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王毅勘察中緬邊界,看滇緬孤軍的血淚歷史

2019-02-24 07:10

? 人氣

外長王毅在雲南省,沿中國與緬甸邊界為界樁上略為斑駁的「中國」兩字再描紅添色。(微信公號,雲南外事)

外長王毅在雲南省,沿中國與緬甸邊界為界樁上略為斑駁的「中國」兩字再描紅添色。(微信公號,雲南外事)

在紀錄上,滇緬孤軍在兩次撤退回臺灣的紀錄,第一次是1953年(民國42年)11月8日至隔年(1954年/民國43年)6月3日止,分成三期,先後撤退52批,共7,280人;另外根據中共方面的資料顯示:從1953年11月至1954年5月,國府共撤走李彌總部、「反共抗俄大學」、第二十六軍軍部、第93師、第193師、第4、10、18、21縱隊等部共5,472人,以及家屬1,030餘人。

第二次是1961年(民國50年)3月17日至4月31日,撤出的官兵以及眷屬人數有4,409人(有紀錄是4,406人),其中武裝人員2,701人,眷屬261人,義民1,447人。

總計,兩次大撤退的總人數為6,750+4,409=11,159人。(註一)而其中第二次大撤退則與中共和緬甸劃定國界有關

2019年2月17日,中共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單膝跪地親自為中緬邊界上已斑駁的「共和國1號碑」描紅添色。這年10月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70周年紀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被稱為「共和國1號碑」的中緬1號界樁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騰衝市。王毅一行徒步從石城埡口出發,冒著漫天風雪,抵達海拔3,214公尺的尖高山主峰中緬1號界樁。這條在1960年劃定的中緬邊界線,是中共政權建立後與鄰國劃定的第一條邊界線。

回顧中(共)緬邊界談判史,在1960年簽訂協定之際,中共在國際上處於不利地位。內部有大躍進導致經濟衰退,外部問題包括與印尼因為印尼華僑問題而關係緊張,八二三砲戰使中(共)美處於衝突邊緣,與印度關係開始惡化。同時,中共對東南亞共黨的援助,也使鄰國對北京有戒心。

因此,中共希望透過簽訂中緬邊界協定,傳達與鄰國和平共處,解決爭端的意願。(註二)

為了消滅孤軍~中共承認英國人所劃之中、印「麥克馬洪線(McMahon Line)」的緬甸段

1958年中共在大陸實行「三面紅旗」政策(即:「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時,雲南發生許多抗暴事件,許多不滿中共暴政的大陸難胞,紛紛逃往邊區,有的被救總安置於泰北的難民村,有些則自願加入孤軍行列,不久「八二三砲戰」爆發,臺海戰事緊繃,孤軍又再次組織了3次反攻,雖然最後仍是大敗而歸,但卻給中共帶來莫大的壓力,而後孤軍在撤退的同時也帶出了34,000多名難民,更加充實了當地的人口與反共力量,國府透過大陸救災總會,撥款5萬美元,協助這些人在當地建立了30多個難民村並改善這些總數超過15,000多人的生活。對中共來說,這些國民黨孤軍人數雖少,但芒刺在背,為永絕後患,因此在1960年10月在緬甸總理吳努(緬甸獨立後第3次執政)親自訪問大陸時,毛澤東同意延續1955年至1957年周恩來與吳努(緬甸獨立後第1、2次執政)會談時的承諾,將清代被英國侵佔的土地正式劃給緬甸,也就是包括佤邦……等所謂「司各脫線(1894與1897年中、英雙方兩次會勘中、緬邊境時由英方勘界委員G•Scott所提出的國界線)」以西之地全部正式的劃歸緬甸,但目前這個協議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一直未予同意,因此在臺灣所發行的地圖上,江心坡以西的孟養土司控制地仍舊劃歸中國之領土。

