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博觀點:敗選後的救贖思考

2016-01-21 06:50

? 人氣

敗選的國民黨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張成敗起伏的歷史考卷嗎?(林俊耀攝)

敗選的國民黨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張成敗起伏的歷史考卷嗎?(林俊耀攝)

選舉結束,自己支持的陣營徹底敗了,對這種失敗感有體會的人應該可以同意,這和個人失敗的感覺不同,選舉是民主國家最大規模的社會動員,只有革命、戰爭等事件動員規模才過之,而失敗感不是對所支持候選人個人失敗的惋惜,而是一種「無可如何浪淘盡」的滄涼感,民主和歷史一樣都是公正而無情的,既然站在被否定的一方,除了坦然接受外,我個人的救贖之道還在試著用較長遠的眼光,客觀看自己參與的這一場失敗,並把一些想法記錄下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失敗後,領導者們自然責無旁貸,像個漢子負責以慰支持者的心是最起碼的道義,但若重整旗鼓只是期待少康中興,那是思想上過度簡化了,國父曾有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蕩蕩」,荀子有云:「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都正確指出大至國家小至團體的興衰,需要體會超過個人的結構性力量,審時度勢,才有可能在下一階段再次站在浪頭上。

我認為,這次選舉曝露出現階段國民黨的思想困境,因此在政治主張上處劣勢,政治路線上失去制高、品牌褪色,而最現實的是支持群體消極,甚至部分被切割轉向。凡此種種都指向執政選舉過程一再出現的一些語言:「大方向正確,執行不到位」,或者「品牌宣傳不夠」等等,這些切割方向/執行、宣傳、品牌的用語,試圖將這次選舉劣勢定位在手段技術層次,而非思想價值層次,只會讓反省顯得膚淺,「傾聽民意」從來不是消極的聽而已,社會期待的是國民黨從眾聲喧嘩中進化本身的價值、路線,那麼檢討怎麼能不及於靈魂?我承認這很痛苦,但是必要。

雖然藍軍常覺得冤枉透頂,但是一個在執政及選舉中,一再糾纏的幽靈可以看出國民黨思想上兩大困境,那就是我們的國家忠誠屢受質疑。民進黨對此樂此不疲,而一部分民眾也信之不疑,這就是操作親中賣台及妖魔化有效果的根源,第一是國民黨誓言擁護的中華民國憲法中的國家構成,和國民黨生根效忠的政治社群,存在規範和現實的不一致,而且迄今無法自圓其說,當然國民黨以此和大陸共構法律上中國「主權不分裂」,而我們這邊是中華民國的說法,也就是九二共識,來換取和平及公權力直接往來,但是付出的代價小者例如被訕笑「中華民國首都還在南京」,大則是人民對憲法的法感情不足,憲法權威始終不穩。

民進黨不務實但是邏輯簡單多了,它只有效忠政治社群,一向不接受憲法中國家構成,當然理論上也不接受九二共識。因此,這次選舉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宣稱依據中華民國憲政架構推動兩岸關係,和過往立場差距頗大,倒像選舉策略操作,可信度普受質疑,但是民進黨顯然不需要面對國民黨的這個困境,務實者反而理論上難為啊!

如果第一個困境是形式上無法自圓其說,那大部分人倒可以為了「務實」的理由忽略它,第二個困境則造成現實上更多的矛盾,那就是中華民國國家象徵與九二共識下兩岸和平間的弔詭!國民黨固然靠九二共識建構了和平支流的巧門,但是傳統上國民黨是憑藉捍衛國旗等國家象徵,內拒台獨、外抗中共,並凝聚核心支持者,於是矛盾產生了:國民黨的路線為了與向來的假想敵謀和,到底需要忍受犧牲國家象徵到何種程度?

國人在海外揮舞國旗被壓抑,甚至在台灣舉辦國際賽事也是奧會模式,凡此種種侵蝕了國民黨捍衛中華民國的價值與形象,甚至被惡意連結到國民黨人為了賺人民幣犧牲主權,這次選舉就明白顯示民進黨只要從老台獨路線進化,接受民國的象徵,反而成了國家捍衛者,國民黨在2005年轉向兩岸破冰,固然開啟馬政府執政的路線,但是當時沒有理清的政治底線,現在也嘗到苦果。當然一個巴掌拍不響,大陸怠於面對中華民國,反造成在台灣去中國化更加嚴重,不知知否亡羊補牢?

「歷史具有偶然性與必然性」,誠哉斯言。若選舉過程的風風雨雨是偶然,那麼國民黨路線十年來的成敗,就是結構性必然,接下來歷史究竟會寬待或消滅國民黨?那就要看我們怎麼突破思想困境,回答歷史考卷了。

*作者為世新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前政務委員、前立法委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