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00940之亂─股神加持之威+金融素養貧乏!

2024-03-21 06:20

? 人氣

00940狂飆,顯示民眾亟需「金融素養」教育。(示意圖/美聯社)

00940狂飆,顯示民眾亟需「金融素養」教育。(示意圖/美聯社)

代號00940的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在募集期間引發搶購熱潮,據媒體報導民眾頗有「砸鍋賣鐵」的味道,連解約定存和抵押房子等大招都上陣了。然而,直到募集期間結束,媒體還是沒有給出答案,用一篇說得過去的報導或評論,告訴閱聽眾「00940之亂」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沒抓到重點的部分範例

這不是媒體人不努力,實際上出現的報導和評論令人眼花撩亂,但顯然都說不出個所以然。先以頭號財經網紅謝金河為例,他指出該現象顯示「台灣人錢淹腳目」,而且「錢比大家想像更多」。這不是廢話嗎──民國110 年國富統計報告中,家庭部門的現金與存款合計將近40兆,拿出1%就足以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ETF,問題是民眾為什麼要拿出來?

不少專家的評論是從「買進時機」出發,例如知名理財作家施昇輝和陳重銘都指出,目前台股處在接近2萬點的高檔,並不是很好的進場時機。雖然出發點不乏善意,但同樣是廢話,只是重述人盡皆知的「低買高賣」原則,在暗示民眾無知而指點江山之餘,並沒有深入探討民眾為何會在接近2萬點的高檔搶進。

但宣示最強大而內容最空洞的,卻是中央社發稿的3千字專文。那篇專文的標題是「台灣人為什麼瘋搶ETF?盛況空前背後6大關鍵一次看」,而實際上只有3百字提到「台灣人為什麼瘋ETF?」,而且內容只是ETF逐漸受到投資人歡迎的過程,跟00940之亂毫無關係。

這其中,有些評論者從行為觀點出發,但很遺憾的卻是未盡全功。例如,財經網美胡采蘋直指「一定是打中了某些市場的需求」,但接著卻走上了低價和月配的歧路,無法解釋一單位10元和15元的差距為何這麼重要,以及先前發行的月配ETF為何沒有發生搶購熱潮。更糟的是理財作家狄驤,居然用「台灣人對於便宜的事物沒有抵抗力」來解釋──果真如此,台灣股市應該是「雞蛋水餃股」當道,股王、權王、和眾千金算哪棵蔥啊!

就這樣,募集期間結束,新聞熱度必定隨之消失,結果很可能和政壇的「給個說法」一樣混過去──00940之亂成為歷史事件,但熱鬧過了就散場各忙各的,台灣社會沒有人知道真相為何,遑論如何避免類似亂象再度發生了。

首要關鍵:股神加持之威

實際上,關注ETF市場的人都知道,同樣主打「高息、月配」的統一台灣高息動能ETF(00939),在稍早無聲無息的募集了5百多億的資金,完全沒有「00939之亂」的影子。因此,這兩者之間的某項或某些差異,就很可能是導致00940之亂的關鍵所在。

在同屬「高息、月配」之下,關鍵差異不會是募資投信業者的聲望,因為元大和統一都募集過多檔「幫股民賺大錢」的ETF。也不會是兩家投信業者宣稱的「模擬回溯報酬率」,因為00939的回溯報酬率還比00940稍微高一點。

真正的關鍵理應在於,00939的投資人幾乎都是股市老手,認購手續在手機上一指搞定,而00940卻吸引了大量的「股市小白」,於是必須按照主管機關的繁瑣規定,先完成需要券商大量人力配合的開戶作業,然後才可以啟動認購流程。

那麼,在台股開戶人數早已突破1千2百萬人之下,00940憑什麼讓一群原本對台股沒有興趣的民眾,一反常態的爭相投入股市呢?我也不敢確定,但唯一說得通的解釋似乎在於「股神加持之威」加上「金融素養貧乏」!

翻開00940的促銷折頁,就可以不斷看到小標題中的「股神」二字,包括「股神巴菲特終身奉行投資法則──價值投資」和「00940──買好價、存優息的股神級ETF」等等。對ETF募資極其重要的媒體報導,也大致奉行業界慣例,依循業者提供的新聞稿,特別強調股神的投資哲學所扮演的角色。

雖然對台股沒有興趣的民眾可能不知道股神巴菲特的存在,但「股神」一詞足以引發其興趣,而隨意打聽後就不難得知,巴菲特是靠著股票投資發跡的世界級頂尖富豪,遠比台灣目前的首富和傳承超過甲子的富豪家族風光百倍。

那麼,如今有人告訴他們,不需要學習如何進行所謂的價值投資,甚至也不需要傷任何腦筋,就可以追隨股神的腳步走上致富之路,他們會如何選擇?我沒有確切證據,但是從網路討論中可以發現,許多民眾心中想到的,不是巴菲特的「長期投資,靠複利效果累積財富」,而是想到巴菲特的超級富豪身分,把賺取快錢(fast money)當作目標,希望很快的讓手上的錢翻上幾倍。

