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見島》同病相伴,隨鬱而安—中國精神障礙患者的解困之路

2018-10-29 06:05

? 人氣

高岑、長風、查理斯,素昧平生的三個年輕人,本來隔了千山萬水,命運仍讓他們相遇,讓他們最終走到了一起,致力於他們共同的事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81026-高岑與長風在訓練營中配合默契。(取自樂見島)
高岑與長風在訓練營中配合默契。(取自樂見島)

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全球心理健康報告顯示,目前不同程度的抑鬱症患者,全球總數約為3.2億,至於中國,則不下於5400萬,等於每20個人中,就有一個抑鬱症患者。而這還僅僅是官方統計,是已被確診的患者數量。但在整個中國,身患抑鬱症而不自知,雖自知而不就醫的患者,大有人在,因此,中國實際的抑鬱症患者人數,只會比官方統計的還要多。

為什麼中國大多數患者選擇隱而不說?為什麼普羅大眾對於去醫院看心理或者精神疾病,接受長期心理治療和諮詢的人會投以異樣的眼光?相信這與長期以來的文化社會土壤及世俗定見不無關係。

「文化和制度排斥幾千年積澱下來,現在都把自己看作平頭老百姓,很怕跟別人不一樣。遇見跟自己不同的人就會自然地把他隔離出來,這就在大環境上給我們設立了一條壁壘。」說到這一點,高岑不禁意氣難平。

正如他們訓練營中的默契一樣,她這個想法與長風不謀而合:「社會上很少看到抑鬱症患者露面,都不敢說自己是抑鬱症患者的。因為大環境是這樣,還是有病恥感。很多人覺得公開的話確實對自己不利。」

破局之法—也許,同伴支持與自宣導正是打開困境之盒的那把金鑰匙?

面對充滿病恥感的精神與心理健康大環境,在藥物與諮詢之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不僅要問患者能做些什麼,更該追要問的,是作為公眾一分子的我們還能做什麼?

「長風總結過一個五維療法。求醫問藥、心理諮詢、家庭支持、興趣培養、社會支持。這五個維度越多維度能夠得到滿足,對於患者的康復就越有好處。同伴支持屬於社會支持,它是獨立于心理諮詢而存在的,是病患康復所不可或缺的。中國有一種很強烈的病恥感,消除病恥感的很好的方法,就是你看到有和你一樣的患病的人,你會看到別人是怎麼對待怎麼處理類似問題的。」

查理斯在談及同抑鬱和躁鬱相伴的二十多年的經驗時,這樣說到。「我真正意義上得到社會層面的支持,那都是2011年以後了。1995年患病後的十幾年都沒有得到過這種的支持,基本全是獨自奮戰,非常痛苦」。

也許,同伴支持與自宣導正是打開困境之盒的那把金鑰匙?它們使得有著共同需求和問題的人聯合起來組成團體,以更好地應對這些需求和問題,這或許是其現在開始時尚的原因?

幾條基本的準則如下:組織在處理問題時對成員提供幫助和支持;組織生存的動力主要來自團體成員而不是外在機構;組織主要依靠其成員的努力和技巧,並作為重要資源;成員共用主要的生活經驗和問題,並用自身的經驗去互相支持和幫助;參與成員共同控制組織。這些準則,無疑是他們集體經驗的昇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