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沒有統一時間表的和平協議,有沒有意義?

2019-01-26 06:10

? 人氣

以上無論哪一種倡議,關鍵字就四個字「過渡時期」。從意涵上可視為不同程度的「緩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是一個尋常百姓,算是一個急統派,並不願在法理上多所琢磨,直接統一是最好。因此對我而言所謂「過渡時期」,不是別的,就是「一國兩制」。不過,像我這種人在台灣應該是很少數的。就算是願意統一的台灣人,相信多數是贊成在「一國兩制」之前,還有個過渡時期,以免改變來得太劇烈。

無論「緩統」論者的倡議如何,終歸是想讓「中華民國」主權問題軟著陸,因為它不是一個法理名詞而已,也是台灣多數民眾的心理屏障,亦有為數不少的人民視之為精神象徵。對大陸而言,如何妥善處理「中華民國」,確實是難題,但若要和平解決,勢必繞不過它。至於兩岸生活方式的差異,「一國兩制」就可以解決了,反對者只是不相信真的能「兩制」而已。

讓我們回到重點。「兩岸和平協議」作為一個「過渡時期」的統一法理架構,要對大陸有說服力,得先解決軍事對峙的問題。如果協議要有助於消弭兩岸軍事對峙,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那意味著要將台灣從美國東亞戰略佈局裡抽離。

20190125-「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於一月25日舉行新書發表會。(蔡親傑攝)
張亞中對兩岸和平協議的構想則以台灣的戰略地位轉移,換取國際空間為主。(資料照,蔡親傑攝)

根據張亞中的構想,「兩岸和平協議」是以台灣的戰略地位轉移,換取國際空間,以同屬一中的兩個政治實體(憲政政府),在國際場合尊重彼此同等地位,建立類似歐盟的共同體,以作為統一前的處理。

構想歸構想,讓我們站在美國立場思考現實問題。簽了「兩岸和平協議」,台灣還向美國買武器嗎?簽了「兩岸和平協議」,美國還可能賣台灣武器嗎?

以上兩個問題,在兩岸建立軍事互信的基礎上,顯然都是不能成立的。因為台灣不在美國戰略佈局裡,美方怎麼會賣武器給實質意義上的「中國.台灣」呢?你想買人家也不願意賣不是嗎?而如果,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後,國軍改向大陸買武器,那乾脆讓解放軍進駐不更快?

因此,馬英九執政前主張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當選後就不提了,或許是被美國怒笑譏斥了一頓吧。

要解決兩岸軍事對峙的問題,方法只有一個,解散國軍,「兩岸和平協議」納入「台灣中立非軍事區」的概念。我猜,只是猜,呂秀蓮嚷嚷想與大陸協商的條件,就是這個,但她想達成的目的,當然是與統派相反。唯有這一條路,即便美國萬般不接受,只要大陸人民與台灣多數人民表達足夠強烈的意願,不接受也得接受。

這才稱得上「和平協議」。至於大陸接不接受?那就要把問題攤開來,兩岸秉持一家人的心態,朝共贏的方向協商,以兩岸人民共同的願望為目標,努力達成。

其實,兩岸彼此能坐下來協商軍事問題的時候,已經是最深水區了,若這個問題都能解,其他問題不會更難。而且,一旦雙方有此動作,美國絕對不會沈默,兩岸都必須要有準備,在深水區談判「和平」,必然要挺住一段不太和平的美中台三方衝突,或者說是另一段中美角力的開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

雁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