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找一份工作,而是找一個家庭:《嗜讀者》選摘(1)

2018-12-03 05:10

? 人氣

巴黎的生活愜意,除了我帶去的工作,沒什麼壓力。大部分事件都還是在閱讀。例如,為了一篇給《時報書評》的文章,我坐在盧森堡花園(Luxembourg Gardens)讀完一本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的作品(我有一次為了寫一則關於瀕死經驗的文章,在邁阿密時讀了四十多本書。要懂一件事,得先懂每件事;我也如此提醒自己。毫無疑問,我的目的是為了合理化我貪得無厭的閱讀欲望。)巴黎和邁阿密都是進行編輯工作的好地方,分心的事比較少,比較能夠專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在邁阿密的生活,以「邁阿密市芭」為中心:看舞蹈課和排演, 有時給舞者建議、寫作和編輯文章、討論預算、設計節目、建立關係, 問問勞迪絲有沒有我幫得上忙的地方;我想,這好像是年紀大的政治家才會做的事。芭蕾舞團比出版社更像個家庭,每十秒鐘不是冒出讓人高興的事,就是發生了危機。只要對工作品質與重要性有信心,身為這個家庭的一分子,就是單純的喜悅。舞蹈世界仍是我最感覺自在的地方。它讓我興奮。而且在邁阿密還有一個額外好處:與舞團有關的人,都不真的知道或有興趣知道我其他的時間在編書和寫作。是有幾個人好奇我與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怎麼相處的,但舞蹈界沒有那麼多《紐約時報書評雜誌》的讀者,這有什麼不對嗎?對我來說, 在邁阿密生活就是休養治療。我有一個非舞蹈界的好朋友艾思特.裴凱(Esther Percal),人稱「邁阿密海灘房地產皇后」。她在四分之一世紀前把Villa Serena 賣給我。我們認識,起於她的藝術家朋友朱利安. 施納寶(Julian Schnabel),熱情地介紹她認識我以及英格麗.習琦。她個性大氣:大大的衣櫃、和超大的肚量。她是少數接納尼基的人,她的出發點不是做好事,而是真的關心他。他也是。

我在邁阿密最常走動的朋友是丹尼爾.曼德森。他是這幾年和我走得比較近。我們廿年前初次見面時,他剛離開學術界(普林斯頓古典學博士)轉進文藝新聞業。沒多久,他的天賦就得到認可,成了《紐約時報書評雜誌》和《紐約客》的明星,也寫了備受推崇的書,終於又回到學術界。是「巴德學院」的終身教授。我們在鄉下的房子相距不遠,他與瑪麗亞常有往來。我們同在邁阿密的時候,他工作、我工作,一起看電視劇(最近我們在追《醜聞》第四季),並不停地聊書。我們年齡大約差卅歲,但誰在乎(或有誰注意到)?無論是生活或心靈,都剛好合得來。最重要的是,他是我的科技大師,不管他在世界哪個角落,只要我的電腦出問題(經常發生),他都能幫忙。如同珍奈特(Janet Malcolm)和克勞蒂亞(Claudia Roth Pierpont),他也是我們家每年聖誕派對的固定班底:同樣的卡司,同樣的摩洛哥鴿子派。無論我們在哪裡,他都備妥雞尾酒調酒器(靠著兼差調酒,他才有辦法讀完大學。)他是一個全方位的朋友,我想跟他看齊。

20181130-《嗜讀者》立體書封。(圖/東美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提供)
嗜讀者》立體書封。(圖/東美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提供)

*作者羅伯.葛特利(Robert Gottlieb)為美國著名編輯,曾擔任「賽門與舒斯特」與「肯納夫」兩大出版社總編輯與《紐約客》週刊總編輯。本文選自作者的回憶錄《嗜讀者:改寫美國文學史的傳奇編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