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我會被罰20萬嗎?國會改革增訂罰則,誰可能觸犯藐視國會罪?

2024-05-22 16:10

? 人氣

20240521-立法院會21日繼續處理國會改革法。(陳昱凱攝)
立法院會21日繼續審議國會改革法案,朝野立委舉手表決超過160次,最終二讀通過藐視國會及反質詢的行政罰鍰、強化人事同意權的行使、正副總統彈劾案時採記名表決、確立國會調查權等。(資料照,陳昱凱攝)

至於未及處理的藍白共提《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59之5條再修正動議,擬定若出席國會聽證會無正當理由缺席、拒絕表達意見、證言或提供資料,得經院會決議處1萬至10萬元罰鍰,並得按次處罰;而出席聽證會的政府人員證言若為虛偽陳述,經決議移送彈劾或懲戒,並依法追訴刑事責任,出席聽證會的社會有關人士證言為虛偽陳述,則得經院會決議處2萬至20萬元罰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外,依據藍白共提的《刑法》部分條文增訂案再修正動議,擬增訂第5章之1藐視國會罪,並擬增訂第141條之1條,明定公務員於立法院聽證或受質詢時,就其所知的重要關係事項進行虛偽陳述,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20萬以下罰金。

哪些人可能觸犯「藐視國會」?

究竟國會改革法案若修正通過後,未來可能觸犯藐視國會的有哪些人?針對不同身分、不同行為者,依照前述條文規定,經院會決議可進行的處罰,大致分為被課處行政罰鍰、移送監察院彈劾或懲戒、追訴刑事責任關押或罰金;而依前述分類,政府公務人員可移送監察院、追訴刑事責任,法人、民團及社會有關的民間人士,則最多僅會被課處行政罰鍰。

對照藍白共提再修正動議及二讀條文,雖《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25條以「被質詢人」作為規範對象,未定明何謂被質詢人,但同部法規有關國會調查的條文,國會調查權詢問的相關人員,條文內載明為「接受調查之人員」,出席聽證會證言的相關人員,條文內也明載為「出席人員」,可見雖國會調查權範圍涵括政府機關、部隊、法人、團體或社會有關人士,但均非可被追訴刑責的被質詢人。

至於未來《刑法》修正通過後,可能因出席立法院聽證或受質詢而觸犯藐視國會罪的人,條文內也已明定為「公務員」。綜合前述,未來修法後可能因不配合國會調查及聽證而觸法的法人、民團及社會有關的民間人士,或是不配合立法院行使人事同意權審查的相關被提名人,最高僅會被課處20萬元的行政罰鍰,且不服者均可在2個月內向立法院所在的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不涉刑責。

20240521-e401_01-在野陣營國會改革修法重點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 一文看懂》國會改革最新進度到哪了?朝野大戰表決逾160次 這些法條二讀通過

‧ 一文看懂》立委們為了什麼打架?國會改革4大重點,民進黨在阻擋什麼?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秉哲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