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特赦組織:中國留學生在海外仍躲不過「跨境鎮壓」

2024-05-14 12:00

? 人氣

2023年,德國之聲和調查報道平台Correctiv聯合報道了中國如何嚴密監控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CSC)在德國的獎學金獲得者,並阻止他們發表任何批評性言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微信:對海外學子的在線監控

貝爾格曼描述了一名受訪對象在德國的經歷:「一名參加抗議活動並在大使館前自拍的學生說,她在從大使館走向地鐵途中被跟蹤。」她表示,跟蹤或是拍攝抗議活動照片的行為,無法證明此人是否代表中國政府行事。

網絡監控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國普遍使用的通訊軟件微信被認為會向政府傳遞數據。「有案例是有人因為公開發表抗議言論,導致微信賬號被關閉或內容被屏蔽。」國際特赦組織提到「防火長城」時表示,留學生們會通過微信等國家批准的應用程序與在中國的親友交流,而這些應用程序很容易受到監控。

恐懼、壓力、孤立

國際特赦組織的報告指出,監視和恐嚇令海外的中國和香港留學生感到恐懼,造成心理壓力甚至抑鬱。化名「行動者」的留學生對德國之聲表示:「在遇到心理問題後,我曾向學校的心理諮詢單位尋求幫助,但他們對中國的國情了解甚少,無法提供有效的支持。」

貝爾格曼說,一些學生為了保護家人,中斷了與家裡的聯系。近半數的受訪者懼怕返回中國,其中六名學生希望在留學國家申請避難。

貝爾格曼分析稱,學生們正在進行自我審查和自我隔離。他們不確定是否可以信任其他中國留學生,也不確定是否會被舉報。「例如,可以根據香港《國安法》舉報。現在有一條熱線,可以直接舉報涉嫌違反《國安法》的人。」

國際特赦組織的訴求

國際特赦組織呼籲中國和香港停止一切形式的跨國鎮壓,而且必須修改限制海外學生人權的法律。

該組織表示,大學和東道國政府的措施也很重要。國際特赦組織詢問了55所大學並取得24份答覆。貝爾格曼表示,初步顯示,一些大學正意識到相關問題,但總體而言還有許多需要改進之處。

國際特赦組織呼籲在大學和州層面設立創傷通報中心。大學應為受影響者提供心理支持、咨詢和經濟援助。國際特赦組織德國總幹事杜赫羅夫(Julia Duchrow)對德國政府喊話:「德國有責任保護留學生」,德國政府應採取具體措施,消除中國留學生的恐懼心理。

希望使中國更加民主

盡管面臨風險,像永哲這樣的中國留學生仍懷抱著讓中國變得更民主的希望。「我們都在國外嘗試享受得來不易的自由。」

他對德國之聲表示:「我會關注人權議題,希望我的國家能變得更好。很多人都有類似的想法。這給了我勇氣。」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Andrea Grunau
責任編輯:李忠謙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