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沒有兩岸 奢談「入聯」?

2018-10-08 06:30

? 人氣

作者指出,倘若蔡英文政府以強硬的立場表態入聯,勢必要面對更多來自中國大陸的壓力。(圖/多維提供)

作者指出,倘若蔡英文政府以強硬的立場表態入聯,勢必要面對更多來自中國大陸的壓力。(圖/多維提供)

第73屆聯合國大會10月1日在美國紐約正式謝幕。儘管蔡英文政府一改陳水扁主政時期的衝撞路線,採取務實做法,不請友邦提案,而是以溫和做法提出訴求,然而,面對中國大陸在國際的影響力日盛以及世界各國對一個中國的普遍立場,這樣的投石問路,對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作用其實有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入聯歷史回顧

自1971年聯合國通過了2758號決議文後,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失去了聯合國的席次,但近半個世紀來,歷屆政府不分藍綠,仍期以拓展外交空間,進而讓世界看見「台灣」。

從李登輝總統任內,台灣便開始推動「返聯」或「入聯」計劃,每年9月聯合國大會期間是密集活動期。在目前美國對台空前友善、美中貿易戰開打、台海兩岸關係緊繃、台灣繼續面臨友邦斷交危機的背景下,這次加入聯合國的努力似乎比以往受到外界更多的注意。

事實上,自1993年到2007年,歷經李登輝、陳水扁先後執政,每年皆請友邦提案讓台灣加入聯合國,但連續15年叩關失敗,從未被排進大會討論議程。尤其在陳水扁任內,為堅持台灣「入聯」,曾三度致函聯合國,但無一例外地被拒。而2008年其提出的「入聯公投」,更招致中國大陸的強力反彈及國際社會的普遍疑慮,對於形同改變台海現狀的做法,除了日本、俄羅斯相繼批評,更讓台灣與華府關係陷入緊張,招致小布希(George W. Bush)總統放出麻煩製造者(Trouble Maker)的狠話。

國民黨重返執政後,馬英九推動「外交休兵」,相關議題處理低調,放棄高度政治敏感的聯合國本身去做無謂衝撞,轉而主攻有利民生的聯合國專責機構。這樣的做法,不僅是因為「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公投」案,還是「以中華民國名義重返聯合國公投」案都已遭到否決,更重要的是,兩岸雙方以「九二共識」為基礎,台灣得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了世界衛生大會(WHA)。在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問題上,經由兩岸重啟對話、務實協商,8年來,台灣順利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國際民航組織(ICAO)、國際貿易資訊暨合作機構(AITIC)、政府採購協定(GPA)等,重新提升了台灣的國際能見度。

20180929-總統蔡英文出席台北國際乳癌研討會。(盧逸峰攝)
「入聯」計畫該溫和還是激進,引起多方討論,圖為總統蔡英文。(資料照,盧逸峰攝)

蔡政府「溫和」入聯引獨派不滿

隨著蔡英文政府上台後,因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陷入僵局之下,台灣參與聯合國相關組織的道路再告中斷。

為扭轉頹勢,從去年開始,民進黨政府便發動「公共外交」攻勢,寄望以軟實力讓國際社會看見被排除在聯合國之外的台灣。

例如,2015年聯合國大會為推動世界永續發展,決議設定「永續發展目標(SDGs)」,宣示於2030年前,包含世界所有國家、利害關係者以及人民,每一個人都不會被遺忘之「全球夥伴宣言」。蔡英文政府也「借力使力」,2017年起自主發佈台灣的「國家自願檢視報告(VNR)」,而台灣駐紐約代表處已連續兩年在聯大會議期間,和友邦及哥倫比亞大學氣候及社會國際研究所(IRI)合辦「永續發展目標(SDGs)」相關議題的研討會,以實質行動證明台灣對參與全球永續發展治理的成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