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倩儀觀點:台灣亟需學會對美國說─「謝謝,但我們不需要。」

2024-04-29 06:20

? 人氣

加薩之外,烏克蘭的30萬-40萬冤魂亦是烏克蘭多年來任由美國擺佈的後果。帝國透過它的媒體瘋狂放送帝國史觀:烏克蘭戰爭的歷史應該從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那天起算,前面的事別談;就如加薩的敘事應該完全聚焦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襲擊以色列一樣,之前、之後發生的事都別談論。沒有帝國主流媒體此般特異論述「幫忙」,30萬-40萬烏克蘭人不必死,20%的烏克蘭領土今天也還會是烏克蘭領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烏克蘭戰爭。利沃夫的聖彼得和保羅教堂中展示殉國烏克蘭士兵的照片。(美聯社)
烏克蘭戰爭。利沃夫的聖彼得和保羅教堂中展示殉國烏克蘭士兵的照片。(美聯社)

1.俄羅斯只想跟烏克蘭和平相處,美國執意挑釁到它動手為止。

2014年以前,安居樂業的烏克蘭好端端的,何需美國幾十億又幾十億的軍事「援助」?沒有「北約東擴至烏克蘭」的叫囂,與「美國在烏克蘭扶植新納粹、煽動政變、引爆內戰」兩項事實,就不會有俄烏戰爭。

帝國努力對它的子民宣導:「北約東擴到俄羅斯家門口是北約的自由,」但當然帝國絕不會拿同樣標準主張俄羅斯或者中國有權將軍事聯盟擴展到美國家門口。冷戰結束時「北約不會向東擴張一吋」的承諾一而再、再而三在華沙公約早已走入歷史、北約並無相應敵人的情況下被粗暴撕毀。烏克蘭是最終紅線的事實西方心知肚明。克林頓總統的國防部長裴里(William Perry)明確指出西方該為俄羅斯關係走下坡負責,因為執意北約東擴。美國現任中情局局長、前任駐俄羅斯大使伯恩斯(William Burns)也曾一再警告美國政府:北約東擴—特別是東擴到烏克蘭—絕不可能為俄羅斯人(包括普丁的反對派)所接受。德國前總理梅克爾更認為,從普丁的角度看,北約東擴到烏克蘭就是在對俄羅斯「宣戰」。

帝國非但不肯守住份際,反而要它的子民跟著複誦:「問題不是北約啦!問題是俄羅斯的擴張野心啦!普丁想當彼得大帝!」能夠拿來反駁帝國遁辭的例子太多,單單是2021年12月、2022年3月、2014年2月的三件事便足以戳破帝國謊言:

普丁非但不想要戰爭,反而一再表達希望與西方和平相處。由於歷史上歐洲入侵俄羅斯(拿破侖與希特勒)皆取道烏克蘭,因此烏克蘭維持中立對俄羅斯而言至關重要。美國對普丁的訴求充耳不聞,持續加碼「援助」烏克蘭備戰。2021年12月17日普丁做了最後一次努力,盼與烏克蘭及西方和平相處,美國再次嗤之以鼻。倘若有擴張野心的是普丁,他何須一而再再而三央求西方讓烏克蘭做自己、讓俄羅斯與它和平相處?

2022年2月24日,普丁要讓美國知道俄羅斯的底線不能退讓,揮軍進入烏克蘭。戰爭剛發生,俄烏雙方就在以色列前總理班奈特(Naftali Bennett)調解下坐下來和談,然而美國及西方盟友阻擋了和談努力。烏克蘭自己的官員阿拉哈米亞(Davyd Arakhamiia)亦承認,俄羅斯原本在2022年3月就準備好要結束戰爭,只要烏克蘭同意中立。然而當和平出現曙光時,英國首相強生(杭士基曾說英國不是美國的貴賓犬,而是攻擊犬)4月初出人意表飛抵基輔,要澤倫斯基別簽約,繼續打。兩週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雷神軍火公司前董事)也飛到基輔,告訴澤倫斯基美國希望看到的是俄羅斯「被削弱」。在西方的堅持下,澤倫斯基只能繼續源源不斷將無辜烏克蘭人送上前線,至今犧牲掉30-40萬國民。這段歷史戳破了「普丁擴張野心」的謊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