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以前結婚都穿什麼?回顧千年禮服樣式,這時代看也好美

2016-08-06 08:00

? 人氣

水上婚禮,為紀念著名詩人、文學家徐遲誕辰一百周年而舉行。浙江湖州南潯區 (圖/朱忠權 CTPphoto)

水上婚禮,為紀念著名詩人、文學家徐遲誕辰一百周年而舉行。浙江湖州南潯區 (圖/朱忠權 CTPphoto)

回首過去歷代的漢族服制規定,大眾將過去的流行服飾保留下來,作為此時的正裝,而到了下個時代,又可能會淘選出某些「經典」成為時尚,在我們這個時代,到底要選擇怎樣的服飾作為禮服才好呢?

前兩天,我和同事去觀賞學校民樂團的期中展演(「民樂團」是大陸的叫法,在台灣的大學裡,通常稱為「國樂團」)。因為團體的特質,當天學生都身著中式服裝──男生都穿民初風黑色學生服,演奏樂器的女生穿紅色斜襟上衣搭配黑長裙,其他女孩則是短旗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現代的中式女裝,不管是哪種款式都十分貼合身材,勾勒胸型、收緊腰身、肩袖緊束,衣服成了一層華麗的外皮,纏裹在女人身軀上。裙裝倒也罷了,旗袍還會展露出臀部的曲線,對身材沒點自信的女人輕易不敢嘗試。看著學生們實在有點太短的旗袍,側邊還又加上高開衩,縱然青春無敵,但未免過於火辣,我和同事默默對視,不知該說啥才好。

表演結束後,我們兩人看著場上各色服裝(愛好傳統的同學們穿著唐代、宋代、明代風格的服飾來給朋友捧場,這也是很合理的),同事突然有感而發:「在我們這個時代,像這樣的場合,到底要選擇怎樣的服飾作為禮服才好呢?」

民國禮服,藍斜襟配黑長裙最正式

這確實是個有趣的問題。事實上當天我也穿了一件民國初年款式的倒大袖上衣,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我通常都會穿這種大襟短上衣搭配黑長裙,因為那是法定的女子禮服款式──曾經是。

在民國18年公布的《服制條例》裡,女子禮服是藍色長旗袍(但是底下搭長褲)或藍色斜襟上衣配黑長裙,男子禮服則是袍褂。常有人對於祭孔典禮時官員身穿「滿族的長袍馬褂」表示不解,其實那跟民族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是因為那是「法定禮服」,在重大典禮時穿著自是理所當然。只不過《服制條例》已於民國92年廢止,因此現在我國並沒有公定的國民禮服。馬總統今年遙祭黃帝陵時身穿西裝,採用國際通用的男子正裝,也說得上合情合理。

曾經是女子法定禮服的大襟短衫(圖/旅讀中國提供)
曾經是女子法定禮服的大襟短衫(圖/旅讀中國提供)
搭配黑長裙(圖/旅讀中國提供)
搭配黑長裙(圖/旅讀中國提供)

其實在《服制條例》之前,還有更早一版的服制──在民國元年公布的服制中,男子禮服其實是西式禮服,「長袍馬褂」在那時屬於常服(次級禮服)。女子禮服則是「褂裙」的款式,也就是在清末民初的老照片裡,那些比較老派的夫人盛裝打扮的造型。

上為黑底海水江崖鶴穗八團女褂,下為大紅鳳棲牡丹馬面裙(上衣黑色裙子紅色)(圖/旅讀中國提供)
上為黑底海水江崖鶴穗八團女褂,下為大紅鳳棲牡丹馬面裙(上衣黑色裙子紅色)(圖/旅讀中國提供)
現在的龍鳳褂是紅衣紅裙,但早年卻是黑衣紅裙(袖子有一點寬鬆喔,不是緊身的,像上面那張照片,花紋也請參考上面那張圖。)(圖/旅讀中國提供)
現在的龍鳳褂是紅衣紅裙,但早年卻是黑衣紅裙(袖子有一點寬鬆喔,不是緊身的,像上面那張照片,花紋也請參考上面那張圖。)(圖/旅讀中國提供)

