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拜有保庇?迷信天地人鬼神?宮廟文化與心理諮商,你能從哪獲得終極心安

2019-08-09 11:34

? 人氣

在「處方」上,兩者也幾乎不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心理諮商無論哪種學派,都以追求「自主」為宗:獨立性的自我必須作決定,向外尋求支持,負生命意義之責,心理師是協同者,助其覺察阻礙、給予支持、討論如何行動。

「天地人鬼神」則是追求和諧、追求關係裡的認同,有些人也許一輩子不會走「自我覺察、自主決定」的人生,特別是弱勢者,窮忙讓他們沒時間及資源作覺察內在的選項,只能依靠既定價值與傳統信念來維繫最基本的人際與家庭,若遇特殊狀況則請靈媒、神明指導,雖然算是間接溝通,但能放下、捨得、轉化,能改善生活也就夠了,不一定非得「挑戰、改變」。

這樣的差別導致民眾到了精神科,也多以身體抱怨為主,又受限於表達工具與心理概念的缺乏,通常問診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他們所陳述/發言的病情並非等同實際體驗,有太多的文化調性(如:命中註定、前世今生或陰陽失調等)包裝,這些敘說很難當診斷資料,以致醫師只能依靠精密儀器檢查,不過心理因素是沒辦法從機器裡判斷的。

兩系統間合作:先當有興趣的傾聽者

「聽故事的人,首先要對日常生活以外的事物,抱持高度興趣…。」-《故事效應》楊照。

宋文里(2002)以文學作品譬喻醫病關係,當事人對於病情體驗、身體狀態、行為之詮釋,乃透過社會文化等出品聯盟合起來成為「病情作品」,而要解讀這個作品,傾聽者必須從現實社會中取材,多方聽取不同文化價值,才備有輔助理解的中介工具。

因此,一個好的閱讀/傾聽者,不會僅用自己的知識體系(如諮商輔導)單一解釋人們受困的原因,而是感興趣於不同文化,隨時反思與自知,才能理解當事人以及故事在他們的脈絡裡是什麼意義,進而彼此合作,一同處理精神壓力。

回到最初的宮廟故事,心理諮商可與當事人根基的文化基礎合作,以他能理解的概念順行調整,不需面臨過多改變的恐懼,畢竟,黑貓、白貓,能改善生活、調適壓力的就是一隻好貓。

文/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愛心理(原標題:宮廟文化與心理諮商,哪一種形式才能給人終極心安?)

責任編輯/李頤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