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防範中國奪島的戰術難題:台灣該押寶重型武器,或者不對稱作戰?

2024-03-20 11:01

? 人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現任總統蔡英文的領導下,台灣在不對稱武器問題上已經向美國的想法靠攏。台灣增加了幾種武器的訂單,如400枚陸上發射的「魚叉」 飛彈,不過美國很難向台灣快速交付。台灣也在加緊生產自己的飛彈,包括與「魚叉」 飛彈類似的「雄風」反艦飛彈。

美國的壓力並不意味著台北會停止購買高價武器。根據華盛頓智庫Cato Institute去年的統計,在川普(Donald Trump)和拜登(Joe Biden)執政期間,台灣簽署了44億美元的包括魚叉飛彈在內的不對稱武器購買合約,常規武器的訂單為117億美元。

這些常規武器包括66架F-16戰機和108輛M1艾布蘭戰車,這些都是川普時期的大訂單,定於未來幾年內運抵台灣。

美國官員和軍事學者長期以來一直認為,這些昂貴的硬體容易在規模大得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進攻初期被摧毀 。根據美國智庫的模擬,如果中國發動全面入侵,大部分台灣空軍或海軍力量將很快被中國的飛彈摧毀。

維吉尼亞州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的安全學者Michael Hunzeker表示,如果不轉向全面的不對稱防禦路線,一旦遭進犯,台灣有可能迅速戰敗。Hunzeker等人認為,台灣軍方偏好價格高昂的武器,因此可投向肩射式飛彈等工具的資金受到了限制,而在一些懷疑論者眼中,後者是更有效的工具。

他說:「我們這些以批判眼光審視台灣軍方的人如果看到了什麼,解放軍只會看得更清楚。」

台灣一些人士也在向賴清德提出類似的建議。他們說,要是與北京方面及其200萬現役軍人發生正面交鋒,這個擁有2,350萬人口、實行民主制度的自治島嶼沒有機會獲勝。

於2017年至2019年擔任台灣參謀總長的李喜明曾啟動一項部署微型突擊艇的計劃,這些微型突擊艇可以隱藏在漁港中,一旦有中國部隊來犯,可以發動游擊式飛彈攻擊。該計劃在李喜明卸任後被取消。

李喜明說,台灣140億美元的軍事預算不足以支撐在所有維度與北京方面作戰,重點應放在抗擊兩棲攻台部隊上,中國最終將需要以兩棲攻台部隊來奪取台灣的海灘和機場。李喜明說,我們必須以我們的存續為先。

辯論的另一方則表示,這幅圖景未將其他可供傳統武器大顯身手的情境納入考量。其中一種情境是封鎖。封鎖是中國軍事文本中記載的策略,最近的一項對52位美國和台灣學者的調查顯示,比起突然攻台,封鎖台灣的幾率更大。

中國的封鎖將利用船隻和飛機切斷台灣的燃料和其他補給,以迫使台灣不戰而屈服。

台灣智庫的前執政黨官員賴怡忠說,除非台灣擁有強大的海軍艦艇和最新型的戰機來突破封鎖,否則實際上就相當於把自己的水域讓給了中國。他說,肩射式「毒刺」( Stinger)飛彈在突破中國集結在海岸之外的艦隊時並無多大用處。

「我們不能坐等他們抵達海灘,」賴怡忠說。

如果中國軍隊成功登陸台灣,屆時台灣所面臨的情形就和烏克蘭差不多了。美國軍事戰略家普遍認為台灣軍隊在沒有外來支援的情況下最多只能堅持幾個月。但在美國的干預下,戰鬥可能會轉為將中國軍隊逐出台灣。

台灣的戰略人士稱,在這種情況下,台灣將需要和現在的烏克蘭一樣,迫切請求獲得裝備。

前美國空軍軍官、現台灣國立政治大學(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研究員吉耐獅(Guermantes Lailari)說:「不對稱武器是必要的,但尚不足以應對台灣面臨的挑戰。」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