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紅觀察:英國的集體遺忘症

2015-09-07 07:20

? 人氣

殖民史的欠缺﹐早引起社運人士反抗多年﹐如活躍人吉塔赫伯恩女士(Zita Holbourne)所說﹕「即使在教授帝國歷史時﹐教學的角度總是扭曲事實﹐呈現大英帝國的正面﹔致于被殖民﹐被侵略﹐被虐待﹐被遷徙﹐被壓迫的人民﹐他們的角度從未得到呈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面對真實歷史呈現的要求﹐教育當局總是僅採取象征性的措施﹐比如「黑人歷史月季」﹐赫伯恩女士表示,「每當我們試着將非白人歷史人物包括進歷史課程時﹐(當局)總企圖排除他們﹐換成英國男性白人。這就是上一屆的教育部長麥克格夫(Michael Gove)所為。他想除去我們的歷史人物馬麗思可爾(Mary Seacole﹐十九世紀出生于牙買加的護士﹐在克裡米亞戰爭期間服務前線受傷的士兵)和艾基亞諾先生(Olaudah Equiano﹐十八世紀獲得自由的奴隸﹐成為活躍的反奴役運動者)。」

「我們不要白人的歷史﹐我們需要的是世界史...我們不信任歷史教材﹐因為他們(當局)總企圖將我們排除在歷史之外。在學校裡﹐他們(英人)的說法是﹐非洲人從人類初始就一直是奴隸。奴隸制度和殖民主義完全是從歐洲人的視野來傳授的。(歷史課程)根本沒有包括亞非人民對殖民者的反抗和革命。」

赫伯恩女士(Zita Holbourne)和同事們因此發起了歷史人物馬麗思可爾(Mary Seacole)和艾基亞諾(Olaudah Equiano)的教材抗爭﹐最後在社會支持下﹐贏得了他們的目標﹐讓兩位非英人的歷史人物也能被包括進英國的歷史教育裡。這是來之不易的抗爭成果。

其實﹐英國歷史教育本身就很有限﹕英國百分之三十的初中學校(十三歲之前)每周的歷史課不到一個小時。歷史課程是英國學校裡最不受歡迎的科目之一。當政客們高談「學校應宣導英國價值和英國特性(Britishness)」時﹐多數學生不僅不知道真正的英國歷史﹐更不喜歡上歷史課。劣質的歷史教育﹐讓英國被學者評為「在西方國家的最後」。今日﹐沒有幾個青少年能在世界地圖上指出﹐大英帝國當年的版圖有多大﹐在殖民年代裡犧牲了多少人﹐掠奪了多少財富。有人譏諷說﹐英人要知道英國殖民史﹐在學校裡學不到﹐還不如看歷史小說來學。

有些社會人士認為問題的部份原因是在於教師﹕白人教師居多﹐呈現的史觀因此多反映教師自身的民族主義思想背景。而我感覺這並不只是個人的問題。殖民史的欠缺﹐其實反映了英國主流社會能否面對過去的意願和成熟度。大英帝國沒有經過流血革命或重大社會動蕩﹐而是平靜地﹐緩慢地失去了它往日的威風﹐在這過程中﹐英國社會從未經歷過自我反思和自我評估﹐英國人也從未有機會去真正了解過去﹐半眠半醒地接受「日已落」的現狀﹐在意識上卻未曾真正覺醒。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東印度公司聘用的中國海員在東倫敦定居﹐與當地人成家的后代 (Donald Liu 供)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東印度公司聘用的中國海員在東倫敦定居﹐與當地人成家的后代 (Donald Liu 供,白曉紅提供)

這就是英國的集體遺忘症﹐也就是殖民國家有系統的否認過去。集體遺忘﹐就是扭曲歷史﹐這也就是為什麼今日的英國社會仍能支持一個主戰的政府﹐仍能如此反移民﹐仍能如此盲目下去。

*作者為獨立記者。曾任英國《衛報》記者,專責勞工、移民、少數民族社區等議題,並以《Chinese Whispers: The True Story Behind Britain's Hidden Army of Labour》,2009年入選奧威爾獎;在台出版作品有《隱形生產線》、《隱形性產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