的壓力,難以達到運動抒壓的效果。 (相關報導: 聽說跑步會讓腿變粗,真的嗎?日本健身教練:錯覺!2個原因造成的 更多文章

另外,有些人可能因為前幾天有事或生病而無法運動,心有愧疚,因此趁假日有空時「加碼」補回來,這樣的運動量不但可能超量,也會增加自我的壓力。建議若有類似情況,不要有「補回來」的心態,只要按照每日計畫正常運動即可。

3. 每一種運動都有抒壓的效果?錯!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為何好好一隻貓,能變成這副德行?收容所刊出駭人照片,背後有個辛酸故事
胖達人內線交易案二審 小S老公無罪公公緩刑
股神巴菲特都這樣併購公司!跟著他這樣做,投資、管理企業一次搞定
日韓慰安婦協議週年》南韓國內反對聲浪不斷 下屆總統將決定協議存廢
國安單位憂中國勢力介入鬧場,行政院宣布日本核食公聽會延期
台灣的南部真的很棒!精選嘉義市10大絕美拍照景點,隨便一個都打趴天龍國啊
鑄鐵鍋好看難照顧?料理專家:它不是不沾鍋啊!掌握這10點就能改變鍋的一生
明年誰挑戰洪秀柱?廖國棟:大老點名江啟臣
休息日因病請假薪水怎麼算?勞動部1周內做新函釋
反同民眾闖立院上束帶,葉俊榮:上手銬才不符比例原則
NCC辦理中嘉案聽證 時力:力推反媒體壟斷立法
拿槍射殺丈夫的她,為何獲得全國上下一致同情?原來她47年來過著這樣的日子…
Facebook平安通報站功能誤造「曼谷爆炸」假新聞
台灣最美卻靜謐的木造老車站!屹立95載「日南站」,絕美鐵道、漁港值得一訪
彭勝竹發文籲離退人員別赴中,國安局:中國對台情報單位終身追溯
台灣的阿嬤真的很棒!72歲歌仔戲國寶楊麗花宣布復出,一席話感動全台灣人
學校「閱讀存摺制度」讓孩子讀很多書?一位媽媽痛批,絕不能再任由它這樣發展下去
中國官營軍火商經營聲色場所?北京警方大動作掃黃 背後目的令人質疑
台灣的紅茶真的很棒,連日本人都瘋狂!但,你知道誰是台灣紅茶之父嗎?
女兒嘉莉費雪猝逝一天之後 美國傳奇女星黛比雷諾也走了
「看另一半怎樣都不順眼」也是一種病?「夫源病、妻源病」甚至會交互傳染致死
辦戶籍、地籍謄本總是要分開跑好麻煩 2017新北市都合併成一個地方啦
北捷監視器採購案》北捷詢價偏愛「天價」廠商 報價比得標價貴1倍
BBC台灣來鴻:從電影認識希特勒和二戰歷史
北捷監視器採購案》比市價貴數倍 86%監視器由單一廠商得標
販售「黑人的命也是命」T恤是發「仇恨財」?全美最大警察組織要求亞馬遜、沃爾瑪下架
風評:高教冰風暴,現在只是序曲!
恐怖分子用什麼聊天? 通訊app「Telegram」保密到家 淪恐攻溫床
躋身世界航天強國?中國第4次發布太空白皮書:2017登月球採樣,2020上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