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畢業後,成績平平的學生反而過得比第一名快樂?原來關鍵竟在他們的父母身上…

2019-03-10 09:00

? 人氣

​​現在讓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一種人,在他們眼中點滴的進步都是自己努力換來的,即便遇到挫折,也能有所收穫,面對困難時越挫越勇,即使遭遇失敗了,那麼這一次收穫的0.5分的進步,也是珍貴的。似乎在他們衡量自己的標準中,從不以「一百分」這個標準來衡量自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靈活的自我評估方式,不是一把單一的尺去衡量自己,而是多維度的,無論在哪個維度上的進步能夠被看到。也讓他們願意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即使遇到困難,也能見招拆招,他們信奉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定比問題本身多的多。說他們是夢想家、實幹家一點也不誇張。充滿好奇心,敢於探索,願意冒險,就像是他們的代名詞。他們享受著當下的快樂,悲傷,痛苦,也為自己的0.5分進步感到開心。

如果你問為啥會有這麼大區別,憑什麼呢?而且似乎後者,在學校通常都是成績平平,憑什麼他們會更快樂,更具有執行力呢。要給出解釋的話,大概是他們更看重過程中的起起伏伏,而是否拿到完美的答案並不重要,只要不斷努力,他們相信有無限機會靠近那個期待的結果

評價系統的形成

讓我們回來看看這個自我評價系統吧。在一個孩子形成自我概念,讓他體驗到自己價值,拼湊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壞的,父母是直接給予反饋的人。他的認知中形成著父母看待自己的方式,而這種方式也會隨著成長,內化到他心裡,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如果父母對他的要求是「一百分」那麼他需要好好學習,下次還考一百分。可是這個標準會讓他擔心能不能一直獲得「一百分」,會不會終有一天他做不到呢?高中、大學還能一百分嗎?步入社會以後,一百分是什麼?這時候便迷失那衡量自己的唯一標準,陷入無盡的深淵裡。

其實我特別想問問那些一向要求「一百分」的父母,你們自己做到完美了嗎?憑啥執行著雙重標準,你們能說清楚完美是什麼嗎?

那他們能改嗎?我真想讓讀者看著我無奈的表情,告訴他「這個事情真的太難了,只能等待有朝一日他自己理解這一切,願意為此做出改變。」

不過還是讓我們看看第二種人的父母是怎麼做的吧!是否一百分從不是他們的評判標準,他們更重視過程當中的鼓勵,肯定孩子的時候是這樣的。

「真不錯,這麼早你就起床讀書啦?」

「你比昨天早起了1分鐘,真勤奮!」

這些肯定,都會成為孩子日後的動力,而像這樣可以得到肯定的維度可就多了,好奇心啊、願意探索啊、願意嘗試啊、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啊!

如果你是父母,應該怎麼做?

肯定是門學問,就在於他所說的對方聽得懂,而不像「完美」聽上去那麼模糊。倒是什麼是完美,怎麼才能完美。就像我帶領的動力性團體的組員所說,小時候父母總叫自己跟鄰居家的小朋友學習優點,可什麼是優點?他一直沒弄明白,只好看那個小朋友做什麼,他就做什麼,人家上廁所,他也上廁所,也沒明白自己學了什麼。還不如父母告訴他,數學成績要提高,上課需要認真聽講來的清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