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抱歉,經濟成長已經不能幫您加薪了!

2024-03-06 05:50

? 人氣

作者指出,經濟成長只代表整個社會收入甚或財富的成長,並不代表薪水階級的實質平均薪資也會隨之成長。(示意圖/pixabay)

作者指出,經濟成長只代表整個社會收入甚或財富的成長,並不代表薪水階級的實質平均薪資也會隨之成長。(示意圖/pixabay)

近年來,「樣樣都漲,就是薪水不漲」,已經成為市井小民的口頭禪,而不久前主計總處發布的統計資料,則確認了這句抱怨的真實性──去年扣除物價因素後的實質經濟成長率為1.31 %,雖然勞工的名目平均總薪資增加了1.42 %,但扣除物價因素後的實質薪資卻縮水1.04%!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是經濟成長率「保一」之下的實質薪資變動,那麼在主計總處預測經濟成長率將達到3.43 %的今年,實質薪資年增率是否可望提升到3%或以上呢?很遺憾,時代已經變了,目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對大多數勞工而言完全不可能」!

經濟成長不等於薪資成長!

我們可能會用簡單的直覺來看待經濟成長,認為經濟成長代表收入甚或財富增加,這點原本沒錯,但經濟成長只代表整個社會收入甚或財富的成長,並不代表薪水階級的實質平均薪資也會隨之成長!

去年的經濟成長率和實質薪資年增率已經證明這點,再以民國110年為例,修正後的經濟成長率高達6.62%,是金融海嘯報復性反彈之後的最高數字,也是蔡英文政府最耀眼的政績之一。然而,那一年工商界勞工的名目平均總薪資只增加3.01%,扣除物價上漲1.97%後,實質薪資只增加1.04%。雖然經濟成長對薪資的影響有一部分遞延到下一年,而次年的名目薪資也確實增加了3.47%,但直接扣除物價上漲2.95%後,實質薪資還是只增加0.52%!

包括台灣在內,民主社會的選民都以薪水階級(也就是「勞工」)居多,而就是因為選民可能普遍存在「經濟成長等於薪資成長」的錯覺,讓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拋出「笨蛋,問題在經濟」(It's the economy, stupid!)這句名言──之所以加上「可能」二字,在於簡單的統計分析中通常可以證實其存在,例如在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出口民調中,覺得當時經濟狀況良好的選民多半選擇爭取連任的川普,而覺得經濟不好的選民則多半選擇在野黨的拜登,但是在使用因果分析或其他較複雜的統計方法時,這種現象經常會減弱甚或消失。

經濟學家通常不屑於跳出來解釋這個問題,因為其中涉及的「所得分配」屬於教科書層次的基本常識,可是想要交代清楚就必須耗上好幾個小時。但也正是因為所得分配通常並不符合上述直覺,導致馬克斯(Karl Marx)悲天憫人的從經濟學角度探討勞工和資本家的關係,如今他被視為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台灣甚至有政治人物公開表示「以大學時期偷偷閱讀馬克斯所著的《資本論》為榮」。

台灣瘋狂加薪時代的面貌

但事實上,台灣曾經出現一段「瘋狂加薪期」,年年大幅調高薪資,調到「台灣錢淹腳目」,調到號子裡人擠人,股價指數從1千點左右漲到1萬2。那是個「家有餘財」的時代,表面上符合了主政者應該「富國裕民」的理想。

當然,隨後股價指數崩跌8成,證明當時的萬點行情純屬泡沫,股民信心破滅則泡沫亦隨之消失。但當時為何會出現連年大幅調薪呢?

早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機發生後,台灣勞工的薪資就調漲了一大段,每月平均總薪資從69年的不到9千元,漲到73年的1萬3,相當於平均每年調升11%左右。但擺脫石油危機陰影後,台灣才算是正式進入「經濟起飛」的時代,也因此掀起持續多年的瘋狂加薪。

民國75年起經濟大好,連續兩年出現兩位數的實質成長,業者競相擴廠招工,自然不會在薪資上吝嗇。結果是,勞工平均每月總薪資從75年的1萬5增加到79年的2萬4,平均每年提高12.6%左右。業者大賺,股東分紅和員工薪資大增,部分閒錢湧向股市,成就了那段「十倍速上漲」的夢幻行情。

這段期間物價當然也難免波動,但相對於薪資漲幅則可以無視,例如79年物價上漲4.13%,但同期薪資漲幅達到14.44%。整體而言,這段期間國家和勞工可以說是「生命共同體」,經濟成長率和薪資年增率大致並駕齊驅。

然而,一個對勞工的警訊出現了:國民所得會計帳當中的「固定資本消耗」開始快速成長。這個現象通常代表經濟體系開始朝著資本密集的方向轉型,而在當時的台灣則是象徵著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產業(也就是俗稱的「電子業」)的崛起,但兩者同樣都會導致國家和勞工所構成的「生命共同體」逐漸崩潰。

經濟高成長,勞工分多少?

