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基年專文:人際網絡區隔,外省籍族群只能選擇軍公教

2024-03-26 06:30

? 人氣

外省第一代移民中,有過半比例原本就是公教人員,但是從軍隊轉任的也很多。(新新聞資料照)

外省第一代移民中,有過半比例原本就是公教人員,但是從軍隊轉任的也很多。(新新聞資料照)

外省籍族群的軍公教背景

倘若隨意詢問幾位四、五年級生,以了解他們對於曾經就讀的小學、國中的回憶,總會在各自的腦海中蹦出不一而足的相似經驗,尤其集中於對外省籍族群的早期印象與第一類接觸。校園中總有一個嗓門特大、操著一口外省鄉音的工友伯伯,他的工作就是負責校園景觀的維護;校長、老師辦公室的整潔、安全巡邏、門房守衛,以及一大堆隨時交辦的雜事。學生剛開始都因怕他而盡量避而遠之,直到混熟了,他也會讓你看到和藹可親的一面,可算是外省第一代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另外,學校裡的老師也大多是外省人,來自大陸各個省分,性格差異大、南腔北調。除非是國文老師,否則學生要在短時間聽懂老師說的話,就得各憑本事。當然,在老師背後模仿、揶揄他們教課時的口白,也是學生的課餘樂趣(什麼!校醫也是外省老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隨國民黨政府來台的「老兵」已是各路外省人集合的代名詞,印象中即使是穿著筆挺軍裝的年輕軍校生,也都是追隨乃父之風的軍人子弟。警察伯伯也以外省人居多,垃圾車清潔隊員、水肥車的工作人員、公車司機也多見外省老兵面孔。到公家機關辦事,辦公桌上每人一杯蓋杯茶,又是外省伯伯、阿姨。長久以來,台灣大眾對於外省族群一直存在的印象,就是外省人大多從事軍公教行業;相關研究也證實了相似的結果:從 1949 年到1961 年,省府公務人員當中,外省人的比例大約占了三分之一強,也超過當時外省人占全台人口的百分比(約占 12%)。

而在軍公教體系中,外省人集中於軍隊等軍事體系的趨勢,更是高於政府公務員與學校教育體系;相較之下,本省人任職於軍隊等軍事體系的情形相當罕見。話說外省第二代呢?本篇文章用數字說話,把範圍限定在 1949 年至 1963 年在台灣出生的第二代,即所謂「外省第二代」,發現他們在軍公教行業的比例也大大超過同年齡層的本省人。直到 1961 年以後的出生人口,在軍公教行業中的比例才沒有省籍上的差別。

綜言之,外省族群與軍公教體系的高度連結,從外省第一代一直延續到第二代,第二代任職於軍公教行業的比例,也遠高於相同年齡層的本省人。此種存在於軍公教體系中特有的省籍差異,隨著時局演變逐漸消弭,在 1961 年後出生的人口,任職軍公教體系的省籍差異已不復見,表示公平性已提高。

好男不當兵?

外省第一代如何與軍隊結下不解之緣?回顧那段動蕩不安的大時代,由從軍意願,可以了解「被迫從軍」與「志願從軍」的差異。

被迫從軍

被迫從軍的類型大致有抽壯丁與拉伕兩種,兩者的性質和內在邏輯皆不相同。抽壯丁早在抗日戰爭初期就在民間進行,並且是全國性的,目的是配合當時地方行政制度—保甲制度的實施。當時的抽丁原則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也就是以家為單位,按人數比例抽男丁。舉例來說,若一個家庭有三個兄弟,其中就得有一個去從軍;若有五個兄弟就得有兩個從軍。不過也時有違反抽丁原則的案例,那種抓人當兵的行徑就像在抓土匪,有時甚至五花大綁強迫從軍。有些農家或家庭社會經濟地位比較低的子弟,因無力反抗或無錢行賄,最先淪為犧牲品,被迫納入軍隊。

拉伕也是強迫從軍的一種。拉伕一開始不是要人上戰場打仗,而是作為物資運輸的人力,因此住在運輸路線上的人家比較容易被抓,之後也可能會被放回。不過在國共內戰末期,由於軍力極度耗損,部隊的人力需求相當大,也顧不得年齡大小,只要是男性就會成為拉伕的兵員之一。

志願從軍

相較於被迫從軍的無奈,志願從軍者可依照個人意願選擇從軍途徑,主要可區分為投考軍校與志願從軍。前者是進入陸海空等各軍種的軍事院校就讀,接受正規的軍事訓練,成為職業軍人;後者則是志願參加青年軍、教導團等隸屬軍事體系的團體。雖然是依個人意願進入軍隊,但通常也經歷了一段曲折的過程。在學校求學的學生、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或本想前往海外發展的商人等,由於戰事突發而無法繼續完成原先的生涯規劃,在無可奈何之下,有些肯冒險、肯吃苦的年輕人就選擇從軍作為替代的出路;也有部份學生是透過一些「仲介團體」進入軍隊,例如「三民主義青年團」就在戰地收容流亡學生,編制老師負責教授學生課業,以銜接未來的軍校教育,最後鼓勵學生投考軍校。

不是歸人,只是過客?

