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中海,你該了解的地緣政治問題:《未來20年 歐洲變革大預測》選摘(4)

2016-03-21 04:40

? 人氣

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它既性感且誘人,但在溫和氣候及迷人美景的表面下,仍然藏著暴力的因子。圖為1571年的勒班陀戰役,最後由西班牙、威尼斯等國組成的「神聖同盟」打敗了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取自維基百科)

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它既性感且誘人,但在溫和氣候及迷人美景的表面下,仍然藏著暴力的因子。圖為1571年的勒班陀戰役,最後由西班牙、威尼斯等國組成的「神聖同盟」打敗了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取自維基百科)

地中海是歐洲半島的南部邊境,是一個被陸地環繞的水域,而且只有兩種方式才能抵達全球海洋。一個是從西邊通過直布羅陀海峽,另一個是從東邊人造蘇伊士運河。地球上還有其他陸間海,但沒幾個有這麼少進入世界的出入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沒有一個地方能夠如地中海一般塑造了全球歷史。猶太教和基督教就在地中海盆地誕生,並且成為伊斯蘭生活中心,這裡也曾經是亞歷山大、羅馬和埃及歷史的中心地帶。該流域把歐洲與非洲還有亞洲串聯在一起,哥倫布一四九二年的航行也起源於地中海,也是因當地的政治而成行。讓這水體作為歐洲的南部邊境可確保該區動盪騷亂和其顯著的影響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地中海北邊在歷史上和現今都屬基督教徒的區域,除了土耳其和巴爾幹。南邊是北非,從歷史上穆斯林佔絕大多數。在東邊,黎凡特是宗教和教派的混合體,有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及種種不同。這些都是歷史戰爭的遺留物,遷移至今。

地中海地帶形成一個單一的實體,它長度約略超過兩千英里一些,在其最窄處不到一百英里寬,而在最寬處大約超過五百英里。兩岸於直布羅陀最靠近,並在黎凡特相遇。任何發生在地中海岸邊的事情都足以影響和塑造岸上的任何事件。

這就發生在羅馬人身上。他們把地中海命名為中海(Middle Sea)或者稱其為Mare Nostrum,意為我們的海,這裡曾是帝國體系的重心,有高效率的貿易像是從埃及送小麥到羅馬,需要船舶和海軍保護船隻避免海盜的侵襲。軍隊之外,主要還是貿易以及海軍讓羅馬帝國團結一致,也因為海邊狹窄才讓這得以實現。羅馬人讓這兩岸束縛在一塊,而這種聯繫至今仍然存在。羅馬和埃及還有黎凡特之間的互動並非創立一個單一系統的思維,反而是一個連結不同文化及經濟體的系統讓羅馬得以繼續維持他們的體制。

地中海的人間仙境實在令人驚嘆。坐在懸崖上俯瞰在歐亞大陸板塊邊緣的聖托里尼火山島,我能夠仔細瀏覽那一天靜止深邃的藍海,一直到深藏克里特島的地平線。但拉近看時會形成一個不完美卻仍然深邃的藍圈,那是是一個大約兩千五百年前爆發過的火山口,曾經狠狠地撕裂過小島摧毀了米諾斯文明,亞特蘭提斯的故事大概就是從這流傳下來,當然也在多年以來改變了世界氣候。很難去想像一個比聖托里尼(原名為錫拉島)更美的地方,也更無法想像一個比這更暴力的地方。

聖托里尼島上建築藍白相間,襯以蔚藍大海,是享負盛名的旅遊勝地。圖為由島上小鎮伊莫洛維里所見的聖托里尼火山口全貌。(取自維基百科)
聖托里尼島上建築藍白相間,襯以蔚藍大海,是享負盛名的旅遊勝地。圖為由島上小鎮伊莫洛維里所見的聖托里尼火山口全貌。(取自維基百科)

在他的最後一部戲劇《暴風雨》當中,莎士比亞描述一個在地中海島國的船難,而這島嶼充滿著巫術和魔法。大多數的人都能看到這裡的美,西巴斯辛感覺到這裡的腐敗,梵谷說:「地中海擁有鯖魚的顏色,我的意思是多變的色彩。你總是無法分辨出綠色還是紫色,你甚至也無法確定這是藍色,因為不斷變化的反射已在下一刻變成玫瑰色或灰色的色調。」荷馬提過這是酒暗色的海洋,這是我無法理解的顏色直到我讀了梵谷的顏色描述,文章中他努力想形容那片海難以名狀又多變的色彩。

我們都知道地中海的氣候,有著溫暖氣溫、陽光普照的夏天以及溫和又潮濕的冬天。對於休閒的遊客,地中海表面上顯得無害。住在這的居民都知道這裡的歷史也了解它既性感又誘人。但它的表面下藏著一個暴力的所在,歐洲的文明像威尼斯和英國、北非文明、黑海盆地的勢力、如巴比倫和波斯這種從東邊發展的勢力,這些勢力都在地中海上匯合。暴力的戰爭頻頻沿其海岸發動——南斯拉夫、黎巴嫩、以色列、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自二戰以來還有過去的幾年中都有。當我們想到地中海時我們會聯想到慵懶的氣息,但戰爭其實是個合理化的思考。

這地方也充斥著戲劇性的反差和矛盾。想證明這反差的話,想想相差幾英里的北南海岸,一個基督教,另一個穆斯林。表面上這兩大宗教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的差異性會取決於觀看的角度、面向以及投入時間的多寡。就如梵谷所形容的顏色,每個變化多端。在這一方面他們是很相似的,而且他們如何看待對方的想法也很類似。他們關係雖為敵對卻也密不可分,你想想撒哈拉沙漠的沙子和歐洲南部鬱鬱蔥蔥的山丘,它們是距離五百多英里遠的獨立個體,兩者共享他們之間的歷史卻也都迥然不同。