回朔1957年周恩來與緬甸總理吳努有關中、緬國界之談判,會談時周恩來及大方表示承認當年由英國所劃定但原不被中國承認的中、緬國界線,即英國人所劃之中、印「麥克馬洪線(McMahon Line)」的緬甸段。3年後,1960年在毛澤東的指示下,中共與緬甸正式簽署邊界條約,將當年被英帝國主義所侵佔的西南邊陲的江心坡及片馬邊城分開處理,中共基於戰略考量中共僅收回片馬,江心坡與果敢則白白奉送給緬甸,同時還將江心坡以西與印度阿薩姆省接壤的中國藩屬的孟養土司控制的大片土地也一併慷慨送給了緬甸,這就是的《中、緬邊界條約》,柏楊在《異域》這本書中就明白指出,孤軍出沒的緬西,原本就是是一個三不管的地方,「共產黨所以在去年(1960年)匆匆的,喪權辱國的和緬甸『劃界訂約』,就是企圖明確的顯示出來我們侵佔了緬甸的國土,作為消滅和控告我們(指孤軍)的法律根據。」(註三)

江心坡地區是位於雲南高黎貢山之東恩梅開江及邁立開江之間一個狹長地帶,長約2,000里(1里約合498.96公尺),闊約500里,其北起於西藏察隅縣,南到緬甸尖高山;果敢漢名為麻栗壩(或是指果敢中部面積最大的平原)位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以西,是怒江離開中國國境後,自北向南流至南定河入薩爾溫江處的江東的區域。土地面積約為27,000平方公里,一直到民國時期,都還是由楊姓土司管理;片馬是位於恩梅開江下游,內地與江心坡相通的一個邊境重鎮。

1960年10月1日,中共總理周恩來在北京與緬甸總理吳努在中緬邊界問題協定及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的簽字儀式上互致祝賀。
1960年10月1日,中共總理周恩來在北京與緬甸總理吳努(1907~1995)在中緬邊界問題協定及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的簽字儀式上互致祝賀。之後這個條約由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劉少奇於同年12月20日批准,緬甸聯邦總統溫貌(1916~1989)則於12月29日批准,1961年1月4日起生效,宣告兩國全部邊界正式劃定。兩年後(1962年3月2日),奈溫將軍(1910~2002)發動政變,推翻總理吳努領導的文人政府,接管緬甸軍政大權

這片土地是清朝雲南騰越州所屬的大塘、止那等土司控制的地方。當地少數民族大多與中原的漢民族有深厚淵源,如其中一支濮曼族人(註四)自承是蜀漢時諸葛亮平南時所遺漢人士兵的後裔,至今仍祀奉諸葛武侯。與此同時出讓的還有現今雲南麗江縣境外的邊境重鎮南坎,南坎是孟卯三角地尖端處一個城市,孟卯三角地是瑞麗江及支流南碗河交界處一個富饒的壩子,處中緬交通要道上,至今從緬甸入雲南,亦必由南坎渡過瑞麗江。由於地處要衝,加上孟卯壩土地肥沃,出產富饒,今緬北最大產米區即在此。中共會這麼做,最主要是當時中共判斷這支國民黨孤軍有可能和反對緬甸中央政府的撣邦游擊隊合作,建立一個獨立國家或是一個獨立特區。對於剛建國而且正面臨與印度衝突的中共來說,若不能積極改善與其他鄰國之關係,甚至放任其西南邊陲出現與舊政權──中華民國關係密切的反共國家,這將對中共政權的維繫將造成極大的威脅,也是中共所不樂見的。

中共割讓國土 與緬甸合擊孤軍

中緬邊境爭議地圖。
中緬邊境爭議地圖;在1959年4月時大陸的「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地圖上清楚的標示:果敢屬於中國的領土;果敢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擁有14萬人口,當地住民以華人為主,使用漢語,由於緊鄰中緬邊境上,果敢與雲南的貿易互動頻繁。由於與緬甸中央政府嚴重對立,因此到目前為止當地的電力都是靠中國雲南供應,甚至連電訊系統如電話與網際網路/互聯網(Internet)…等也都是透過中國向外傳輸。但此地也是目前亞洲主要種植鴉片的地區之一。

