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總統與立委大選結束到今天正好三個月。三黨對選舉結果都不滿意,但尚能接受。民進黨以四成得票率贏得總統,輸了國會,結束八年完全執政;國民黨總統輸,但立委席次大有斬獲,翻身成為國會最大黨;民眾黨總統雖輸,國會如預期上八席立委,政黨票四年成長一倍,總統票高達369萬多,跌破很多人眼鏡。選舉結果揭曉當天,我在臉書有感而發,下了一個結論:就現階段來說,這是最好的結局,因為選民不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繼2022九合一地方選舉之後,選民再一次狠狠地教訓了執政的民進黨。
2024總統大選過程中最富戲劇性的,就是藍白合那一齣大戲。從11月15到11月24,前後九天,有最聳動的開始,和最令人錯愕的結束。大家想必記憶猶新,也或許是刻骨銘心。大家今天再想一下,如果當時藍白合真的成局,侯柯配,現在的局面會是什麼?會贏?會輸?對民眾黨是好?是壞?這是一個與事實相反的假設,但有很大的討論空間。我的看法是,侯柯配不論輸或贏,對民眾黨長期的發展是不利的,幸好柯文哲懸崖勒馬。
看看今天,民眾黨創黨四年多,有自己的主體性,有八席立委,二席縣市長,14席縣市議員,有屬於自己的三、四百萬支持者,還有每年一億五千多萬的公費補助,從歷史的角度看,狀況好的不得了。未來問政動向,包括立法過程表現,以及各項大小選舉,從補選、2026地方選舉、到2028總統與立委選舉,環環相扣,舉足輕重,自然備受關注。
當代政治學關於政黨與政黨體系的文獻汗牛充棟。大體上,可以粗粗地分成一黨制、兩黨制、多黨制。但什麼樣的政黨才可以列入計算?政治學者是有一些客觀的計算標準的。為節省時間,我採用Markku Laakso & Rein Taggepara (1979)的「有效政黨數目」的計算公式,計算1992到2024台灣共十次立委選舉結果。結果發現,台灣政黨有效數目是介於1.75到3.5之間,平均數是2.49。簡單地說,台灣政黨有效數目大多數時間是低於2.5。也就是說,比較趨近兩黨制的狀態。
過去三十幾年,台灣政黨體系為什麼會呈現「趨近兩黨制的狀態」?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大致說來,和兩大因素有關,一個是政黨的歷史起源因素,另一個是憲政與選舉制度結構的因素。
關於第三大黨陷阱 (The Third Party Trap)
最近中國經濟發展陷入困境,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去年就指出中國可能已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未來情況不樂觀,引起許多關注。我觀察台灣政黨政治三十幾年,也有一個類似的發現,我稱之為「第三大黨陷阱」。(The Third Party Trap)。所謂「第三大黨陷阱」是指台灣解嚴後,位居兩大黨後面的政黨,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能逃得過三次立委選舉的試煉,可以稱之為「三屆立委魔咒」。且舉四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