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煌雄專文:從圍棋到三國─從季辛吉晚年的兩本著作談起(1)

2016-02-18 06:20

? 人氣

由於季辛吉對中國歷史文化有這樣的體會,他感受到「中國對個人關係的重視超出戰術範圍……中國外交官把延續關係看做是一項重要任務,甚至比正式的文件更為重要……中方領導人培養的"友誼"不太在乎個人性質,而是更重視長遠的文化、民族或歷史的紐帶,而美國人所說的個人關係只是針對談判對手本人;中方說的友誼是通過無形的因素來培養長期的、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關係,而美國的外交官則重視社交往來,以便於當下正在進行的工作。」因此,當打開中國之門的尼克森,因水門案辭職後,美國政治人物對他避之唯恐不及,毛澤東卻邀請他訪華;踏出第一步探險之旅的季辛吉,不僅和毛澤東、周恩來有過深入的對話,而中國當代領導人,包括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以及當今的習近平,一直都奉他為上賓。40年來,季辛吉訪華已50多次,中國給予的禮遇,其時間之久,規格之高,幾乎是全世界任何國家的外交官所未曾享有的,他成為唯一的例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74年11月27日,鄧小平與美國國務卿季辛吉攝於北京(美聯社)
1974年11月27日,鄧小平與美國國務卿季辛吉攝於北京(美聯社)

1972年2月21日,「76年精神」專機在北京機場降落時,尼克森在『真實的戰爭』一書中這樣寫道:「1954年日內瓦會議時,在一次公開的場合中,周(恩來)向杜勒斯(時任美國國務卿)伸出他的手來,但杜勒斯卻拒絕與他握手……我決定當我到達中國時,第一項行動就要化解這種宿怨。當我走下扶梯 ,周開始鼓掌,我也以鼓掌報之,當我到達最後一格時,我就先向周伸出手來,當他抓著我的手時,其意義就不僅是一次握手而已,我們雙方都知道那代表一個歷史中的轉折點。」這是非常具有「三國演義」風格的一幕。2014年中國推出一部紀錄片──「9天──1979年鄧小平訪美」,介紹75歲的鄧小平,在到達美國的當天晚上,在正式行程上所沒有安排的,鄧小平率同參與美中建交談判的中方關鍵人員,到時任卡特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里辛斯基府宅,美方參加人員也都為參與建交談判的關鍵幕僚,晚宴由布氏夫人親自下廚,三個小孩親自服務,這場有如「慶功宴」的家宴,也是道道地地具有「三國演義」風格、且又有中美合演的一幕。

「台灣問題」與「蔣委員長」

季辛吉稱:「我所認識的10任美國總統中,他(尼克森)對長期的國際趨勢有獨到的把握,他在與周恩來15個小時的會談中,向周恩來展示中美關係的前景及其對世界事務的影響。」尼克森與毛澤東見面時,毛澤東用雙手抓住尼克森的雙手,並報以笑容,這是20多年來敵對的兩個國家領導人,第一次公開握手、微笑,中國用這張照片來表達中美關係的一種氣氛或政策走向。在尼毛會談中,美方領導人「第一次體會到毛澤東的風趣和他話中有話的談吐風格……毛澤東的談話貌似漫無中心,但最重要的談話都在言外。」在此次會談中,20多年來雙方一直互批的台灣問題,卻沒什麼談到,反而談及「蔣委員長」,且談法亦頗風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