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校園罷免已淪民主快閃

2025-03-05 05:30

? 人氣

筆者認為,臺大社科院學生會長郭罷免案,投票率不到一成,引發校園民主被少數操弄的質疑。民主應建立在多元討論,而非少數人的權力遊戲。(資料照,柯承惠攝)

筆者認為,臺大社科院學生會長郭罷免案,投票率不到一成,引發校園民主被少數操弄的質疑。民主應建立在多元討論,而非少數人的權力遊戲。(資料照,柯承惠攝)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學生會長郭又睿因接待馬英九基金會邀請的陸生團,遭到少數不滿學生發動罷免,結果同意票166張、不同意票18張。表面看似輾壓通過,但實則不然。因為投票率僅有9.98%,只是鼓譟少數的操弄結果,也讓校園罷免淪為一場「民主快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根據臺大教務處113學年度統計資料,社科院學生一共1874人,以此換算罷免投票率連一成都不到,如何代表共識?大學自治的投票率日益低落,主要在於學生參與的熱度驟降,對於公共事務也漸趨冷漠,而讓應以多數意見為基礎的學生自治組織逐步走向少數操弄,陷入一種凌駕沉默多數的意見氣候。

鼓譟少數取代沉默多數
罷免投票率如此低落令人質疑,顯示多數學生對罷免會長案並未積極參與,反而少數份子事後透過高調行動,試圖代表全體學生發聲,甚至遭到綠營立委藉機進行政治操作。悲哀的是,校園民主已淪為少數人場域,違反探討公共事務的比例原則,並遭到刻意偏差的解讀,只是讓鼓譟少數取代沉默多數。

這種少數暴力現象,已對民主機制造成傷害,選委會證實罷免提案人當日在臺大投票所周圍「站崗拉票」,多次經過投票所並詢問領票數。即便無法確定與罷免結果的因果關係;但當少數人以激進手段推動特定議程,無視程序瑕疵依舊蠻幹,還與排隊投票的學生彼此交談,只會讓校園民主價值遭到扭曲。

打著民主反民主
郭又睿指出民進黨王定宇等立委試圖介入學生會自治,持續通過罷免製造仇恨。主要在於王定宇在臉書轉發訊息,表示「尊重校園自主,臺大成功罷免第一響!」儼然將即將發動的全臺大罷免先轉向大學生團體開刀,要為惡霸政治殺出血路。倘若校園民主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不僅有蹭少數罷免結果之嫌,甚至破壞了學生會的獨立自主。悲哀的是,少數人利用程序漏洞或激進手段,就能撼動整體民意的多數決,而使民主制度的根基遭到嚴厲挑戰。因此無論在大學校園還是立法院,都應警惕這種打著民主旗號來反民主的破壞行動。

校園罷免已淪民主快閃
臺大社科院罷免案投票率不足一成,突顯校園罷免淪為民主快閃。此類現象也為政治勢力介入埋下伏筆,因為罷免已成鬥爭工具,學生自治就難逃被操弄的命運。兩岸學子交流本是值得鼓勵的好事,卻因政治算計而受到惡意的阻撓。而臺灣年輕人正忙著罷免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卻看不見大陸年輕人積極研發舉世震動的DeepSeek。民主終究得建立在多元觀點與理性討論之上,而非成為少數人壟斷的權力遊戲,否則民主只是一局偽裝的寡頭政治。

*作者為專欄採訪作者暨學會副研究員,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哲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