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基年專文:人際網絡區隔,外省籍族群只能選擇軍公教

2024-03-26 06:30

? 人氣

退伍以後做什麼?

外省第一代移民中,有過半比例原本就是公教人員,但是從軍隊轉任的也很多。這個年齡層中,在公教行業中外省人與本省人的差距,不只是因為外省移民來台前原來的職業背景,還有後來外省軍人轉任公教行業的關係。根據現行「退除役給與」的規定,退除役官兵轉業到政府機關或公營企業後不能領兩份薪水;但若退除役官兵有辦法在私立機構或私人單位找到工作,就可以支領兩份薪水。在這種情形下,選擇轉任公教行業變成一個有趣的議題。任職公教行業必須有公務人員任用資格或通過師範教育,退除役官兵是透過哪些管道取得這些任用資格?其中的過程和機制又是什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這批外省軍人在台灣退役,展開下半輩子的生涯時,立刻面臨「退休金的兩難」。究竟要進入公家機關或私人機構上班,是攸關他們下半輩子經濟生活的重大抉擇,因為是否核發退休金和國軍退伍給與的規定有關。在台合法退役並合乎一定年資規定的國軍官兵,在退伍後可領一定的退伍金或終身俸,如果退役後選擇在政府機關或公營企業工作,只可以支領一份待遇,退伍給與會延緩發放,等到他們離職脫離就業,才能支領退伍金或退休俸;但如果退伍後選擇任職於私人機構就沒有這個限制。

如此一來,當時的退役軍人按常理應該大多往私人機構找工作,其實不然,原因除了進入私人機構不容易,也是為了避免風險。由於退除役軍人的轉業競爭力較弱,再加上在台灣沒有家族親屬,也沒有土地或不動產,在風險發生時沒有緩衝和依靠,所以退役軍人大多較有危機意識。要他們在賺比較多和相對安穩保障之間擇一,掙扎許久後往往是:如果有私人關係(人脈)而進入私人機構,危機感會低一點,這代表一種形式的保障,所以是第一優先的選擇;退而求其次,如果在公家機關擁有私人關係,就能利用非正式的管道在裡面找個差事,只是這些差事往往屬於臨時性,又是一些別人不做的剩餘工作。這兩項選擇都不用擔心拿不到軍人的退伍金或退休俸;但如果找工作沒有任何私人關係可以利用,那不管做什麼都只能靠自己的終身俸過日子。

退役後找工作難

退役軍人在私人機構找工作很難,因為他們平常跟社會的接觸面很小,欠缺相關資訊,又沒有人際網絡,不會說台語更是一大溝通障礙。在報紙上刊登不需要經驗又歡迎退伍軍人的十之八九都是拉保險。如果外省第一代退役軍人的外省網絡資源無法為其介紹工作,他們就只能把退輔會的轉業管道當成最後的依靠。藉由這些管道,使眾多的外省籍退役軍人進入公教行業。

外省第一代大多隻身來台,他們少不更事就被迫離鄉背井,遠離父母與原生家族,因此人際關係網絡的組成多以軍隊同事為主,包括軍中長官、袍澤等;不同背景、異質的人際資源則相當稀少。換句話說,他們在台灣可以發展的人際網絡,或多或少和軍隊相關組織(如眷村)有關,比較少與其他行業打交道。更因為較早來台的軍隊與當時本省人之間的衝突,加上語言隔閡,後到的外省軍人想打進本省人的圈子談何容易?「同鄉」是外省第一代退役軍人很重要的網絡資源,眷村本身也是外省居民的社會資源集中地之一;另外還有社團的網絡,如救國團所支持的青年寫作協會。但不論如何,他們的就業網絡始終跨不出外省人的圈子,而且都是在外省味道濃厚的社會組織—「黨政軍教」中打轉,基本上跟本省人的圈子兜不在一塊兒。對外省第一代來說,他們從軍中退下來轉向公教行業的主因是族群網絡的區隔,也就是他們所熟悉的人際關係有所侷限的意思。外省第一代的人際關係網絡,一開始就是藉由當初從軍和移民來台的過程而形成,這個網絡的範圍決定了他們退役後的走向。由於本省和外省網絡之間的區隔,退輔會提供的正式就業管道就成為他們的最佳選擇。

《國與家》書封。(允晨出版)
《國與家》書封。(允晨出版)

*作者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本文(鍾基年原著,潘美智改寫)選自《躋身台灣上下流─外省人的營生圖》(張茂桂總編,允晨出版),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