事實上,這兩套服制都不是憑空想像出的禮服制度,更近似於對當時服裝風俗的追認與確定(顯然,民國元年和18年時的流行變化很大)。但也因為時裝變成了「法定禮服」,在禮俗中就有了特殊的意義,如現在潮汕地區婚俗中新娘穿著的「龍鳳褂」,其實就是從民初的「褂裙」演變而來的。

唐代新郎,捨黑爵弁著紅公服

這種「時裝禮服化」的狀況自然不是近代才有,太陽底下無鮮事,至少一千年前的中國人就是這樣了。

在漢代獨尊儒術以後,儒家所推崇的周代文化和禮儀也讓後面的朝代視為正統而承襲。每個自視正統的朝代都要從禮書裡找出周代的服裝設定,整上全套禮服進行各種典禮,不這樣做就不能代表自己奉天承運,位正中國。

不僅統治者這麼作,他們還抱持著「以禮教化百姓」的美好期望,鼓勵百姓依禮行事。例如在周代禮儀中極為重視的婚禮,從周代一直到唐代,都是使用新人最隆重的禮服,而且服裝上呈現為「男著衣裳,女穿深衣」的樣貌,理由是深衣為一件式的連衣裙款式,象徵女子專一,上衣下裙呈兩件式,讓新娘這樣穿兆頭不好啊。

不過這個傳統,在宋代卻產生了一些變化。

按周代的規矩,婚禮關係到「萬世之嗣」,對任何人都非常重要,應該要穿上自己最隆重的禮服才對。唐代以前的君王大體都是穿著冕服納后,但是在《宋史》裡,卻明文記載了天子納后的禮儀──皇后依然穿著最隆重的禮服「褘衣」,但在納后儀式中,皇帝卻是「服通天冠、絳紗袍」,穿著隆重度次於冕服的通天冠服。

女權主義者可能要怒了:憑什麼?!這不是貶低女性的地位嗎!

我倒不這麼想,因為在太子與親王的納妃儀式裡,這些小伙子還是要穿冕服去迎親的,新娘子也是穿著與身分相應的禮服,「男尊女卑論」說不過去。但是天子婚禮與世間眾人婚禮最大的差別,在於「天子不親迎」,所有的新郎都該親自去把新娘接回家,只有皇帝是派使者持節奉迎。在宋代天子婚禮中禮服的差異,我想其所表現的是推崇君權、皇帝至尊,連皇后也不能比肩的態度吧。(這樣解釋,感覺也沒有比較好……)

而且也不能說宋代的皇帝就完全不遵守傳統──唐朝的時候,民間婚禮中新娘穿青色禮服,頭戴花釵;新郎則流行穿「絳公服」迎親,即使是能穿爵弁服的官宦子弟,也可能會選擇穿著隆重度較次的紅色公服,因為流行嘛。

唐代的皇后褘衣是深青色,皇帝在婚禮中穿冕服,看上去兩個人的禮服都接近於黑色。

宋代新郎官,愛穿官服

宋代天子婚禮中,皇帝新郎身穿紅衣,新娘皇后穿著青衣,從配色來看,很可能是來自於對唐代民間婚俗的直接沿襲,但是民間的婚俗卻與宮廷禮儀大異其趣,《宋史》中記載的士庶人婚禮規定,基本上是從《朱子家禮》裡抄出來的:

婿之父服其服,……子服其服(三舍生及品官子孫假九品服,餘並皂衫衣、折上巾)。

——《宋史‧卷一百一十五 志第六十八‧禮十八(嘉禮六)》

淳熙中,朱熹又定祭祀、冠婚之服,特頒行之。凡士大夫家祭祀、冠婚,則具盛服。有官者襆頭、帶、靴、笏,進士則襆頭、襴衫、帶,處士則襆頭、皂衫、帶,無官者通用帽子、衫、帶;又不能具,則或深衣,或涼衫。