國民黨政府為鞏固自身威權政體,維護正當性,利用來台的外省軍民與大陸間的血緣紐帶,塑造出「反攻大陸消滅共黨」的政治神話,其意識形態效果之深,直到神話象徵消失後,才漸漸消退。眾多外省第一代退役軍人信仰這種政治神話,使他們在台灣開始定居發展的時間延緩,如此耽擱使他們在往後的資源累積上越來越困難。剛來到台灣的一般外省第一代軍人,手上沒什麼錢;就算有些家當,在當時老蔣總統提倡「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號召下,總認為馬上就會反攻大陸,哪還需要買房子、土地?直到老蔣總統去世,他們的想法才有了改變,然而那時已是 1975 年。大多數的外省第一代透過被迫從軍與志願從軍,在 1949 年隨國民政府移師台灣,並在來台初期仍留在軍事體系中服軍職,到 1980 年以後才陸續退役。在長達 30 多年的部隊生涯中,個人到底該如何在軍中謀求發展?

被抽壯丁或拉伕而進入軍中的人,大多來自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農村家庭,大抵沒受過幾年教育,知識水準的低下阻礙他們在軍中的發展。聽過「行伍軍官」吧?就是沒有軍校學歷,只能在行伍中緩慢晉升的軍人,主要差異在於個人教育水平的高低。相較之下,志願從軍的人大多具備中學以上學歷,投考軍校的機率很高,待軍校教育告一段落,便分發到各軍事單位成為軍官。擁有軍官職位便掌握了軍中的重要資源,更有利於在軍中升職。家庭背景好壞不僅影響個人被納入部隊的方式,更間接透過教育水平而影響個人後來在部隊中的升遷。

退伍以後做什麼?

外省第一代移民中,有過半比例原本就是公教人員,但是從軍隊轉任的也很多。這個年齡層中,在公教行業中外省人與本省人的差距,不只是因為外省移民來台前原來的職業背景,還有後來外省軍人轉任公教行業的關係。根據現行「退除役給與」的規定,退除役官兵轉業到政府機關或公營企業後不能領兩份薪水;但若退除役官兵有辦法在私立機構或私人單位找到工作,就可以支領兩份薪水。在這種情形下,選擇轉任公教行業變成一個有趣的議題。任職公教行業必須有公務人員任用資格或通過師範教育,退除役官兵是透過哪些管道取得這些任用資格?其中的過程和機制又是什麼?

當這批外省軍人在台灣退役,展開下半輩子的生涯時,立刻面臨「退休金的兩難」。究竟要進入公家機關或私人機構上班,是攸關他們下半輩子經濟生活的重大抉擇,因為是否核發退休金和國軍退伍給與的規定有關。在台合法退役並合乎一定年資規定的國軍官兵,在退伍後可領一定的退伍金或終身俸,如果退役後選擇在政府機關或公營企業工作,只可以支領一份待遇,退伍給與會延緩發放,等到他們離職脫離就業,才能支領退伍金或退休俸;但如果退伍後選擇任職於私人機構就沒有這個限制。

如此一來,當時的退役軍人按常理應該大多往私人機構找工作,其實不然,原因除了進入私人機構不容易,也是為了避免風險。由於退除役軍人的轉業競爭力較弱,再加上在台灣沒有家族親屬,也沒有土地或不動產,在風險發生時沒有緩衝和依靠,所以退役軍人大多較有危機意識。要他們在賺比較多和相對安穩保障之間擇一,掙扎許久後往往是:如果有私人關係(人脈)而進入私人機構,危機感會低一點,這代表一種形式的保障,所以是第一優先的選擇;退而求其次,如果在公家機關擁有私人關係,就能利用非正式的管道在裡面找個差事,只是這些差事往往屬於臨時性,又是一些別人不做的剩餘工作。這兩項選擇都不用擔心拿不到軍人的退伍金或退休俸;但如果找工作沒有任何私人關係可以利用,那不管做什麼都只能靠自己的終身俸過日子。

退役後找工作難

退役軍人在私人機構找工作很難,因為他們平常跟社會的接觸面很小,欠缺相關資訊,又沒有人際網絡,不會說台語更是一大溝通障礙。在報紙上刊登不需要經驗又歡迎退伍軍人的十之八九都是拉保險。如果外省第一代退役軍人的外省網絡資源無法為其介紹工作,他們就只能把退輔會的轉業管道當成最後的依靠。藉由這些管道,使眾多的外省籍退役軍人進入公教行業。

外省第一代大多隻身來台,他們少不更事就被迫離鄉背井,遠離父母與原生家族,因此人際關係網絡的組成多以軍隊同事為主,包括軍中長官、袍澤等;不同背景、異質的人際資源則相當稀少。換句話說,他們在台灣可以發展的人際網絡,或多或少和軍隊相關組織(如眷村)有關,比較少與其他行業打交道。更因為較早來台的軍隊與當時本省人之間的衝突,加上語言隔閡,後到的外省軍人想打進本省人的圈子談何容易?「同鄉」是外省第一代退役軍人很重要的網絡資源,眷村本身也是外省居民的社會資源集中地之一;另外還有社團的網絡,如救國團所支持的青年寫作協會。但不論如何,他們的就業網絡始終跨不出外省人的圈子,而且都是在外省味道濃厚的社會組織—「黨政軍教」中打轉,基本上跟本省人的圈子兜不在一塊兒。對外省第一代來說,他們從軍中退下來轉向公教行業的主因是族群網絡的區隔,也就是他們所熟悉的人際關係有所侷限的意思。外省第一代的人際關係網絡,一開始就是藉由當初從軍和移民來台的過程而形成,這個網絡的範圍決定了他們退役後的走向。由於本省和外省網絡之間的區隔,退輔會提供的正式就業管道就成為他們的最佳選擇。

《國與家》書封。(允晨出版)
《國與家》書封。(允晨出版)

*作者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本文(鍾基年原著,潘美智改寫)選自《躋身台灣上下流─外省人的營生圖》(張茂桂總編,允晨出版),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