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是不是廟呢?為什麼國民政府遷台隨即恢復祭孔儀式?這篇文章超詳解

2016-10-03 10:49

? 人氣

3
祭孔過程(照片由台北市孔廟委員會授權使用)

二、祭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迎來先賢先儒的神靈後,先是進饌。秉持孔子「食不厭精、燴不厭細」的精神,祭孔大典中共備有「三羹、四食、十籩、十豆」等27種菜色,並依等級依序遞減為「八籩、八豆」及「四籩、四豆」,各殿宇加起來共有189道饌品。

緊接著為三獻禮,由正獻官與分獻官到各神位前獻帛、獻爵及獻酒。三獻禮後為總統上香及奉祀官上香。

值得一提的是祭祀程序中「飲福受胙」。「飲福」,係指祭祀完畢喝供神的酒;「胙」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帶皮、脂肪及肉的三層豬肉。由於古代祭祀者向神明祈禱賜福,神明會將福澤賜於祭品中,祭祀完畢後由參與祭祀者分享祭品、肉或酒,藉此得到神明的祝福。三層豬肉過去多由正獻官帶回去。

由於過去拜拜的豬肉都是整隻宰殺後帶毛皮的豬、牛、羊,祭祀後地上多會留下些豬、牛、羊的毛,也就是一般所稱的「智慧毛」。民眾相信,拿到「智慧毛」者會可以長智慧、考運佳,常造成民眾爭搶。然由於近年環保意識抬頭,這些祭品改以糯米粉所做的素食豬、牛、羊,祭祀後不僅可讓正獻官帶回去,也會分送現場民眾。

4
釋奠典禮共有189道饌品(照片由台北市孔廟委員會授權使用)

為什麼要祭孔?

1.強調政權的正統

「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春秋之筆所留下的歷史記載往往是許多當權者所忌憚,因此歷代皇帝為了強調統治政權的正統性,都會以大祀規格來祭拜孔子。

2.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

漢朝的陸賈曾以一句「馬上得天下,卻不能馬上治天上」來勸諫剛得到政權的漢高祖劉邦,讓儒家仁義禮治思想獲得劉邦的重視,更以天子的規格來祭祀孔子。

陳彩虹指出,而歷代帝王中最常到山東曲阜祭拜孔子,以清朝乾隆皇帝去8次,排名第一,這也看得出以「馬上得天下」的清朝皇帝對於儒家思想的重視。

5
 

3.台灣承繼兩千多年來的中華文化

自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即開始恢復祭孔。同時由於中國大陸在1950年代開始推動三反、五反、大躍進以及文化革命等大規模群眾運動;1966年發動文化大革命,使得許多中國文化遺產遭到破壞。

為了強調台灣承繼中華文化兩千多年來的道統,先總統蔣公更於民國57年(1968年)下令組成「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全面研究祭孔的儀典與制度,可以說是完整保存這項文化。

儒家思想在台灣受到保存,也影響到鄰近的日本、韓國、越南等地,每年都會有許多日本、韓國的學術團體,都會來到台北孔廟來觀摩台北孔廟的釋奠典禮。

台灣各地承襲不同朝代的制度

台南孔廟是全台第一個設立的孔廟,台北孔廟則是全台唯一由民間捐資成立,再捐給政府經營,並於民國59年(1970年)被指定為祭孔釋奠典禮的示範地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