——《宋史‧卷一百五十三 志第一百六‧輿服五》

簡單說,有官職的人穿公服迎親(依官位高低,有紫、紅、綠、青等色),官宦子弟可以假九品服(青色),一般百姓穿黑色圓領袍衫結婚。

不過朱熹是這麼規定啦,平民百姓可不見得照做。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北宋百姓在結婚前「先一日或是日早下催妝冠帔花粉,女家回公裳花襆頭之類」,男方家送給女方新娘禮服與首飾化妝品,女方家則回送新郎禮服,以備迎親當天新人穿戴。大喜之日裡,「婿具公裳,花勝簇面」,新郎官穿著官服,襆頭上插滿花卉飾品,喜洋洋地成親。

《東京夢華錄》成書時朱熹還沒出生,民間自然沒有《朱子家禮》可依從。但是記載南宋民俗的《夢粱錄》成書於南宋末年,書中婚俗卻與《東京夢華錄》相去不遠:

先三日,男家送催妝花髻、銷金蓋頭、五男二女花扇,花粉、洗項、畫彩錢果之類,女家答以金銀雙勝御、羅花襆頭,綠袍、靴笏等物。……其婿服綠裳、花襆頭。

——《夢粱錄‧卷二十‧嫁娶》

新郎官不但穿官服,還是綠袍,用的可是六七品服色咧!雖然兩書中都沒有記載新娘穿什麼,但是《夢粱錄》裡寫到下聘時「亦送銷金大袖,黃羅銷金裙,緞紅長裙,或紅素羅大袖緞亦得」,顯然是當新娘禮服用。可見宋代民間婚禮中,新郎流行穿綠色,新娘服飾可能以紅色為主,穿著大袖衣與長裙,頭戴花髻和銷金蓋頭。

袍衫與大袖衣這兩種服裝,在晚唐五代時僅是一種時裝,但到了宋朝時就成了民間的禮服,就連天子和后妃也將它們作為常服來穿著。雖然婚禮中新郎身穿一件式的袍衫,新娘穿的卻是衣裙兩件式,顯然完全不合古禮「男著衣裳,女穿深衣」的規定,但是就連朱熹都沒批評或者試圖扭轉,可見當時世風之強大。

元代婚服多褐色,明代新人綠配紅

《朱子家禮》中的婚禮程序,倒是在元代比較有可能照章實行。一來是因為元朝並不強制統一風俗,而是規定各族人按自己族群的習俗行事。政府規定漢人的婚姻採行「漢兒舊來例」,主要參考《朱子家禮》。

二來,雖然歷朝都對官民服色有所管轄,但是元朝對服色的管制尤其嚴格,《元史》中記載「庶人除不得服赭黃,惟許服暗花苧絲綾羅毛毳」,同時禁止民間使用柳芳綠、天碧、真紫、雞冠紫、胭脂紅等亮麗顏色,因此民眾只能穿暗褐色衣服。陶宗儀《南村輟耕錄》中提到人物繪畫敷彩,所舉出的四十種顏色裡,有一半是不同色調的褐色系,可以想見當時服裝以褐色為主。加上「服色等第,上得兼下,下不得僣上」的明確規定,想來當時民間婚禮中,新郎新娘的服裝色彩並不豔麗。

到了明代,政府允許百姓在婚禮時,除了朱熹規定的「皂衫、折上巾」外,也可以借用九品官的服裝。因此就算只是個平民百姓,婚禮當天新郎也能身穿綠色九品官服,新娘則是紅色大袖衫搭配素色彩繪霞帔與銀帔墜,頭戴珠翟冠,作一把官夫人的癮。

孔府收藏的桃紅紗地彩繡花鳥紋披風,是明末的流行款。(圖/旅讀中國提供)
孔府收藏的桃紅紗地彩繡花鳥紋披風,是明末的流行款。(圖/旅讀中國提供)

可是相較於政府規定的大袖衫,明代的新娘似乎更中意圓領袍──特別是裝飾雲肩、通袖襴、膝襴紋樣的通袖袍!這種裝飾風格從金元時期開始流行,在明代服飾中也極為熱門。根據明代的通俗小說,新郎身穿皂衫或公服,披紅簪花;新娘身穿大紅通袖袍(常搭配綠裙子),頭上罩著繡有吉祥圖案的紅蓋頭,是當時最常見的婚禮造型。

明朝禮服說明。(圖/旅讀中國提供)
明朝禮服說明。(圖/旅讀中國提供)

