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北京歡迎美國金融巨鱷入坑

2024-03-13 05:50

? 人氣

換言之,現在的中國錢並不好賺,政策也不斷在為適應新局而變化,美國金融業想大舉投入,免不了忐忑。而從北京整改其科技業的目的與力度看,這是一個愈來愈重視「分配」的政府,不惜短空也要追求長多以維穩局面,因此任何企業想壟斷都會「斷頭」,想玩高槓桿都會被視為「恆大教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按照美國妖魔化中國的邏輯 —— 人家雖開了門,但你怎麼確定不會「關門打狗」?

事實上,大陸金融業早在2019年就已技術性對外資全面開放,但外資銀行遲未敢進行大舉投資。開放後,外資銀行在華資產佔比不升反降,從2018 年的1.69% 下降至2023 年第三季的1.25%。

不過,市占率雖下降,外資銀行卻在中國擴張資產,之所以悖離,是因為中國銀行資產成長了66%,外資銀行只成長16%。自2018年以來,外資銀行在華年利潤下降了22%,而中資銀行則增加了22%。

這意味著儘管北京開放金融業大門,但監管趨於細膩 ---- 例如跨境資本管制,對生息資產特殊管理。除了監管,外資仍面對更高的融資成本。這就是「愈開放,管愈細」的概念,想作妖並不容易。「開放」的意思是,取消了一些限制,但加強了一些監管。

另外,外資銀行不良貸款率從2021年的0.56%飆升至2023年第三季的0.94%。這是經濟放緩的必然陣痛。

還有,隨著經濟放緩,中國利率必然走低,這給外資銀行帶來了投資報酬率偏低的壓力。

反過來說,僅管中國經濟放緩,但相對於美國,歐洲,仍是高成長市場,這是美國金融業不能無視的誘惑。2023年,中國銀行業規模分別比歐元區大62%,比美國大53%,而外資銀行在中國的跨境資本流動中扮演中介角色,這畢竟還是一片藍海,美國不進來,其他國家也會進來玩。

中國大陸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三個面向:房地產泡沫在破裂邊緣,這是自生的產業結構性問題;歐美在產業鍊上企圖脫鉤斷鍊,這是國際政治問題;美國降息收割全球財富,這是美元霸權問題。

在美國升息的狀況下,全球大多數國家都升息以對,以避免本國貨幣貶值,並隨著貨幣貶值而加速資金外流,並造成通貨膨脹,但北京卻降息以對,這意味著中國寧願承受,也有能力承受短期貨幣貶值,意在保護產業發展,與獨立的貨幣政策。

簡單說,中國正在抵禦美國的「美元收割」,而其底氣來自龐大的外匯存底,以及強健的實體經濟。此舉也顯示北京犧牲了資本的完全自由流動,其結果必然產生股市低靡。意思是說,中國有能力繼續實行資本管制以防止資本外流,且不靠股市榮景撐經濟。

喜歡這篇文章嗎?

雁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