我們有提到邊境地帶以及它們的連結與劃分。這裡有一片更寬闊的海洋,許多層面上都不太一樣但卻享有著邊境地帶的基本特徵。鄰近度可遠可近,這裡能促進貿易當然也有戰爭。對歐洲而言,這裡又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深刻的邊境。

伊斯蘭教從地中海入侵歐洲兩次。首次是從伊比利亞,接著是從東南歐。基督教侵略伊斯蘭教無數次,還迫使土耳其人從中歐退撤。基督徒終於在十九世紀橫跨地中海,控制住北非的絕大部分。每一個都想統治另一個,每個似乎都十分接近自己的目標,但各個都功敗垂成。真相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第一次相遇後就徹底纏上對方了,就像是羅馬與埃及,他們相互交易卻也相互發動戰爭。

歐洲人在十八世紀後期布局全球統一之際征服了北非,拿破崙憑著駕馭法國軍隊揮軍埃及開始其聞名世界的第一步,斯芬克司,這個或許是世界上最偉大和最神祕的結構之一的事物並沒有鼻子,只因為一名法國砲兵軍想證明自己力所能及而無緣無故地把它射下。征服了北非也讓歐洲人拿下地中海,英法爭奪此地因此英國完成了原本法國開始建造的蘇伊士運河。這就給了英國進入紅海和印度洋之後還有印度的出入口,使得英國的全球帝國集合一塊,北非也成為德英必爭之地而運河也成為他們競爭的目標獎賞。英國大獲全勝,然而英國海軍每況愈下直到被美國第六艦隊所取代。他雖然在海洋上稱霸卻從未在岸邊旗開得勝。

歐洲征服了北非卻也導致北非起義。在埃及,英國選定的法魯克國王被推翻,運河被新政府爭奪回去。英國、法國和以色列為了運河大批侵入,希望能夠推翻新政權但最終也敗北。在一九五○年代,一場血腥的暴動在阿爾及利亞爆發,法國試圖挺住但卻被阿爾及利亞穆斯林推翻,從此法國殖民者被驅逐在外。歐洲人被迫回到地中海北岸,大多數都釋然離去專心於二戰後的重建。

重建迫使他們與北非和整個伊斯蘭世界再次相逢。由於歐洲經濟增長,他們需要更多的勞動力,而勞動力最近的來源就是來自於穆斯林世界,數以百萬的穆斯林踏上歐洲掙錢,這雖然沒讓歐洲狀況徹底改善但卻也改變了它。以比利時為例,現在穆斯林大約佔了百分之十,英國不到百分之五,而德國則有百分之五的穆斯林。其他城市的數量更是驚人,巴黎大約是百分之十至十五,而在布魯塞爾佔了三分之一。

穆斯林一直都出沒於地中海北岸,土耳其和波斯尼亞就是兩個很明顯的例子,保加利亞也有大量的穆斯林少數族群。這次的遷移有三種不太一樣的部分。第一個是移民者的數量。第二是他們的新拓定居範圍,馬賽和巴賽隆納這樣的城市早就有穆斯林的定居地,但這次的遷移(並非所有的穆斯林都用不同的手段從地中海進來)有遠至倫敦、布魯塞爾、法蘭克福和其他從未見識過這樣遷移的北歐城市。第三是遷移的速度,這事實上從六○年代就開始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遷移發生在不善於吸收大規模移民的社會裡頭,這種無法處理大批移民浪潮的無能感能夠追溯到他們的政權性質。就如先前所討論過,歐洲民族國家的基礎在於他們從共同的歷史、語言和文化所衍生出來共同命運。出生在匈牙利或西班牙就能取得該國的公民身分,但是歸化或者通過法律程序完完全全地變成匈牙利人或西班牙人就違背了以共同的血脈或者出生地來定義的民族概念。

歐洲人試圖用多元文化主義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公民無法完全地變成德國人或者瑞典人,而大家也不願回到種族主義時代,歐洲試圖接受新移民的公民但同時也認定他們無法共享一樣的文化。然而在多元文化的原則下,他們不但能夠獨異於人,而且這種差異也被正式宣布為等同於本土文化。當然差別在於合法的宣布以及被大多數人實際操作是件錯綜複雜的問題。

在此,多元文化和整個移民企業面臨著另一個挑戰。不像美國,歐洲人煙稠密過於壅擠,沒有足夠的空間納入數以百萬計的移民人潮,更不可能永久性地收容他們。即使這邊人口數量正緩慢下降,人口的增加特別是在較富裕的國家也難以管理。多元文化主義很自然地鼓勵一定程度的分離主義,文化必然包含與自己的族群生活一起,鑑於世界各地移民者的經濟地位,必然的排斥或已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被納入多元文化中,對於與同族居住一起的渴望,穆斯林卻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擁擠和骯髒的環境裡。在巴黎當穆斯林沒了工作時,所有高高樹立的大樓公寓將穆斯林與法國人隔離開來。

*本文選自《未來20年 歐洲變革大預測》,晨星出版。作者喬治.弗列德曼(George Friedman)為《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兼地理政治預測學家,曾在《未來一百年大預測》中預見了未來的趨勢(政治、科技、人口與文化)。在本書中,他將焦點放在歐洲——這個在世界上延續五百多年的文化重鎮上,審視這個地區最根本也最迷人的基礎文化,探索潛藏在表面之下並無疑地將再次引爆的「火藥庫」。

《未來20年 歐洲變革大預測》,喬治.弗列德曼(George Friedman),晨星出版。(取自網路、晨星出版提供)
《未來20年 歐洲變革大預測》,喬治.弗列德曼(George Friedman),晨星出版。(取自網路、晨星出版提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