雙方簽約國界條約後,緬甸因此同意中共可以越界出兵攻擊殘留在當地的國民黨孤軍,1960年11月22日,昆明軍區司令秦基偉從解放軍昆明軍區的第十三軍第39師所屬的第115團和117團,並從邊防部隊(即公安部隊)中抽調3,000餘人,兵分三路南下,越過剛剛劃定的中、緬邊界,與兩個團的緬軍在瀾滄江沿岸會合,是役,孤軍殲滅共軍400餘人。

隔年(1961年)1月8日,緬軍又單獨派了四個團的部隊,並配合砲兵、輕重戰車,共約5,000人,在空軍掩護下,自景棟向孟八寮、景勒等地,再度發動猛烈攻擊,但仍舊被孤軍擊退。同月24日,中共又應緬甸之請求,再出動四個團共8營的20,000兵力分成3個戰鬥群,並聯合5,000緬軍進攻國府部隊佔領的江拉和猛巴寮兩地,戰況相當慘烈,孤軍原本就苦於裝備與人員不足,再加上訓練也不足,雖然最後勉強擊退了共軍與緬軍的夾攻,但自己的損傷亦相當慘重。面對滇緬地區愈來愈大的軍事壓力,國府早在1958年(民國47年)8月,就先將空軍第8大隊撤銷,以該大隊所屬的第33中隊人員與裝備為基礎,於1959年(民國48年)3月1日以空軍第33中隊所屬人員及裝備為基礎成立了「三八三一」部隊,由空軍總司令部情報署直接督導管制,「31」所代表的意義為紀念蔣中正總統復行視事的日期。

此部隊主要任務早期為深入大陸負責空投任務及支援印尼蘇拉威西島(Celebes舊釋「西里伯斯島」)上反共游擊隊空投工作,後期任務為運補武器彈藥及軍需品及人員至泰緬寮三角地區的孤軍。新成立的「三八三一」部隊最初是將第8大隊撤銷時遺留之PB4Y-2型海上巡邏轟炸機(別名「私掠船」)兩架,拆除所有武裝之後,改裝成為長程運輸機,但因為加裝了副油箱,使得PB4Y-2只能載運比較輕的補給品,由於這些補給品空投即可,因此沒有降落的問題。至於載運人員與彈藥部分,就必須改用運輸量較大的飛機,於是「三八三一」部隊在1961年初(民國五十年)特地向屏東六聯隊(現為第四三九混合聯隊)借調了C-46機1架。

為了提供C-46的起降作業,在1960年(民國49年)底國府指派駐泰空軍副武官包炳光上校率人在湄公河上游處靠近坑拉(Keng Lap)的西邊有一個地方叫孟帕遼(M. Pa-Liao)的地方修建了一座簡易機場--「江臘機場」(又稱:「江那機場」,代名為「大興碼頭」)。只是這機場的唯一一條條跑道位於山坡旁,長度不足,勉強僅能供C-46飛機起降。當時PB4Y-2的飛行路線是:上午由新竹基地裝載補給品之後,先飛往屏東基地加滿油,再起飛直航西沙群島,為避免雷達偵測、避免緬甸空軍攔截,在海上飛行時只能保持500呎高度,從越南硯港上空進入中南半島,之後P4Y可以升高至安全高度,直航目標區——大興碼頭。

經過這樣的長途飛行,到達目標區已是天黑。與地面信號聯絡完成再投下補給品,投完後再沿原航線飛回新竹基地,一般留空時間均在17小時半左右,飛回到新竹基地時,多為次日清晨7時許。至於C-46部分,人員與貨品(武器彈藥)則均在屏東基地裝載,起飛後經--西沙、硯港,再降落於「大興碼頭」,由於跑道並沒有配置燈光及夜航設備,因此C-46降落後須盡快後卸下人員與貨品,之後在天色尚未完全變黑之前趕快起飛,起飛後先到曼谷機場,落地加油後,再經越南、西沙,回返屏東基地。