「固定資本消耗」相當於商業會計中的「折舊」,可以視為既有投資的回收,因此國民所得會計帳將之納入「分配面」,與營業盈餘和受雇人員報酬並列,最後再加上生產與進口稅淨額,就等同於其他方法所統計出來的GDP,只不過這種稱為「要素所得」的資料,通常不會見諸媒體報導。

就屬於勞工的受雇人員報酬而言,從民國80年迄今,受雇人員報酬占GDP的比例由50.94%降到43.87%,這7.07%的差距被許多人指稱是近年薪資增長停滯的主因,於是譴責企業主掠奪了原本屬於勞工的經濟果實。然而,造成這個差距的主因其實正是ICT產業的崛起,受到該產業受雇人員報酬占比較低的影響,若排除ICT產業則受雇人員報酬占比是由51.09%降到47.91%,差距只有3.18%。

真正的問題在於,經過那段「瘋狂加薪期」之後,台灣的薪資水準已經超越了大多數的開發中國家,成為世界銀行所定義的「高所得經濟體」,無法再憑藉廉價的勞力角逐海外市場,而ICT產業則有技術障礙與先佔優勢,國民黨政府及早透過美商打下基礎,其他開發中國家難以迅速模仿跟進。

於是過去這30多年來,台灣始終是ICT產業一枝獨秀──從民國80年迄今,ICT產業每年創造的名目GDP成長了19倍,平均每年約成長9.8%,其中包括半導體業在內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更成長了38倍,平均每年約成長12%,而ICT以外的全體產業則只提高3倍出頭,平均每年只成長4.5%左右。

表1列出民國80年和111年的GDP與要素所得分配情形,其中把ICT產業獨立出來,並與非ICT產業對照。首先橫向比對前兩列數字就可以看出,ICT產業所創造的GDP從全台灣的5.7%提升到22.7%,而非ICT產業占比則大幅下跌,因此這些年來的經濟成長主要是由前者帶動,後者顯然未能搭上經濟成長的列車。

表1(作者提供)
表1(作者提供)

表1下半部的4列資料則適用於縱向比較。早在ICT產業還停留在人工組裝的民國80年,ICT與非ICT兩者的受雇人員報酬都占了5成左右,但ICT產業固定資本消耗較高,致使屬於雇主的部分合計達到49%,遠高於非ICT產業的39.1%。而到了111年,ICT產業的營業盈餘和固定資本消耗占比雙雙提高,受雇人員報酬占比從48.3%下降到30.1%,屬於雇主的部分則提高到69.5%。

相對的,非ICT產業的受雇人員報酬占比只是從51.1%小幅下降到47.9%,而固定資本消耗占比明顯提高,不但反映了台塑石化這類大型資本密集業者的持續加入,也顯示許多勞力密集的業者增加自動化投資、外移或歇業等動向。

未必是慣老闆,但必定是蜀道難啊!

撫今追昔,ICT產業從民國80年只占GDP的5.7%,到111年已經占了22.7%,包括半導體業在內的電子零組件業,更是從不到2%擴充到16.6%,恐怕當年為發展ICT產業拍板定案的黨政高層都沒有預料到。畢竟,正如哈佛大學教授普哈拉(C. K. Prahalad)所言,按照標準的策略分析技術,當時的台灣在ICT產業當中毫無競爭優勢可言!