清代成親,男著滿服,女穿鳳冠霞帔

到了清代,清朝政府也允許民間假九品官服成親,但是因為「男從女不從」「官從民不從」的潛規則,狀況就變得很有趣:新郎身穿滿式的石青色補褂(就是清宮劇裡常見的官服),簪花披紅;新娘則是穿戴著傳統的鳳冠霞帔、紅色喜袍。

在當時人眼中,新娘的鳳冠霞帔非常重要,徐珂《清稗類鈔》載:「其平民嫁女,亦有假用鳳冠者……至國朝,漢族尚沿用之。無論品官士庶,其子弟結婚時,新婦必用鳳冠霞帔,以表示其為妻而非妾也。」可說是傳承自明代,婚禮中嫡妻身分的具體象徵。

只不過,「鳳冠」和「霞帔」這兩樣玩意,在清朝時已經跟明代的造型不同了。因為清朝並沒有特別對漢族官夫人的服飾進行規定,鳳冠隨著時間和大眾的創意,變出了各種奇妙造型。而霞帔也從明代的兩條長帶合併,變成一件可以穿在身上的長馬甲,除了官品補子外,各種流行元素如流蘇、絡子、雲肩紋、水腳花紋、平金彩繡……也全都作上去,在石青底色映襯下,更顯得五彩輝煌。

新郎穿著一身近黑的石青,新娘雖然袖子、衣襬大紅,但衣身包裹著霞帔,看來也是石青色。婚禮習俗繞了一大圈,新郎新娘又回頭穿青黑色啦。

清末民初的女褂(披風),存世女褂主要為深青、石青或黑色。(圖/旅讀中國提供)
清末民初的女褂(披風),存世女褂主要為深青、石青或黑色。(圖/旅讀中國提供)

此外,清代漢族婦女還有另一種禮服,起源也是來自明代。那是一種類似褙子的對襟長外套,在當時稱為披風,原是晚明的時裝,到了清初依然十分受歡迎。說起《雍親王十二美人圖》的造型,讀者可能會恍然大悟吧,那就是披風的清初流行款。但隨著時間過去,披風模仿著官服外褂,地位越來越高,逐漸成為漢族婦女的禮服。披風在清代也稱「褂」或「大褂」,搭配以大紅繡裙,是正妻才能穿著的隆重服裝;假使丈夫去世,寡婦就只能穿湖色、雪青之類素淡顏色的裙子了。

為什麼要特別提起披風呢?還記得本篇開頭提到的民國元年服制嗎,那裡頭的女子禮服,正是披風加長裙啊!

一代又一代,大眾將過去的流行服飾保留下來,作為此時的正裝,而到了下個時代,我們的時尚可能會淘選出某些「經典」,又成為新時代人們推崇的禮服。

敢問看官,您認為在我們這個時代,到底要選擇怎樣的服飾作為禮服才好呢?

(圖/旅讀中國提供)
民間的官服祖先像,雖然模特兒有點老,品級也不是九品,但兩人的造型可作為婚禮盛裝的範例。如文中所述,到了清代,新郎身穿滿式的石青色補褂(就是清宮劇裡常見的官服),簪花披紅;新娘則是穿戴著傳統的鳳冠霞帔、紅色喜袍,霞帔也從明代的兩條長帶合併,變成一件可以穿在身上的長馬甲……(圖/旅讀中國提供)
官老爺與夫人,命婦的披風也可以加上補子,稱為補褂。補子的品級須與其夫相當,不過社會上認為「巾幗不必尚武」,母老虎、河東獅太可怕了,因此武官妻母用鳥補,而不用武官的獸補。(圖/旅讀中國提供)
官老爺與夫人,命婦的披風也可以加上補子,稱為補褂。補子的品級須與其夫相當,不過社會上認為「巾幗不必尚武」,母老虎、河東獅太可怕了,因此武官妻母用鳥補,而不用武官的獸補。(圖/旅讀中國提供)

 

文/龔元之 圖/龔元之、CTPphoto、視覺中國 繪/陳巧廷、旅讀中國

本圖文經轉載自or旅讀中國(原標題:流行服飾變身正式禮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