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解的顯然》選摘:焦慮的身體模式,確保我們的安全

2016-08-17 07:00

? 人氣

我們已談過,透過一連串制約產生的任何焦慮情結,都是來自聽覺神經的前庭分枝感知到的先天墜落反應,這條分枝的激活會伴隨一連串的反應:曲肌收縮、呼吸暫停、脈搏加速、冒汗、潮紅,甚至排尿或排便。嬰兒會真的發生多少這些列舉出來的反應,要依據刺激的強度、持續時間,以及突發的程度。即使是最輕微的激活,也會伴隨曲肌的張力增加、呼吸暫停與脈搏加速。大部分情形會發生臉部色澤的變化與冒汗,但可能非常輕微,只有敏銳的觀察者才會察覺。不過,成人會自己意識到這些反應,通常也會學習加以控制和壓抑,不讓這些現象完全表現出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的思考習慣會忍不住把演化的理由或目的視為某種聰明才智的產物,好像是出於我們自己的理由。事實上,我們有辦法從每一個新的觀點為每一種反射動作找出無數的理由。如果檢視強光照到眼睛時的反射性閉眼,就會發現立即的作用是避免視網膜受到強烈刺激,其次是眼睛保持在低光亮的程度時,瞳孔會擴大,而在重新睜眼時可以辨視正常亮度的物體。如果沒有閉上眼皮,瞳孔會保持收縮,就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的視覺。每一種反射動作都找得到相同的階段:立即反應會解消或降低刺激的影響,後續作用則通常會消除此反應對有機體造成的困擾,並使之恢復到原初的狀態。

墜落的刺激也會產生類似的反應,使全身的翻正反射開始運作。此處要注意一項重點,橫膈膜和心臟部位的反應所造成的恐懼和焦慮的感覺,其實會因為持續的全身性曲肌收縮而減輕,特別是腹部的曲肌收縮。墜落的身體會收縮曲肌,以避免頭部撞到地面,並讓脊椎拱起而得到強化。同樣的反應在成人身上會產生低頭、俯身、曲膝、暫停呼吸,四肢因此被拉近身體正面,護住柔軟需要保護的部位:睪丸、喉嚨與內臟。這種姿態會提供最佳的保護,並產生安全感。曲肌的收縮持續下去時,有助於恢復正常、未受干擾的狀態。直立的模式會因對抗地心引力的伸肌受到部分抑制而中斷,完全抑制則造成臉朝下跌倒。這種俯身姿態下,從內臟和肌肉傳遞到中樞神經系統的激發或神經衝動,會引發有如存在子宮裡的安全感、脈搏的平靜,並恢復正常的呼吸。所有大關節都彎曲起來時,血流的阻力會大幅增加,脈搏會降低速度。可是,心臟必須有能力提供額外的收縮力量,以因應突然增加的血流阻力和較高的血壓。事實上,打從一開始,對墜落的恐懼就會在血液中產生額外的腎上腺素,提供心臟所需的收縮力量。

每當一個人欠缺主動抗拒的方法或懷疑自己有這種力量,而回復被動的自我保護時,就會重演這種曲肌收縮的模式,而伸肌(對抗地心引力的肌肉)必然會受到部分的抑制。根據我自己的觀察,所有被分類為內向的人都有一些降低伸肌張力的習慣,而有頭或髖關節異常前傾的情形:轉身時就需要用間接或迂迴的方法,而不是以最簡單而直接的方式。另一方面,外向的人則有較直立的站姿或步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