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台灣不對稱作戰武器的選項──戰機、飛彈與潛艦?

2016-02-16 05:50

? 人氣

美國的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圖片取自IHAO論壇)
美國的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圖片取自IHAO論壇)

潛艦:中國海軍向來重視潛艦,且其潛艦兵力的素質近年來更日益精進,在此背景下,台灣購買潛艦增強反潛戰力,似乎更顯得刻不容緩,戰術上潛艦固然是反潛的利器,但僅限於對抗較為吵雜、可以在遠距離持續追蹤的舊型核子潛艦,或是必須不時上浮至呼吸管深度、進行吵雜換氣充電工作的柴電潛艦。以台灣的地理條件以及中國新一代寂靜的潛艦,遠距離封鎖根本無法達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台灣只是第一島鏈的一部份,南端在菲律賓與印尼之間的通道並不在台灣可控制範圍內。再者,要執行成功的遠距封鎖須要有安裝於海底之「聽音監視系統」,從台灣的國防資源來看,很難籌到足夠的資金進行這項軍事投資。最糟的是,台灣所需監控的海域卻遠較寬闊,與南方菲律賓之間為約350公里寬的巴士海峽,與東北方日本之間則約為1000公里寬,構成總計約1400公里寬的通道,對台灣有限的水下兵力根本是一大困境,無法面面俱到進行防守。

以上是潛艦的物理限制,在短時間之內科技無法有重大突破,因此向國外購買潛艦或是自製潛鑑,對台灣而言,不論以現實層面(資金、對象)還是潛艦的性能來說,總體成本與武器效益對國軍防衛作戰還是有限,無法達成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軍事戰略。

結論:以上三種武器各有千秋,對於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效用,台灣在有限的國防資源下,應竭盡全力考慮成本、生產與數量問題,並針對台灣的強項來自行研發防衛作戰的武器,目前諸多選項中以飛彈最為務實經濟,並且也最容易掌握其生產步驟與程序,也就是說飛彈是台灣在台海防衛作戰武器中的攻守最佳利器,其性能與成本、威力與強度勝出任何一款武器。

*作者為中正大學戰略研究所研究生,軍事愛好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宋磊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