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睎乾專文:殘篇碎頁中重構張愛玲的〈愛憎表〉

2016-07-25 06:25

? 人氣

這裡有兩點須注意。其一,同陳子善一樣,汪宏聲並沒稱呼那調查欄為「愛憎表」,可見「愛憎表」只是張愛玲自己想出來的叫法,其後拿來用作〈愛憎表〉一文的題目。其二,儘管汪宏聲在同一段提及張如瑾結婚和張愛玲的「最恨」,但不表示他認為張愛玲寫的「有天才的女子」就是張如瑾。憑上文所述,汪宏聲也不可能如此理解,因為文章寫於一九四四年,提及張如瑾畢業後一直不寫作後,接以「聽說她(張如瑾)結婚了」一句,即表示一九三七年畢業那年,張如瑾根本尚未結婚,那麼張愛玲「最恨」的那件事自然不可能跟張如瑾有關,這是憑常理已可推斷的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張子靜後來在《我的姊姊張愛玲》引述汪宏聲的話,同樣沒有明言「有天才的女子」是張如瑾。但後來陸續有張愛玲研究者誤解了汪宏聲或張子靜的話,例如張惠苑編的《張愛玲年譜》提及畢業年刊的調查表時,引用徐新華一九九八年刊於《上海檔案》的〈張愛玲早期習作一瞥〉,直指「一個天才的女子」就是「張愛玲在聖瑪利亞女校的同學張如瑾」。這顯然是不幸的誤會。那麼「有天才的女人」是否真有其人呢?若然,指的又是誰呢?這問題要在我重組張愛玲〈愛憎表〉後才有圓滿答案。

整理手稿者馮睎乾先生的書桌與愛憎表手稿。(印刻文學生活誌提供)
整理手稿者馮睎乾先生的書桌與愛憎表手稿。(印刻文學生活誌提供)

寫作過程

〈愛憎表〉的寫作過程,只能在張愛玲與宋淇、鄺文美的通信中找到線索。提及〈愛憎表〉的信只有五封,皆寫於一九九○年至一九九一年。現摘錄相關內容如下,並按需要附加按語。

第一封信是一九九○年八月十六日張愛玲致鄺文美及宋淇:

書名我想改為《張愛玲面面觀》。中國時報轉載校刊上我最討厭的一篇英文作文,一看都沒看就扔了,但是「愛憎表」上填的最喜歡愛德華八世,需要解釋是因為辛潑森夫人與我母親同是離婚婦。預備再寫段後記加在書末,過天寄來。

按:「書名」是指後來出版的《對照記》,張愛玲當初本打算稱為《張愛玲面面觀》,並計畫以散文〈愛憎表〉為「後記」。

第二封信是一九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張愛玲致鄺文美及宋淇:

現在先寫一篇〈填過一張愛憎表〉,很長,附錄在《面面觀》末。

第三封信是一九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宋淇致張愛玲:

真給你弄得糊塗。

(一)原稿寄來時,書名為《對照記》——看老照相簿。

(二)八月二日信中仍稱《對照記》。

(三)八月十六日來信,有云:我想改名為《張愛玲面面觀》。

(四)九月二十四日信說我偶然提及的「有相為證」不妥,信中仍用《對照記》。

(五)十月二十一日信,卻又說:「先寫一篇〈填過一張愛憎表〉很長,附錄在《面面觀》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