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賢專欄:粵港澳大灣區的虛與實

2019-03-02 07:00

? 人氣

2019年2月,中國國務院發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作者認為,肯定會削弱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自治和自行規畫政策的空間。(資料照,AP)

2019年2月,中國國務院發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作者認為,肯定會削弱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自治和自行規畫政策的空間。(資料照,AP)

不少香港官員、工商界和專業界人士抱著「政治零分,經濟一百分」的心態,享受大灣區這班「經濟快車」。但這種期望在潛在的政治和經濟矛盾爆發後,恐將成為南柯一夢了。

中國國務院於十八日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提出廣東省、香港及澳門「九市二區」中短期(到二○二二年)及長期(到二○三五年)的發展目標。這些目標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十九大工作報告中訂下,從二○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等目標相呼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創新中心在香港而非深圳

《綱要》以香港、澳門、廣州與深圳四大中心城市為「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帶動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整體發展,目標是要成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以及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如果單論香港篇幅和提及次數來計,均是「九市二區」之冠。整份五十三頁的《綱要》,九十七次提及香港,比澳門的八十九次、廣州的三十九次、深圳的三十八次均為多。

香港在整個《綱要》當中,被提到的目標包括: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等角色。而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為何《綱要》會要求香港發展不太成熟的創新及科技事業,而非騰訊、華為等科網巨頭落腳的深圳擔當此功能。

香港政策自主性被限縮

另外一個關注焦點,就是國務院少見地將香港、澳門的對外功能明確寫進官方文件當中。文件中提及「充分發揮港澳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的特殊地位與作用,支持香港、澳門依法以『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名義或者其他適當形式,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和參加有關國際組織」,也是明顯地將香港、澳門的「一國兩制」對外功能加以發揮。

這些隱藏在胡同陋巷裡的蝸居生活,和維多利亞港的繁華產生強烈對比。(圖片取自Flickr)
這次大灣區計畫綱要中將創新中心放在香港,同時也在綱要中將港澳「一國兩制」對外功能加以發揮。(資料照,取自Flickr)

整份《綱要》當中的不少願景也是中國政府長遠的期望、想致力達到的目標。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九市二區之間的合作和整體發展,其實是「虛」的部分;在《綱要》當中最實際的,恐怕就是當中對粵港澳大灣區所面臨挑戰的闡述。

在外部問題中,《綱要》提到當前世界經濟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保護主義傾向抬頭,大灣區經濟運行仍存在產能過剩、供給與需求結構不平衡等矛盾。而在內部問題上,《綱要》則提到粵港澳社會制度、 法律制度在「一國兩制」下不同,並因分屬於不同關稅區域,未能達到高效運作和合作;同時大灣區內部發展差距依然較大,部分地區和領域還存在同質競爭和資源錯配。《綱要》並指香港經濟增長缺乏持續穩固支撐,澳門經濟結構相對單一、發展資源有限,九市市場經濟體制有待完善,區域發展空間面臨瓶頸制約,依靠人口成長帶動的經濟紅利逐步減退,均成為中國政府憂慮之處。

現時不少媒體和官員均將大灣區發展吹捧成「經濟發展和合作機遇」,但這個《綱要》的內容似乎更像是解決中國內部經濟問題的應對策略。

《綱要》將香港列為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的中心地區,強調香港的對外地位發揮,似乎是看中香港的自由貿易港口和準國家的對外地位,處理中美貿易戰和政治角力下的經濟和科技問題。就目前而言,香港仍然獲美國傳統基金會( The Heritage Foundation)連續二十五年列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美國政府的《美國─香港政策法》(United States–Hong Kong Policy Act,又稱《香港關係法》)也持續視香港與中國是不同的經濟體,具有獨特的貿易地位。香港企業亦可以在不轉口的前提下,輸入美國的高新科技技術。故此,香港的特殊貿易和科技輸入地位,可以幫大灣區解套,而且其地位在中短期內,沒有其他城市能夠取代。

對「經濟快車」期待恐成夢

不過,《綱要》如此鉅細無遺地闡述香港未來發展,以及將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策略,就肯定會削弱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自治和自行規畫政策的空間。將來在思考香港各項城市規畫和社會政策時,也極可能需要存有「一國先行」的區域思考。雖然說在整份《綱要》中,香港是最重要的國際對外窗口,但這必定與中國本身期望香港、澳門能以「一國」、「粵港澳」先行的思維模式有所落差,區域發展矛盾在未來也難以避免。

現時不少香港官員、工商界和專業界人士抱著「政治零分,經濟一百分」的心態,享受大灣區這班「經濟快車」,恐怕這種期望在潛在的政治和經濟矛盾爆發後,將成為南柯一夢了。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刋《新新聞》1669期,授權轉載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