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抱歉,經濟成長已經不能幫您加薪了!

2024-03-06 05:50

? 人氣

這個差異讓許多傳統業者無計可施,即使能夠打入海外市場,其成長速度也遠低於ICT產業。以享有「金融界台積電」美譽的中租控股為例,雖然早已「立足台灣,放眼天下」,並成功的打入全球各主要經濟體,但迄今每年營收仍有過半數來自於台灣,其次則是文化障礙最低的中國大陸,兩者合計占了將近9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非ICT產業通常因為成長緩慢且獲利有限而無法大幅調高薪資,使之經常成為社會主義支持者眼中那「壓榨勞工的慣老闆」。然而,根據表1當中的受雇人員報酬占比,「被慣壞」的應該是只讓員工分享3成經濟果實的ICT產業大老闆!

將心比心,如果有希望打敗同產業的全球龍頭並取而代之,哪個業者會拒絕,問題在於這條路太難走了,難到產官學界都沒有人敢打包票當嚮導,只能自己戰戰兢兢的摸著石頭過河,同時祈禱自己不會失足溺斃。

半導體新貴崛起 薪資差距擴大

表2顯示了過去30餘年來勞工每人每月總薪資的變遷,但因為政府發布的薪資資料並沒有將ICT產業獨立出來,因此只用最重要的兩大電子業代表。左半部的起點設在80年,因為當時正是「台灣錢淹腳目」,股市開始衝刺萬點的時代,如其中數字所示,兩大電子業的平均薪資原本低於其他工商業,但其薪資增加幅度較大,到了108年已經是遙遙領先。

表2(作者提供)
表2(作者提供)

表2右半部只納入最近4年,原因在於這正是台股站穩萬點,並兩度攻占1萬8的高光時刻,也是半導體業幾乎和台灣經濟畫上等號的時期。如其中數字所示,電子零組件業的薪資仍然快速成長,幾何平均年增率高達5.91%,扣除物價平均年增率1.78%後,實質薪資年增率仍達到4.13%,而同期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只有3.49%!

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的薪資近年呈現微幅下滑,對照經常性薪資後確認是業績受挫,獎金減少所致,能否因為接獲AI訂單而提升獲利與薪資仍有待觀察。至於傳統工商業則仍然維持「龜速調薪」狀態,平均年增率分別只有1.90%和1.84%,實質年增率更只有微不足道的0.12%和0.06%!

但表2的數字仍不足以顯示台灣勞工薪資差距擴大的問題。以111年上市公司資料為例,同屬非主管職員工,平均年薪最高的是半導體業的196.5萬,最低的是觀光餐旅業的59.6萬,差距達到2.3倍。雖說事出有因,但至少對觀光餐旅業員工而言,難免有「悔不當初入錯行」之嘆──許多網路憤青甚至以半導體業的接近200萬為標準,認定「薪資不到這個水準就是慣老闆」。

表3根據勞動部111年職類別薪資調查資料給出一個簡單的對照。雖然在職業身分上沒有差別,但身在ICT產業年薪就是高人一等,尤其是半導體業所在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表3(作者提供)
表3(作者提供)

薪資反映物價,財富需要另行累積

若以民國90年全體勞工的平均每月總薪資41,952元為基準,那麼去年的名目總薪資雖然達到58,545元,但實質總薪資只提高到45,454元,22年之間只提高了8.35%,而同期的實質經濟成長率卻高達8成多。換言之,薪資調升速度只是略高於物價上漲率,並不足以讓勞工「一年好過一年」,尤其不能拿來和名目或實質經濟成長率比較。

面對這個「經濟與薪資脫勾」的時代,勞工顯然只能自求多福,不論是力求表現以爭取升遷或跳槽,藉由兼差創造主動收入,或妥善理財以增加被動收入,都好過「死守一份薪水」。很累,但值得,至少不會像媒體報導的那位年薪百萬的公務員一樣,某一天才赫然發現原來自己「好像是一個窮人」!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