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茜專文:拜登能結束烏克蘭戰爭嗎?

2024-04-07 05:50

? 人氣

圖舷2022年12月21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會見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美聯社)

圖舷2022年12月21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會見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美聯社)

讓我們說實話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拜登必須結束他一直歌頌的「烏克蘭戰爭」,否則他可能無法連任;雖然民主黨在期中選舉逃過了一刧。

記住幾個數字,拜登目前因爲通膨支持度三十九%;川普此次CNN出口民調支持度也是三十九%。

五十多年前,美國歷史曾經發生過類似的景象。民主黨總統詹森的支持度因為越戰,從七十%大跌至三十九%,在一片混亂的「危機」中,他回到故鄉沉思。

沿著溪流,依偎樹底,詹森總統在兒時喜愛的樹下沉思,他想清楚了,他可以休息了。在誤判越戰之後,在北越進入西貢於美國大使館炸出一個大洞之後,他的腦袋似乎清楚了一些。

The game is over.

回到華府,他做出不連任的決定!

決定之後,他的回憶錄寫道:「過去整整一年來,我第一次看見光明。」儘管他經歷了數百個白天,但他第一次感受到白日的存在,就在溪流旁,兒時情景的回憶中,他找回了平靜。

那是一九六八年的三月三十一日;詹森宣布「不競選連任」,震驚各界;一年後,一九六九年一月二日,天空飄著灰塵,空氣凜冽,詹森將總統的職位交給尼克森。

尼克森於一九七三年宣布越戰停火。已罹患心臟病的詹森發表感言:「我認為我應該在我的權力範圍內,做對和平有意義的事。新總統和我均如此認為,相信這是每一個美國人民最殷切期盼的事。」

二○二二年,美國期中選舉前,拜登總統的支持度,也只剩下一樣的數字三十九%。

拜登一樣誤判了俄烏戰爭的危險性,包括能源、通膨到經濟衰退。他犯下一連串外交錯誤,誤判了玩弄烏克蘭申請加入北約,可能帶給全世界的通膨影響,包括美國。

所謂「削弱俄羅斯」,已經等同「削弱白宮」,還有他自己。

拜登在烏克蘭戰爭前後的錯誤,並不會因為期中選舉川普的「危險」而消失。恰恰相反,隨著共和黨可能推出的新總統候選人是年輕的佛州州長德桑提斯,拜登連任的「危險」,正在加大。

美國經濟的失落,是民主黨的錯誤嗎?當然不是,它是五十年來,美國主導的全球化演進後的結果。美國的政治人物及經濟學家對於此現象,有些歸諸於錯誤的過度自由化,尤其金融市場自由化;有些咎責美國政經體制由一小撮人把持。小小的菁英族群,卻控制著全美國的政治經濟走向。四十%的美國人無法承受區區四百美元的意外費用。美國這幾年廣受歡迎的書籍包括《絕望者之歌》(A Memoir of a Family and Culture In Crisis)、《故鄉土地上的陌生人》(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他們書寫的不是烏克蘭戰爭、不是非洲飢民,而是「可悲的美國人」。

民主黨先是在二○一六年大選早已失去了許多白種藍領工人;等於火上添油,通膨使得這次期中選舉連拉丁裔、非裔的選票,民主黨都差一點流失。

民主黨最後的僥倖勝利,完全靠川普支持的候選人─他們異口同聲的「危險語言」,使民主黨在許多州贏得勝利,但雙方差距往往小於三%。

這完全是僥倖。一個依靠「恐怖川普」而出現的奇蹟。

拜登的恩人不是最後為民主黨四處站台的歐巴馬,而是為共和黨候選人全國奔波的川普。川普愈狂言,民主黨齊聲呼喊「挽救美國民主」;最後頂住了紅潮。

但那些底層窮苦的非洲後裔、拉丁後裔、白人藍領選民,他們終究可能在高通膨下,繼續吶喊:「我如何挽救我交不出的房貸?」「下個月我的生活費,在何方?」

「挽救美國民主」是空洞的,但貧苦大眾下個月的房租房貸是實實在在的。

美國十月份通膨指數為七.七%,其實只比九月份下降○.五%。由於預期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將會緩和升息,股市十一月的繁榮和實際的經濟根本是個大反差。

拜登解決困境的方法─結束他可以卻沒有阻止的烏克蘭戰爭。

事實上拜登相當明白這一點。期中選舉前約一個月,白宮預期選舉可能會輸,已經派出高級幕僚和俄羅斯袐密接觸。這個消息很快被《華盛頓郵報》獨家披露,美國的目的是促使俄烏和談,結束戰爭,並且提及擔心歐洲出現通膨導致的「烏克蘭疲勞」,而且「要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必須降低不可能達成的談判前提。

白宮在報導出爐之後,大方承認美俄接觸,但解釋這是為了恢復《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避免核戰。但了解烏克蘭戰爭俄羅斯戰略的人,恐怕都不會同意。俄羅斯目前沒有動用核武的跡象,尤其削減戰略武器談判,在彼此對峙烏克蘭戰爭全面升級時,更看不到可能性。

期中選舉前,《紐約時報》再獨家報導: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Alexander Milley)在一場白宮重大會議中表示:「(我們)必須相互承認真正意義上的烏克蘭軍事勝利,無法透過軍事手段實現,因此需要轉向談判手段。」

2024年4月1日,一對情侶在紀念烏克蘭陣亡軍人的「記憶牆 」前留影。(美聯社)
2024年4月1日,一對情侶在紀念烏克蘭陣亡軍人的「記憶牆 」前留影。(美聯社)