金融素養貧乏衍生的誤解

當然,這種想法跟台股輕易衝破前波高點,在景氣初露曙光之際就直逼兩萬點大關密不可分。如果台股還是在1萬6左右橫盤,00939不可能靠著司空見慣的「高息」二字,加上股民相對陌生的「動能」一詞,就輕鬆的募集到5百多億的資金,而00940即使有股神加持,也只是比較能夠吸引急於翻身的股市小白,難以打動那些長期以來對台股興趣缺缺的民眾。

但00940之亂也證明了金融素養的重要性。媒體報導顯示,部分民眾是在股市尋求快速致富,甚至不惜「砸鍋賣鐵」的孤注一擲,而且還出現許多因為不瞭解銀行貸款和ETF交易基本流程而衍生的衝突,在在顯示這些「股市小白」極度的缺乏金融素養,不知道報酬與風險相依,證券交易不是上菜市場等基本常識。

即使是發表評論的學者專家,也不自覺的暴露出個人心態上的偏執。例如,多位股市名人點出「2萬點進場,時機不宜」,其中兩位甚至用「白癡」和「絕對不能買」來形容,此舉顯示他們自信可以抓住波段轉折點並從中獲利,不但違反了既有的實證研究發現,還相當於打臉當代兩大股市傳奇人物──選擇價值股長期持有的股神巴菲特,和選擇成長股長期持有的基金經理人彼得·林區(Peter Lynch)──遑論價值股、成長股、和小型股之間,可能隨著市場利率等大環境因素而出現輪動的事實了!

曾經有人在其著作中開宗明義的指出,金融市場是「無數睿智心靈彼此角逐的戰場」,ETF和其他基金的「代客操作」,讓金融素養不足的民眾可以寄予信任而加入這個資本主義戰場,但並不表示民眾可以和大樂透上市之際的廣告一樣,整天做著違反金融市場基本事實的發財夢。

政府責無旁貸的金融素養問題

假定前述推斷屬實,那麼金管會在00940之亂期間所宣示的政策方向,是否有助於防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呢?目前「限制募資金額」這個提議似乎已被否定,但出現這個提議就是荒腔走板,真的推動的話只會讓搶購熱潮更形激烈,而投信和券商將直接承受民眾買不到的怒火。

已知的既定方向有三。其一是要求投信確實揭露風險,這點早已實施,但其實只是笑話一則。ETF公開說明書當中的標準版風險揭露,內容有如法律條文那樣艱澀難懂,即使我這個商管博士都讀得很痛苦,怎能要求一般人詳閱並瞭解,因此真實狀況是股民宣稱已經閱讀並瞭解即可,否則全台灣沒幾個人可以認購ETF。

其二是規範投信不能藉由行銷手段誤導投資人,包括網紅的置入行銷。這點同樣早已實施,但「誤導」二字難免有爭議,例如前述誤把價值投資當成致富捷徑,能夠怪罪於元大投信嗎?又如,如果主張網紅的「帶貨」需要規範,那媒體人拿新聞稿「複製貼上再微調」是否也需要規範呢?再如,前述的「股神加持之威」,是否已經涉及不當行銷呢?

第三點尚無具體措施,只是持續關注00940這種募集規模龐大的ETF,審慎評估是否要推出相應的規範。這點應該純屬應付,因為即使有詳細的交易資料,也很難斷言個別ETF對市場有何影響,而且ETF數量與規模遠大於台灣的美國,並沒有傳出SPY(SPDR標普500指數ETF),或IVV(iShares核心標普500指數ETF)這類規模達數千億美元的ETF,對整體股市產生何種不良影響。

換言之,金管會似乎並沒有把00940之亂當一回事,但有股市小白甚至揚言「若00940跌破10元將控告元大投信詐欺」,足以顯示問題其實很嚴重。日前《新新聞》專刊以「平民金融課」為題,探討了缺乏金融素養讓詐騙易於得逞的事實,上述00940之亂則顯示,缺乏金融素養對個人理財可能衍生的負面影響。

但回顧自己的學習生涯,我卻發現這又是一起「藍營造孽,綠營補刀」的施政缺失──早期藍營是「我讓你知道,你才能知道」,綠營接手後只圖「去中、尊日、崇美」,始終沒人在意金融素養對民眾生活的重要性。

不談令台灣人羞愧的詐騙,只用我碩士時期看到的一篇序文,呼籲在上位者修改相關課綱,把絕頂重要的金融素養納入國民義務教育的範疇。那篇序文起始句如下:我們花了許多時間來培養就業賺錢的能力,但沒有人教我們賺到了錢之後該怎麼辦!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