「大興碼頭」建好不久的1961年初,蔣中正總統還秘密派蔣經國(時任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來視察,根據曾任泰北清萊建華綜合高中副董事長任振回憶道:「經國先生才從C-46運輸機下來5分鐘,緬甸戰鬥機馬上就來炸機場了!」。激戰3個月後,共軍傷亡900餘人,緬軍1,000餘人,孤軍則是傷亡800多人。最後國府部隊不敵中共和緬甸聯軍的人海奇襲戰術,只得遺下物資、械彈,化整為零的從江拉撤出,有一些撤至泰國、也有人撤至寮國、當然還有一部分如李文煥部則繼續留在撣邦,並以買賣鴉片毒品維生。

但當時被共軍截獲的美軍制式裝備,不但讓美國感到相當難堪,也引起美國的憤怒。糟糕的是,早在1961年2月,負責空投作業的一架由機長梁棣中校率同──飛行官程振高中校、陳震擇中校,領航官林升鴻上尉、劉朝臣上尉,通信官王翔雲上尉,機械員林通、賈思光等8員,搭乘P4Y飛機在飛往「大興基地」途中,因為提前了大約1個小時,由於當時天色尚未變暗,因此在泰緬邊境上空遭3架緬甸空軍的霍克海怒戰鬥機(Hawker Sea Fury)的攻擊,由於P4Y飛機並無武裝,又缺乏夜空的掩護,最後PB4Y-2被擊中墜毀在泰緬邊境的清萊附近,除領航官劉朝臣上尉及通信官王翔雲中校跳傘獲救外,其餘6名機員全數殉職,然此事也引起國際的注目與議論。為了不讓中共有藉口入侵緬甸、甚至中南半島,到了3月初,中華民國政府在美國以停止對臺的一切軍經援助的威脅下,不得不再度命令孤軍撤退返臺,時任國防部副參謀總長的賴名湯將軍(1911~1984/註五)與總政治部執行官王永澍將軍受命前往泰國和緬甸,開始執行「春曉計畫」,其中出動空軍的部分稱為「國雷演習(國雷專案)」,將孤軍由泰國清邁機場接運回臺灣安置。估計當時從3月17日至4月30日為止,撤出的官兵以及眷屬人數有4,409人(最初的紀錄為4,406人),其中武裝人員2,701人,眷屬261人,義民1,447人。

這批人撤退來臺之後先暫住臺中成功嶺,經百日的整訓後依個人意願分成:

一、願意繼續從軍者,編成兩個大隊及一個軍官隊、幼年兵隊,移駐於臺中潭子新田營區,同時家眷也一起住進營區內;

二、不願意繼續從軍者則是分成兩組,一組人安置到南投,另一組則是到屏東里港,政府均分配土地給這批退伍孤軍來墾荒。

由於這批從金三角地區撤來的孤軍有豐富的游擊戰經驗,政府因此就由其中願意繼續從軍者為基幹,再從野戰部隊當中徵調具有傘訓、山地作戰專長之官士補充,成立特種作戰第四總隊(原先已有三個作戰總隊)。而當時一起撤來臺的孤軍當中,有122名不滿16歲的孤兒或少年兵,政府就在新成立的特種作戰第四總隊下編成一個幼年兵中隊,並以當時撤來臺的行動代號──「國雷演習」──稱這批幼年兵為「國雷幼年兵」。他們先被安排在臺中市潭子區新興國小讀書,一年後,幼年兵中隊隨部隊調到桃園龍潭,學生也一起轉到員樹林國小就讀,隨著孩子逐漸成長,幼年兵的人數也愈來愈少,這批孩子中有20餘人被選為總統府侍衛,其他孩子後來則分別就讀關西中學、龍潭農校、龍崗士校等,依個人志願從軍中或在社會發展,其中成績優異者包括晉升將官的普漢雲(曾任李文煥將軍傳令兵,陸軍官校第43期畢,少將官階退伍)、靈鷲山開山鼻祖心道法師及當選1980年(民國69年)國軍英雄的李正銘等人(註六)。