密利援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例子,一個明明知道自己無法取勝的指揮官若繼續戰鬥,最終導致兩千萬人喪生。

「當有機會談判時,當和平是可以達成時,抓住這時機!在冬天到來之前,在俄羅斯撤軍赫爾松之際,這是最好的時機。」

他後來揭露,這場戰爭CNN從未告訴美國人民的真相:俄烏雙方死傷的軍人,皆高達十萬人。

密利尤其擔心冬天將至,俄羅斯只要使用無人機,摧毀水電瓦斯設施,烏克蘭將陷入俄羅斯女王凱薩琳大帝的名言:「我們有八個月的冬季」,「還有四個月的壞天氣」,這使我們在寒冬中行動,使俄羅斯在歷史上幾次重大戰爭裡,扭轉戰局。

包括一八一二年的俄法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德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這是一個偉大、在乎烏克蘭人民性命的美國軍事領袖的建議。

於是期中選舉後,最新訊息:俄美將舉行自烏克蘭入侵以來的首次核會談,時間十一月底或十二月初,地點在埃及首都開羅,磋商將持續約一星期。

這和烏克蘭戰爭爆發前,美國僅派出副國務卿於二○二一年在瑞士和俄羅斯副外長談判一天;於二○二二年初由國務卿布林肯和俄羅斯外長僅接觸半天,接著立即前往南太平洋地區,主導印太框架─態度及時間,完全不同。

尤其烏克蘭加入北約,俄羅斯必然開戰,是二○○六年橙色革命後普丁畫下的紅線。

歐洲領袖、美國總統、美國國防部、美國國務院人盡皆知。這和臺灣宣布獨立,或是公投獨立,必然引發臺海戰爭,是一樣的常識。

它不是烏克蘭人民有沒有權利加入北約,臺灣人民有沒有自決權利的「正義」問題。

它是現實,而那個現實─就是戰爭。

理由之一:基輔距離莫斯科太近,坦克車五小時,飛彈數分鐘,如果北約在此布署軍事設施,比一九六二年古巴對美國的威脅更大。

理由之二:一九九○年東西德統一時,蘇聯同意東西德統一的前提是「北約不得東擴」。後來北約一直違反協定東擴,於是普丁於二○○六年畫下了最後紅線─只要是烏克蘭,俄羅斯不會再忍耐國際羞辱。

拜登基於什麼自私或是愚蠢的動機,在二○二一年九月一日於白宮接見澤倫斯基時,未阻止烏克蘭、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拜登為什麼不願和梅克爾同一陣線阻止戰爭?他或虛應故事、或純粹愚蠢、或因自私理由,反而鼓勵烏克蘭加入北約,任由戰爭發生。理由是什麼?

至今沒有人知道。

烏克蘭戰爭的「正義之旗」飄揚下,美國、歐盟……通膨,全球經濟同步衰退,人民難以承受。

美國原本破碎的經濟體制,痛苦絕望的底層民眾,更加無以立足。

期中選舉倒數前幾天,民主黨年輕成員拿著一個小看板,當時拜登正在演講,他們在場外舉牌抗議「Give me a break! What idiots!」

那個 idiots 指的是拜登和他的幕僚。

這場因為白宮默許烏克蘭跨越紅線申請加入北約而誘發的戰爭,帶來了全球各地不同的不幸。小從美國科技公司的裁員潮、歐美的通膨,大到烏克蘭近一千四百萬難民、非洲的飢荒、歐洲能源危機,到全球經濟衰退……。

直到今天,美國仍然表示將無限期支持烏克蘭政府,包括武器、財政……但同一時間,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已經和俄羅斯準備「展開談判」。

典型美式兩手策略。

目前烏克蘭恐懼的人們,每三人中有一人是難民,父母帶著年幼的孩子逃亡。美聯社照片中一個媽媽,年紀輕輕,看起來卻已滿臉風霜,她望著懷中的孩子,以湖綠色的毛毯包裹著。嬌嫩的臉、凜冽的寒夜、未知的命運,環抱著即將面臨飄雪的母子。

當美俄開始談判,不論是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它都代表美國政策的妥協。美國不會立即要求烏克蘭停火,依據歷史經驗,這種事還要拖個一至兩年。

直到各方都滿意。

其中澤倫斯基二○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要競選連任,在此之前他必須仍然是英雄;拜登必須在二○二四年十月以前解決掉這場戰爭,降低通膨;而普丁,他死也需要面子!

但那個烏克蘭母親懷裡的小嬰兒需要人生,非洲飢餓的人們需要食物,冬季寒冷的歐洲人需要暖氣。

悲哀的是: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不是以人的命運做決定。

密利將軍的警告,迴盪白宮,也穿越歷史。

但拜登等人一開始將烏克蘭戰爭如此神聖化,如今他的政治前途,完全賭在這場戰爭能否結束。

而他過去的好戰、高調、神聖化,這將使得和平談判,滿布荊棘。

拜登會是一九六八年的詹森總統?

他渴望權力那麼久,他才剛剛撤離阿富汗,即讓世界又捲入烏克蘭戰爭。

他不是和平主義者,從來都不是。

當普丁和拜登開始談判時,烏克蘭正義遊戲的主旋律,當然會漸漸變調了。

而遊戲木馬繼續旋轉之下,必然埋藏更多烏克蘭人民的屍體。

有的時候,回顧歷史,無非就是徹底看透一切!

陳文茜新作《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書封。(時報出版)
陳文茜新作《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書封。(時報出版)

*作者為《文茜的世界周報》節目主持人。本文選自作者新著《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