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正義.正義.沒有爭議?

2016-04-01 06:10

? 人氣

民眾到內湖女童命案現場悼念 (杜兆倫攝)

民眾到內湖女童命案現場悼念 (杜兆倫攝)

隨機殺童事件的發生,讓台灣社會大眾情緒瞬間爆發,社會裡各種的不滿與憤怒,全都投向犯罪者「殺人者死」、「以命償命」、「槍斃他」……,依循過往慣例廢死的支持者,也被叫出來要求表態、遊街示眾「小心點,下一個被殺的就是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一片言論的喧囂中,受害者家屬說的話被掩蓋了。受害者家屬的訴求與對媒體的大聲疾呼,被各種各類的名人取代,不管是政治人物、醫生,甚至是藝人、網路紅人、傳播媒介,都成了大眾發表意見參考的「權威」。好像只要跟據「科學」,說什麼話都是有憑有據;只要有「專業」,不管是不是相關領域,都要說上一句話。

原本提供大家簡易、方便討論空間的網路媒介,瞬間變成情緒言論的一言堂。一句殺死他把事件當成單一個案看待,解決了結這一回,一切又好像回到原初「太平」的模樣。

一個惡行該有什麼樣應對的懲罰,並不單純只是個案的處理,還牽涉到民眾對於司法體系的信任、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等等諸多因素;相關的討論應該要是細緻,而且經過縝密的思考過程。一個人或體制,真的有權利去決定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嗎?既然,我們都同意殺人者對他人生命的宰制是不恰當、不好的,那我們怎麼會同意,自己以相同的方式去對待另一個人呢?

我們常常將「尊重多元聲音」掛在嘴邊。多元,意味著多樣與各種的可能性。想要具體而明確的說出多元的實質內容,是極為困難的。不是事件當事人的我們,所想要表達的觀點──我們的正義觀,對當事者來說,會不會都只是冠冕堂皇的大放厥詞?    隨時可以從事件脫身的旁觀者,毫不在意地在一旁指指點點、消費相關當事人(無論是對受害者、加害者,或是其他事件相關人來說,都是消費)。

社會上發生重大事件,然後激起大眾對相關議題的討論。雖然帶動討論這件事情,對社會整體來說,是具有長遠且良善意義的,但我們無異是將自己的言論自由,建立在他人的痛楚之上。這樣的討論方式,難道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正義嗎?

再試想,充斥於我們生活中「日常的不正義」,工廠排放出的有毒物質、被汙染而不再澄澈的溪流……,日復一日的發生著,時時刻刻侵害著我們的身體與我們身所處的環境,沒有激烈的抗議,沒有一則一則的情緒言論記錄於社群媒體。這些不應該成為日常的,我們竟然也就習以為常了,還把它視為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份,日日與之共存。

然而,會出現這樣一窩蜂的現象,也並非單一個人就能塑成,而是整體社會言論的風向所帶動。當社會上發生重大的事件,如果不表示點什麼,好像就在社群之中,失去了存在感;如果此時此刻,仍然過著自己吃喝玩樂的日子,這個人肯定就是冷血。為什麼我們都得害怕跟其他人不一樣?

這或許是因為我們花越來越少的時間與「實際」的人面對面相處,經由觀看社群媒體,就試圖要去推敲他人行為所隱含的意義;從對社會普遍現象的觀察,可以看見,我們已經太習慣服從權威,或者說怠惰思考,而導致面臨任何問題,就直接放棄思辨。在強調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時,我們有產出各式各樣,與他人不同的論述,其實是再正常也不過的。當大家的想法完全一致時,就沒有討論的必要了,因為再怎麼討論,都只會變得像是「信心喊話」、「集氣」一般,沒有任何創新的可能。

最後分享一些筆者個人的心情,我認為,共同面對社會上的悲劇與現實時,要盡可能地保持溫柔的態度,因為在台灣極度會營造恐怖氛圍的媒體報導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充滿著不確定性,隨時都有可能崩解。我們一時將情緒發洩完畢,就可以把事件淡忘,可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仍然還在,問題有可能再次發生,我們將問題提出,拋給政府,而非與我們相對立場的人群,這樣問題才有可能有效的解決,因為一個政府的組成,是由人民授意的,這些公僕們的職責,正是讓社會更流暢的運轉。

*作者為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