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解的顯然》選摘:焦慮的身體模式,確保我們的安全

2016-08-17 07:00

? 人氣

第八對顱神經在內耳附近分成兩條分枝,耳蝸分枝與聽覺有關,前庭分枝與平衡有關。參考解剖學教科書就知道這兩條分枝多麼接近,且相互之間有錯綜複雜的密切連繫。強烈神經衝動的擴散當然不限於第八對顱神經的分枝,巨大聲音引起的強烈刺激會擴散到更高部位的上橄欖核(superior olive)而激發第十對顱神經,引發呼吸的暫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前庭分枝的強烈神經衝動會以同樣的方式擴散到上橄欖核,造成呼吸暫停,這對心臟部位是突然的干擾,正是橫膈膜和心臟部位的這種干擾會被感覺為焦慮。有些人描述這是一種心臟要跳出來的感覺,或是胸骨正下方的部位變得空蕩蕩或寒冷的感覺。第八對顱神經的前庭分枝支配三半規管和耳石的神經,三半規管會感覺加速時產生的任何變化,耳石則感覺頭部相對於垂直方向的緩慢動作。

所以,被成人解讀為害怕墜落的反應是先天、遺傳的,不需要個人經驗就會運作。任何讓新生嬰兒突然下墜的情形都會引發整套反射作用,被我們視為墜落反應。因此最初的焦慮經驗與第八對顱神經的前庭分枝受到刺激有關。

胎兒在子宮就會聽見聲音,子宮裡的聲音並不大,但液體對聲音的傳導比較好。小寶寶對非常巨大的突發聲音會有劇烈的反應,這是少數會影響到他的情形。刺激非常強烈時,會從接收聲音的耳蝸分枝擴散到前庭分枝,這種噪音必然很容易引發感受,很可能也被感知為疼痛。小寶寶受到驚嚇時,頭部的抽動也會直接刺激三半規管。

耳朵的神經分布方式造成巨大聲音與恐懼感的連結,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人會誤以為對巨大聲音的恐懼是第一個無條件的恐懼感。猿類和人類對巨大聲音的恐懼都不具有差別選擇的意涵。新生嬰兒如此無助,以致於母親會持續抱著他,即使他不害怕巨大的聲音,也不會因此較快發生危險。對巨大聲音的恐懼實在很難說是嬰兒早期不可或缺的生物性必需品。

另一方面,棲息在樹上的新生靈長目動物若因意外或大地震而從樹上掉下來,如果因為全身曲肌收縮而使腹部肌肉強烈收縮,以及屏住呼吸,讓胸腔較有韌性,加上頭部前彎而避免碰觸地面,會有較佳的存活機會。如前所述,這不只可以避免頭的後方與地面發生強烈撞擊,也可以確保身體與地面的接觸點是弧度較大的脊椎部位,大約在下胸椎的部位,或更下面接近身體重心的部位,因此撞擊的力道可以沿著切面轉移到脊椎的結構,往接觸點的兩側轉移,由骨骼、韌帶和肌肉吸收撞擊的力道,而不是直接傳到內臟,造成致命的傷害。我們可以考慮這才是具有差別選擇的因素,而不會產生這種墜落反應的嬰兒就比較沒有繁衍的機會,因此存活下來的物種會具有這種先天的墜落反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