完成孤軍撤退任務後,「三八三一」部隊在不久後也跟著裁撤。

PB4Y-2型海上巡邏轟炸機。(作者提供)
PB4Y-2型海上巡邏轟炸機。(作者提供)

附註:

(註一)參見──拙著:《你可能不知道的中國近代故事(二)》(閱讀高手),p321~322。

(註二)資料與圖片來自──聯合新聞網羅印冲:《踩著國軍59年前血淚戰史~中共外長王毅驚天一跪/2019.02.20》(https://udn.com/news/story/7331/3653441)。

(註三)參見──鄧克保(柏楊):《異域》(星光出版社),p65。

(註四)根據民國時期著名邊疆教育實踐家、抗戰詩人──彭桂萼(1908~1952)的研究資料顯示,濮曼──古代稱濮蠻,為古代散住於中國西南、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間的百濮(族)的一支。而目前聚居或散居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州、臨滄市、普洱市和保山市等19個縣區的布朗族則是濮人的後裔。

彭桂萼在上個世紀30年代在雲南做田野調查時統計,其人口數目次於佤族而多於彝族。皮膚較傣族更黑,不耐瘴毒,不能居住於濕地。濮曼人的語言粗獷如拉祜族,急促如佤族,出語也極迅速。因受傣族的影響較深,文字與傣族通用,宗教信仰也與傣族相同。

(註四):賴名湯將軍,1911年生,江西石城人,畢業於中央軍校第8期,筧橋空軍官校第2期。1949年(民國38年)隨政府遷台後,歷任空軍總部情報署副署長、署長、國防部第二廳廳長、參謀次長、副參謀總長、聯勤總司令、空軍總司令、參謀總長等職,1984年(民國73年)11月於台北過世,享壽84歲。其夫人賴孫德芳女士(冠夫姓)1920年(民國9年)在北平出生,1945年(民國34年)畢業於金陵女子大學,同年底,在她自己所創作結婚進行曲的樂聲中,與年輕英挺的空軍上校賴名湯共結連理。不久賴將軍奉派至英國擔任武官,賴夫人則是考入倫敦「聖三主音樂學院」(Trinity College)專攻作曲主修合唱指揮及作曲,學成後成為中華民國第一位女作曲家。

1951年(民國40年)國防部總政治部成立「示範合唱團」時,當時聘請戴粹倫擔任正指揮,副指揮就由賴孫德芳擔任。國軍有名的進行曲──《鋼鐵軍~陸軍進行曲》、《藍天~空軍進行曲》、《海上~海軍進行曲》……均為賴孫德芳女士的作品,因此曾有人說:「國府遷台之後,每一個進行曲皆出於賴夫人之手……」。其中《鋼鐵軍-陸軍進行曲》又稱《裝甲兵進行曲》,為當年陸軍總司令孫立人,為提振裝甲兵士氣,傳承1944年(民國33年)3月-裝甲兵在緬甸北部瓦魯班戰役,衝垮日軍菊兵團司令部,奪得帥印的光輝戰果,請文學家羅家倫作詞,賴孫德芳女士作曲而成。賴孫德芳女士於2009年(民國98年)11月1日在舊金山灣區,於睡夢中安詳過世,享壽90。其次子賴世聲博士曾任臺北巿政府捷運工程局長。

(註五):參見──王傳世:《半世紀的牽掛~國雷幼年兵永遠的輔導長》(榮光雙周刊第2354期/2018年10月3日發行)。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