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國民黨的改革是個問題嗎?

2024-02-15 07:20

? 人氣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左)、立法院長韓國瑜(右)出席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尾牙。(顏麟宇攝)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左)、立法院長韓國瑜(右)出席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尾牙。(顏麟宇攝)

國民黨的改革是個問題嗎?這個問題有兩個答案:一,不是問題,原因有二:一是沒人關心,所以不是問題;二是國民黨想改革就改革,與他黨無涉,所以不是問題;二,是個問題,原因也有二:一是國民黨不知道必須改革,二是國民黨知道要改革,却不知從何改起,而後者才是國民黨真正的大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總統暨立委大選過後,藍綠白三黨各自有「零星」且不知是不是檢討的檢討,比方民眾黨說要檢討,主席柯文哲甚至在農曆除夕寫了臉書反省文,但看不出他到底反省了什麼「錯誤的決策」?是藍白不合還是誤信民調?民進黨也有檢討,但一時半刻看不出賴清德有脫出蔡英文模式的可能;國民黨既有砲火要黨主席下台,朱立倫却要忍辱負重,倒是一群「熱愛國民黨」的學者提出「改革主張」,非常具體,包括:青年接棒、強化智庫與社會(民意)的連絡、強化黨公職與社會的對話,包括政策辯論、改組權力結構,以民選公職決策核心。這四項主張,其實只有一個核心:直指國民黨與社會脫節。

國民黨真的與社會脫節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國民黨又有什麼底氣能「贏得」立委選舉?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為什麼國民黨的民意聲望還是在低迷中盤整不出所以然?究其根本,但凡透過選舉爭取執政的政黨,都不可能完全與社會脫節,國民黨的立委平均年紀甚至是藍綠白三黨最輕,真正的青壯世代,偏偏青壯世代在火線拚搏,「黨中央」的習氣却尾大不掉。

這其實是一個存在已久的問題,說來諷刺,老蔣因為失去大陸政權,播遷來台第一件事就是「改革國民黨」,為此還成立了「改造委員會」;待小蔣掌握權力,這個「改造委員會」,就成了「尾大不掉,暮氣沉沉,只想著自己利益」的存在,蔣經國日記裡不止一次批評國民黨,不論是中常會或全代會,在他眼裡,都是無聊且言不及義的場合,改革國民黨,晉用年輕人和省籍人士,成為蔣經國念茲在茲的大事。

國民黨「改革難題」始終存在,二千年第一次政黨輪替後,國民黨終於必須沒有權力和民意的黨中央,不過,當時還有資源相對豐厚的「黨產」,二00四年敗選,權力移轉到首長市長馬英九手上,當時的馬英九大於國民黨,國民黨重返執政,權力核心再次回到「黨中央」,奇特的是,不具民意的中常會選舉方式竟然維持舊觀,沒人在意中常會結構或誰是中常委,但馬英九還是想辦法讓政務官列席中常會或增加若干席「當然中常委」;二0一六年第二次政黨輪替,沒改變的權力結構,再次面臨挑戰,「內造化」成為致命稻草,一度黨主席是由立委(江啓臣)兼任,但時間很短,就又由朱立倫取而代之。

換言之,「內造化」於國民黨不是新鮮事,問題不在黨團,而在黨中央;舉例而言,黨中央有智庫,智庫却不能為黨團政策提供後援,這樣的智庫再龐大也無用武之地,學者建議智庫要定期與社會各階層對話,意見很好,但若對話之後不能透過國會落實,這樣的對話豈不成了廢話?

再舉例而言,學者建議青年接棒,要求各級黨部至少要有一名四十五歲以下的副主管,且三親等內無擔任縣市議員、立委、縣市長的不低於一半,而不分區立委四十五歲以下的比例不得低於三成,女性比例不得低於五成,這是擴大青年從政的機會,避免「家族政治」惡化,立意極佳,但國民黨的「戰將」不乏沒有家族背景者,如徐巧芯、羅智強、游淑慧、王鴻薇…,但有家族背景者,有戰力者亦所在多有,諸如洪孟楷。這是台灣政治長期走向難以避免的趨勢,即使民進黨也有類似問題,但重點不在年紀或家族背景,而在「戰力」,家族背景某種程度也是「戰力」的指標之一,若無戰力只有年輕,或只有背景而無戰力,硬拔也拔不上來。

對國民黨而言,不論是否落實內造,未來的國民黨形象只能靠立委和縣市長,而非「黨部」─不論是黨中央或地方黨部,差別只在國民黨還要不要維持一個言不及義的中常會?以及每年集會一次、除了印名片不知所為何事的中央委員?而改變權力結構產生程序的國民黨,是否也得比照民進黨,鼓勵黨公職蓄養人頭黨員?還是維持黨員選舉黨代表、中央委員,但中常委選舉辦法另定?

國民黨的確應該有強烈的危機感,兩次基層選舉大勝而總統選舉大敗,做為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制衡力量,國民黨的失敗,意味台灣民主可能長期失衡,讓所謂的「在野監督」徒勞無功,在完成權力核心改組之前,國民黨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別只想著黨主席英明、黨中央睿智,不拖黨團的後腿,就是大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