這點說明了為何非ICT產業無法搭上經濟成長的高速列車──台灣近年的經濟成長,主要來自於以ICT產業為主的外銷產業,尤其是以台積電為首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其規模已經接近於全體製造業GDP的6成,而除了金融業能夠大致趕上整體經濟成長之外,其他產業在GDP當中的相對比重都受到壓縮。

關鍵在於,包括金融業在內的傳統業者,在創設之際就是瞄準本土市場,生存無虞之際才轉向海外市場尋求成長,而此時原有的優勢經常轉為劣勢,例如因為運輸成本偏高而難以提高性價比(CP值),因為文化差異而無法吸引消費者等等。相反的,ICT產業通常屬於天生全球化(born global),在不需要顧忌這些常見劣勢而逕行鎖定全球市場的同時,還可以藉由大量生產衍生的規模經濟,和上下游供應鏈協作等措施來創造競爭優勢。

這個差異讓許多傳統業者無計可施,即使能夠打入海外市場,其成長速度也遠低於ICT產業。以享有「金融界台積電」美譽的中租控股為例,雖然早已「立足台灣,放眼天下」,並成功的打入全球各主要經濟體,但迄今每年營收仍有過半數來自於台灣,其次則是文化障礙最低的中國大陸,兩者合計占了將近9成。

非ICT產業通常因為成長緩慢且獲利有限而無法大幅調高薪資,使之經常成為社會主義支持者眼中那「壓榨勞工的慣老闆」。然而,根據表1當中的受雇人員報酬占比,「被慣壞」的應該是只讓員工分享3成經濟果實的ICT產業大老闆!

將心比心,如果有希望打敗同產業的全球龍頭並取而代之,哪個業者會拒絕,問題在於這條路太難走了,難到產官學界都沒有人敢打包票當嚮導,只能自己戰戰兢兢的摸著石頭過河,同時祈禱自己不會失足溺斃。

半導體新貴崛起 薪資差距擴大

表2顯示了過去30餘年來勞工每人每月總薪資的變遷,但因為政府發布的薪資資料並沒有將ICT產業獨立出來,因此只用最重要的兩大電子業代表。左半部的起點設在80年,因為當時正是「台灣錢淹腳目」,股市開始衝刺萬點的時代,如其中數字所示,兩大電子業的平均薪資原本低於其他工商業,但其薪資增加幅度較大,到了108年已經是遙遙領先。

表2(作者提供)
表2(作者提供)

表2右半部只納入最近4年,原因在於這正是台股站穩萬點,並兩度攻占1萬8的高光時刻,也是半導體業幾乎和台灣經濟畫上等號的時期。如其中數字所示,電子零組件業的薪資仍然快速成長,幾何平均年增率高達5.91%,扣除物價平均年增率1.78%後,實質薪資年增率仍達到4.13%,而同期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只有3.49%!

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的薪資近年呈現微幅下滑,對照經常性薪資後確認是業績受挫,獎金減少所致,能否因為接獲AI訂單而提升獲利與薪資仍有待觀察。至於傳統工商業則仍然維持「龜速調薪」狀態,平均年增率分別只有1.90%和1.84%,實質年增率更只有微不足道的0.12%和0.06%!

但表2的數字仍不足以顯示台灣勞工薪資差距擴大的問題。以111年上市公司資料為例,同屬非主管職員工,平均年薪最高的是半導體業的196.5萬,最低的是觀光餐旅業的59.6萬,差距達到2.3倍。雖說事出有因,但至少對觀光餐旅業員工而言,難免有「悔不當初入錯行」之嘆──許多網路憤青甚至以半導體業的接近200萬為標準,認定「薪資不到這個水準就是慣老闆」。

表3根據勞動部111年職類別薪資調查資料給出一個簡單的對照。雖然在職業身分上沒有差別,但身在ICT產業年薪就是高人一等,尤其是半導體業所在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表3(作者提供)
表3(作者提供)

薪資反映物價,財富需要另行累積

若以民國90年全體勞工的平均每月總薪資41,952元為基準,那麼去年的名目總薪資雖然達到58,545元,但實質總薪資只提高到45,454元,22年之間只提高了8.35%,而同期的實質經濟成長率卻高達8成多。換言之,薪資調升速度只是略高於物價上漲率,並不足以讓勞工「一年好過一年」,尤其不能拿來和名目或實質經濟成長率比較。

面對這個「經濟與薪資脫勾」的時代,勞工顯然只能自求多福,不論是力求表現以爭取升遷或跳槽,藉由兼差創造主動收入,或妥善理財以增加被動收入,都好過「死守一份薪水」。很累,但值得,至少不會像媒體報導的那位年薪百萬的公務員一樣,某一天才赫然發現原來自己「好像是一個窮人」!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