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盈隆專欄:心繫台灣民主,魂牽中國統一,永留正氣在人間─憶授業恩師胡佛院士

2018-09-22 06:50

? 人氣

胡老師一手建立的另一項重要研究傳統是「選舉與投票行為研究」。這個研究傳統始於1980年台北市選民投票行為研究,而我有幸就是當時的專任研究助理。從那時候開始,每隔三年的中央民意代表選舉,都會進行全島性/全國性的調查訪問研究,深入到一般人家中做訪談,從1983、1986、1989、1991、1992、1995、1996等等。附帶一提的是,1996年台灣第一次總統大選,胡老師提攜我出任當時國科會總統選民研究計畫的總主持人,而該計畫也很順利的完成。1997年,我因服膺民進黨前主席黃信介先生「元帥東征」的精神,接受民進黨徵召返鄉參選花蓮縣長,從此我漸漸投入實際政治,而越來越少機會參與胡老師的大型研究計畫,不能不說是一樁憾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6總統大選青年對談(曾原信攝)
胡佛老師首開選舉投票行為研究之先河。圖為2016總統大選青年對談一景。(資料照,曾原信攝)

胡老師不僅僅只是一個學術工作者,他同時是一個非常受景仰的知識份子。他憂心台灣國家認同的問題是從1970年代就開始的。最具體的是表現在1980年的台北市選民投票行為研究中,他已經開始著手處理台灣認同與中國認同的實證研究。猶記得1982年中國時報系舉辦「棲蘭會議」,那一場盛會共有海內外19位最負盛名的自由主義學者參加,如余英時、張灝、林毓生、楊國樞、胡老師等等,提出了許多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學術主張和歷史洞見,我因胡老師的庇蔭,也受邀見習,得以親耳聆聽到許多前輩奇俠的宏言讜論,至今仍不時浮現我腦海。胡老師那次提出了一篇深獲好評的論文「憲政結構的流變與重整」,試圖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文化面與規範面之間找到強有力的連結,展現了憲法學與政治行為學的有機連結,毫無疑問是一個偉大的學術創舉,而他依據的經驗資料就是1980台北市選民投票行為研究。

不可諱言的,1990年代中期以後,胡老師對李登輝總統主導的修憲,以及陳水扁總統上台後「一邊一國」的主張完全不能接受。他甚至對馬英九總統的若干所謂「獨台」作為也不以為然。的確,台灣三十年政治自由化、民主化和本土化所形塑出來的整體政治大環境和胡老師的大中國情懷漸行漸遠;他憂心鬱卒,黯然神傷,但絕不口出惡言,展現了一代政治學宗師、一代傑出知識份子過人的涵養與修為

胡老師如今已經化作一縷清煙,瀟灑帥氣地離開人世間了。他的辭世,一度讓我痛徹心扉,六神無主。我苦思數日,寫下一幅輓聯,希望能將聖西師一生的風範與教誨表達於萬一:

「心繫台灣民主,雍容大度,無懼獨裁統治者;

魂牽中國統一,胸懷天下,永留正氣在人間」

我永遠懷念的胡老師。

*作者為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前台灣政治學會會長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游盈隆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